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深转换过程所用速度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勘探目的层构造成图的精度。文章介绍通过叠加速度谱解释的叠加速度求取时深转换平均速度的方法,并用钻孔标定的时深关系对其进行校正,提高作图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煤田钻孔稀疏地区以及无钻孔区的资料解释精度,运用了资料处理中叠加速度这一高质量信息.探讨与研究了利用叠加速度求取平均速度,再运用所求取的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进而对二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叠加速度合理运用到地震资料解释中,很好地提高了资料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3.
时深转换是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常用的时深转换方法是平均速度时深转换法,这一方法在松散层较厚的区域应用易造成煤层底板深度及断层落差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勘探精度要求。本文针对勘探区实际情况,对比了平均速度与分层速度时深转换两种方法,经钻孔验证发现分层速度时深转换得到的煤层底板深度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在构造简单、沉积平稳、钻孔多且分布均匀的地区,利用常规方法(钻孔反算求取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可以满足勘探精度要求;但在构造复杂,纵、横向速度变化大,钻孔少的地区,用这种方法则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用处理时拾取的速度谱求取平均速度,利用钻孔对求取的速度进行校正。再进行时深转换,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由叠加速度到目的层处平均速度转换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华北某煤田的勘探。大大提高了深度图精度,减少了深度误差。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1):32-34
以阳煤五矿为例,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详细探查了工作面底板隐伏地质构造及富水异常区,并利用巷道控制点底板标高和钻孔数据计算突水系数,进而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成果与突水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构造复杂段的富水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了工作面底板带压区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6.
时深转换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提高勘探精度非常关键的一步,而速度是实现时深转换的唯一桥梁。在分析现有三维地震常规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地震叠加速度谱的井约束速度分析方法,在鄂尔多斯矿区构造成图前对目标层位时深转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对利用计算机进行储量计算的距离幂次反比法和克里格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顶、底板等高线等资料校验估值顶、底板。筛选出估值不合理的块段。并重新组合不合理块段。使之成为虚拟钻孔。进行二次估值。从而提高储量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绘图数学模型的分析及对原始数据的分区处理,并利用 AUTO CAD绘图软件,实现了断裂区煤层顶底板等高线的机助绘图。1 原始地质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分区处理原始地质测量数据包括钻孔点及导线点、断层数据等,将钻孔点和导线点的坐标、标高以及断层数据录入数据库,并形  相似文献   

9.
和什托洛盖煤田陶和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类型,工区内地震激发条件变化大,浅层干扰严重。通过改善激发和接收条件,噪音控制与压制,获得全部野外工作数据。应用三维地震解释主要可采煤层底板标高及地质构造都与钻孔揭露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油气勘探工作给构造成图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单纯使用测井资料、利用叠加速度谱、层位约束井震联合、模型层析等各种建立速度场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研究表明,在地层倾角大、构造复杂地区,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方法最适用、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精准的速度模型是提高构造成图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影响速度精度的关键因素:野外数据采集、静校正方法、处理流程、地表条件、地震及地质条件等,并提出了复杂构造区速度模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禹州煤田西南部云盖山煤矿二矿"两软一硬"不稳定二1煤层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在钻孔数据和采掘揭露等资料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煤层底板标高和厚度分布特征的分析。选择典型钻孔结合《煤矿防治水细则》相关内容进行了底板突水危险性探究,提出了根据钻孔进行临界开采深度的计算模型,获得了研究区主采煤层底板2个主要间接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和临界开采深度的量化取值,并进行了突水危险性分区评价。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预采掘底板带压深部延伸水害防治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5,(8):92-94
时深转换是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提出在煤矿采区钻孔稀少情况下依托地质规律建立虚拟钻孔进行时深转换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因钻孔稀少影响三维地震数据体平均速度场精度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勘探区目的层时深转换的精度,将此方法应用于山东巨野煤田某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其成果得到后期13个钻孔的准确验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兖州矿区东滩煤矿中奥陶系地层的水质资料分析,计算并绘制获得地下水中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与奥灰含水层顶板标高的线性拟合图及函数关系。根据水文化学指标与奥灰含水层顶板标高的函数关系,结合较大钻孔单位涌水量及井下涌水量的钻孔标高,并与其他钻孔离子含量对比,揭示出研究区奥灰含水层顶板标高大致范围在-740~-977 m内的地下岩溶相对最发育,富水性相对最强,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特征在垂向上整体具有弱—强—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祥隆地质有限公司引进了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该系统实现了从原始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数据、导线点数据等)自动生成并动态修改地质勘探工作的各类图件,如地质勘探线剖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钻孔柱状图、任意剖面的切割等。  相似文献   

16.
