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入式系统将互联网变革到物联网,推动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服务应用。大数据是物联网中人文数据与物理数据的完整数据群。物联网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的后技术时代,大数据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的技术服务时代。在嵌入式系统转型时期,应关注半导体厂家的服务转型,抓住智能电网用户端的嵌入式系统机遇。  相似文献   

2.
以"助力物联网应用落地"为主线,国内最具规模的嵌入式系统行业盛会——由创意时代会展主办的第四届深圳国际嵌入式系统展EMBEDDED EXPO2015于4月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近两百家嵌入式生态系统内企业共同参展,为大家呈现了最新的嵌入式技术及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展览同期,主办方还组织了涵盖智慧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云计算、医疗电子、智能计量、运动控制、可穿戴技术等热点市场的十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嵌入式技术在巩固传统的应用基础上,也在探索新兴市场的应用,物联网(IoT)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广泛性的应用目标.华南地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深圳更有"中国硅谷"的美誉."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在北航出版社的协助下,嵌入式系统联谊会与中电器材总公司和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华南地区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担任主持,邀请到了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分享其对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解以及实践的心得体会,与众多业内人士共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深圳国际嵌入式系统展EMBEDDED EXPO 2015将于2015年4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嵌入式领域年度盛会,深圳国际嵌入式系统展聚集嵌入式及各应用行业的专业人士、买家与决策人员,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从半导体、嵌入式板卡、工控机到各行业智能系统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交流平台,也是业界获取销售线索、收集市场与技术信息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工业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展IPC&EMBEDDED EXPO 2015将于2015年4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嵌入式领域年度盛会,工业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展聚集嵌入式及各应用行业的专业人士、买家与决策人员,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从半导体、嵌入式板卡、工控机到各行业智能系统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交流平台,也是业界获取销售线索、收集市场与技术信息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带来机遇,无论是在物联网系统的构建还是物联网系统的应用上,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在研究物联网时代下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机遇,并且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趋式。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与21世纪同龄,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十年是我国、嵌入式系统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嵌入式应用逐渐告别电子技术领域单枪匹马的单片机时代,迈入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通信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与对象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嵌入式系统时代。如今,嵌入式技术又将迎来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应用高潮。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与21世纪同龄,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十年是我国嵌入式系统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嵌入式应用逐渐告别电子技术领域单枪匹马的单片机时代,迈入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通信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与对象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嵌入式系统时代。如今,嵌入式技术又将迎来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应用高潮。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成为21世纪微电子类、计算机类、电子技术类、通信类和对象学科类期刊永恒的主题之一。在众多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相关的期刊中,《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是唯一的一家嵌入式系统专业期刊,定位在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技术应用,将学术、技术与应用紧密地相结合。历经十年耕耘,本刊已形成鲜  相似文献   

9.
苏永辉 《信息与电脑》2023,(23):100-102
大数据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的技术服务时代,物联网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的后技术时代。为了实现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应将大数据与嵌入式软件有效结合,增强嵌入式软件的数据分析能力。文章结合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对大数据嵌入式软件在物联网技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数据嵌入式软件的周期性事务切换机制、负载均衡功能,能够实现物联网技术对事物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11):134-134
正第四届工业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展IPCEMBEDDED EXPO 2015将于2015年4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4月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嵌入式领域年度盛会,展会聚集嵌入式及各应用行业的专业人士、买家与决策人员,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从半导体、嵌入式板卡、工控机到各行业智能系统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交流平台,也是获取销售线索、收集市场与技术信息的平台。"明年将延续‘智慧创造生产力’的主题,内容将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11.
正第四届工业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展IPCEMBEDDED EXPO 2015将于2015年4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4月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嵌入式领域年度盛会,展会聚集嵌入式及各应用行业的专业人士、买家与决策人员,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从半导体、嵌入式板卡、工控机到各行业智能系统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交流平台,也是获取销售线索、收集市场与技术信息的平台。"明年将延续‘智慧创造生产力’的主题,内容将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嵌入式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现有的嵌入式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嵌入式技术的教学现状,从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方面阐述了物联网时代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符合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微处理器诞生后立即分化出通用处理器与嵌入式处理器。通用处理器用来构成通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用来构成嵌入式应用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有单片、嵌入、物联三个基本特点。30年来微控制器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应用时代,即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时代、物联网系统时代。嵌入式系统是单片机的华丽转身,物联网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华丽转身。每次华丽转身都对应有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容器技术是云计算中云平台底层应用的最佳模式,也是嵌入式系统在云计算用户终端微任务中的基本应用服务方式.嵌入式系统与生俱来的万物互联以及万物感知与控制功能决定了它无可替代地承担起物联网、云计算的底层服务任务.MCU诞生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嵌入式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领域.物联网诞生后,嵌入式系统进入物联网应用服务的边缘计算时代;当物联网应用延伸到云计算时,嵌入式系统以容器方式实现云平台最基层的微任务服务.业内人士对容器技术概念并不陌生,它只是一个大型通用工具应对海量底层应用的经典工程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是互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后的完美融合,具有20多年物联网史的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嵌入技术和嵌入式处理器入手,并阐述了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7月14日-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新版物联网应用子网站正式上线。Mouser的此全新升级版应用子网站介绍了两种不断发展的重要Io T技术:用于互连嵌入式系统的无线连接以及智能传感器。借助于低功耗微控制器的新技术,这些新的"事物"可以较低的成本轻松连接到互联网,进而迎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Mouser.cn上推出的新版物联网(Io T)应用子网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轻松获得此扩展领域的宝贵信息。技术部分  相似文献   

17.
企业动向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12):123-124
云物时代:研祥与两岸三地IT厂商在沪叙谈嵌入式12月13日,“掌握云端、物联时代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论坛”在上海虹桥宾馆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IT厂商同室交流,叙谈嵌入式技术和产品在云物时代的系统融合。“在嵌入式与自动化系统,特种计算机是终端设备实现物联网的重要平台之一,是从互联网迈向物联网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嵌入式系统的含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其中包括嵌入式LINUX所具有的开源、内核小、效率高等多方面优势;然后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四个关键技术;最后对嵌入式LINUX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嵌入式智能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嵌入式RFID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以及嵌入式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其中嵌入式智能技术结合了在家居安防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嵌入式LINUX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3年4月召开的第四届物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物联网产业是信息产业重要的新的增长点,物联网应用是新兴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以"物联网应用及信息安全"为主题,由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和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物联网国际博览会主论坛暨2015年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于9月24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倪光南院士,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刘海涛院长、Intel公司中国研究院首席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