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评定规范和准则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美国LEED和新加坡Green Mark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国最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评价阶段及对象、评价指标及权重、评分方式和评价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缺点,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1日,我国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相较于民用绿色建筑,我国绿色工业建筑案例少,评价发布晚,缺少对于绿色工业建筑项目的研究。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绿色工业建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西安地区绿色工业建筑项目陕西日报社工业二星级绿建的规划设计过程为例,通过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实际应用,总结西安地区绿色工业建筑各技术增量成本与组合的问题,提出绿色工业建筑各星级在规划设计阶段设计的技术优化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静  郭夏清 《南方建筑》2017,(5):104-108
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的V4版本在其2009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在于:简化标准体系,深化适用建筑类型和评价指标大类,延续评价定级和评价阶段,以完善的全寿命期理念来设置大类的分值与权重。通过比较LEED标准V4版本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的2014版本,可以为我国绿色建筑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来在标准体系覆盖、整合过程、评价阶段管理方面的优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大江  李翔  罗磊 《江苏建筑》2014,(6):99-10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随之产生了各种绿色建筑评级系统。近20年间,各种评价系统逐渐完善,绿色建筑概念也开始普及。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各国开始不断关注与绿色建筑评价有关的因素,也开始利用新的手段来丰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因此需要在适应国情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国权 《建筑知识》2014,(1):317-317,320
中国的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阶段,需建立适合国情以及适合当地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法规政策,重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提高,以适宜和关键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为重点,组织实施重点示范工程,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以适应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法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中。针对已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相应等级所规定要求的绿色建筑,对其在一般项和优选项中的所有达标项目建立多级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引入可拓理论的简单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待评对象对各等级的综合关联度,从而判定此绿色建筑的综合评价等级。并以某一绿色办公建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绿色建筑评价合理可靠,能够较客观、细致地表达绿色建筑的绿色程度。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为更好在不同气候区、不同地区有针对性落实绿色建筑,各个省市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这对于推进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针对绿色建筑推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时,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鉴于此,本文针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色建筑标识认定项目的整体特征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指导实践,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从2008年到2013年底,共1446个绿色建筑项目,从数量、星级、地区分布、建筑类型、申报单位、气候区、增量成本几方面特征情况,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期望归纳出对今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分析成果,从而为更好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引导绿色建筑发展的依据。以中国GBES体系和美国LEED认证体系为例,从评价体系构架、评价方法、认证等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速,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迫在眉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英国BREEAM 2008和韩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建筑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回收利用等各个阶段,通过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性能优化的建筑。笔者以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标准》为例,对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并与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找出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建筑资源、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以及营造的环境水平,而低碳建筑评价标准侧重于建筑资源能源消耗的详细情况及碳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与意义自200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制度,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近年来,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并陆续编制出台了相关评价标准和技术细则,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主要针对单体建筑,尚未考虑一定区  相似文献   

14.
《建筑技术》2009,(7):662-662
为大力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各地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积极性,鼓励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近期出台了《一星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鼓励具备条件的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经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后,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地开展所辖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规划设计阶段和竣工投入使用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6年发布以来,建筑节能率计算成为了绿色建筑评价中重要的得分手段.随着标准的更新换代,节能计算相关的条文也不断更新完善,实践过程中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以深圳市SJG47—201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与能源利用章节"建筑节能计算条文"为分析对象,分别从参照建筑窗墙面积比、建筑空调机组...  相似文献   

16.
节能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对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韩国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1)以及新加坡Green Mark评价标准体系(1.0版),对比了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其优缺点,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以及新标准修订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贺永  乐颖 《山西建筑》2006,32(10):11-12
简述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况以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伟  陈炯先  张华北  陈翔燕  刘诚 《施工技术》2022,(2):110-112,117
我国绿色建筑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相关的绿色建筑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也不够广泛.为提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普适性,总结前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指标分析和改进建议,阐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资源节约"的改进概况.以江苏省某实际绿色建筑项目为例,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4个角度,分析新、旧评价标准的差异并对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总建筑面积与建筑量的迅猛提升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根据当前的建筑条件,合理地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详细规划阶段切入,根据现有的建筑条件,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建筑、结构等7个Ⅰ级指标,并依次再细分成14个Ⅱ级指标与31个Ⅲ级指标。以北京市绿色建筑指标评价为例,详细探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落实的方法与流程,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些年来,应国家绿色环保号召,绿色建筑正在大力推广,基于ANP分析法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出能源利用率是影响绿色建筑的最大因素,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承受压力高需要引起重视,政府在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减少环境荷载,大力提高环境效率。同时,通过探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网络关系,发现政府应该从源头上实现减量,建立建筑企业绿色化监管,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而言,影响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程度、施工技术管理性、建筑环境适宜度和系统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