百多年来,对煤层底板突然喷出大量沼气的现象,提出过种种解释,但这些解释基本上属于定性分析。本文介绍了用数学方法描述有喷出倾向地质构造内的瓦斯运动。 通过对打钻前与打钻后瓦斯在地层中稳态流动边界条件的适当选择,导出了基本方程式。这种数学方法可进一步用来处理钻孔密封后的瞬时条件。 本文介绍的研究,其主要价值在于说明了在有瓦斯喷出倾向的底板地层中,其瓦斯的运动可用数学分析。对理论推算与北德邦郡底板钻孔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举例说明了原始孔隙率与渗透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性标志层识别的瞬变电磁精准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最亮  王鹤宇  冯兵  张继锋 《煤炭学报》2019,44(8):2346-2355
地面瞬变电磁资料解释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一直是该方法研究的重点内容。以瞬变电磁烟圈效应扩散理论为依据,通过双倍旅程和平均速度概念建立了时深转换方法,以克服瞬变电磁采用简单经验公式计算实测数据时可能出现的深度翻转问题;以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获取的9号煤层深度作为电性标志层校正标准,采用视电阻率微分极值点识别该电性标志层,通过比值法计算相应瞬变电磁测点的深度校正系数K值,然后采用内插方法得到测区任意点K值,以校正瞬变电磁在计算探测深度时出现的偏差。通过堡子矿钻孔ZKB1-1和ZK201电阻率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了正演理论模型,计算了瞬变电磁响应,并和钻孔旁瞬变电磁实测数据的视电阻率微分极值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能够准确识别电性分界面。以矿区256线和344测线为例说明了电性标志层识别效果,计算了堡子矿全区深度校正系数,对该区资料进行了精细处理,圈定了工作区奥灰顶低阻异常区,以视电阻率为基本参数,分析评价了该区的地层赋水性强弱。根据奥灰顶视电阻率平面图以及地表径流,结合断层构造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导水通道存在及位置。最后通过钻孔验证表明:该方法处理探测深度精度误差小于5%,达到了对地面瞬变电磁资料的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徐家栋 《中州煤炭》2018,(12):57-61,68
为了对某煤矿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了“留巷+超前工作面倾向钻孔”技术,对某煤矿工作面及试验钻孔进行了布置设计,研究了留巷围岩控制参数、钻孔结构参数及布置参数,然后对留巷围岩控制效果和钻孔稳定性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研究得出:工作支撑压力影响区分为3个区域,围岩最大变形速度达到89 mm/d,顶底板最大变形速度达到136 mm/d,基本顶垮落变形区和直接顶垮落区,顶底板最大移近速度达到40 mm/d,围岩最大变形速度为22 mm/d。通过对钻孔稳定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钻孔稳定性,改善了瓦斯抽采钻孔抽采效率。研究为钻孔的合理布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或纸质地形图矢量化成图时,利用南方CASS的等高线内插功能绘制的等高线存在震荡波、内插失效等问题,这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修改才能满足出图要求。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步长滤波优化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等高线内插不合理问题,且能大大减少等高线手工编辑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中应用Visuallisp语言编制储量核定程序,用于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上自动标注储量图例,并且能自动计算出各块段的面积及储量大小,替代了人工计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