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被动微波相位干涉仪中的单片微机是无线电——红外被动寻的制导方式双模复合式导引头(RF/IF 导引头)控制的支撑性核心组合。文中分析了单片微机在这个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文中还简要地阐明了单片微机在被动微波相位干涉仪和无线电——红外双模复合式导引头中的作用、原理及计算控制项目。最后,本文对数控微波可变移相器的单片微机控制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单片微机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导弹数字精密控制技术是当今八十年代世界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主动雷达寻的技术是雷达制导防空导弹的主要发展方向,单脉冲-脉冲多卜勒体制是主动式雷达导引头的基本体制。叙述了作用距离、收发技术、低空性能、抗干扰能力、天馈系统、信息处理、集成化与小型化等方面的雷达主动头关键技术,并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复杂目标回波信号产生衰落的原因。根据它的产生机理,指出了信号衰落现象的特点,信号衰落大都出现在雷达跟踪的远区。最大衰落时间随雷达跟踪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衰落深度随距离的减少而降低。文章给出了某连续波制导系统的实测数据,经归纳整理给出了连续波制导系统在不同距离上的飞机回波信号的最大衰落时间和平均衰落时间。给出了某连续波导引头对不同高度和姿态的轰五和歼六飞机的稳定和不稳定的跟踪距离。指出要提高连续波制导系统的作用距离,除了提高回波截获灵敏度之外,还必须要提高跟踪电路对信号衰落的自适应能力。飞机跟踪能力的优劣,能使雷达利用复杂目标的信号起伏规律,使雷达的实际跟踪距离比理论估值提高20~40%。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弹上主动式雷达导引头发射机特点、技术要求以及发展状况。它是当今世界各国研制主动式雷达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对此作了详细叙述。研制一个宽频带、多点频、高稳定度、可变调制周期、大功率、小体积和重量轻的发射机除了有先进合理的技术设计之外,主要关键和难度在于它的体积和重量。国外近廿年来已在微波大规模集成工艺上,在频段、功率扩展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促进了各种主动式雷达导引头研制成功。文章对这方面作了仔细介绍,以促进我国这一专业技术发展,以使我国雷达导引头主动化早日实现。文章最后介绍了已经研制成功的一个采用混合集成电路的小型原理弹上发射机。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雷达/红外传感器瑞典国防研究院(FOA)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毫米波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和下一代“灵巧红外”传感器,他们打算采用芯片制作技术生产这种传感器。这种双模导引头是把红外导引头和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组装在弹径为30cm的空地导弹上,其优点是... 相似文献
6.
主要综合了国外有关导弹发展的资料,对雷达、红外型的制导情况作了比较,论述了两种制导体制相复合之优点,阐述了国外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导引头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方向,采用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模式,可有效提高制导系统的精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双(多)模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之一。对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数据融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包括目标跟踪融合的关联和估计、数据对准、航迹关联、航迹融合、目标识别;并讨论了这些算法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9.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波束扫描灵活、空间功率和时间资源分配可控等传统雷达导引头所没有的优点.在分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讨论导引头总体方案选取的基础上, 主要针对有源相控阵方案, 对天线阵列的热设计、微波馈电网络的收发一体化设计、捷联去耦以及导引头数据处理等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在稠密大气层内拦截导弹的双模导引头。该导引头由35GHz主动宽带共形天线阵列和带有红外全息光学元件(HOE)的光学窗组成。天线由高Q值、宽带、双极化的天线元件构成共形阵列。天线元件安装在具有高模量的蜂窝状结构的壁板上。微波束由电子控制指向所期望的视场。红外系统蓝宝石光学窗口内表面上应用全息光学元件,把目标入射能汇聚到探测器上。HOE的应用与传统的光学系统(包含透镜———反射镜系统等)相比,减轻了重量,并在内部结构安装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毫米波天线阵列和红外光学窗安装在高强度、刚度的合金构架上,能自动致冷,以便将飞行时的高温升、空中高负载对导引头性能的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海湾战争的陆、空作战情况推想未来海上作战时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需加紧研究的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磁兼容理论知识,着重对雷达导引头二次电源、伺服系统和接收机的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使导引头不仅能满足自兼容和互兼容要求,同时能通过相应的电磁兼容试验。 相似文献
13.
旋转式相位干涉仪克服测角模糊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干涉仪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具有广泛的前途,特别适用多模导引头。本文提出了一种克服一般相位干涉仪所具有测角模糊的通病方法:即采用旋转弹体和时延跟踪系统,使角度信息转为弹体旋变频率的交流幅度和相位,从而在角度测量上是单值的。本文对相位干涉仪内回路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积分器输出包含了目标全部角信息,并且是不模糊的。时延跟踪系统使相干仪具有宽频带容量,适用于主动、半主动、被动制导的导弹。 相似文献
14.
单一雷达制导的空地导弹在攻击地面群目标时,往往因为末制导阶段雷达导引头不能锁定单一目标而导致攻击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雷达与红外复合制导方法。建立四波束天线雷达导引头模型和六辐射计红外导引头模型,设计一套包含雷达单独制导、雷达与红外共同制导和红外单独制导3个阶段的雷达与红外复合制导方案,实现空地导弹对地面群目标攻击过程的仿真。以导引头误差角、导弹过载以及脱靶量为指标,对比分析单一雷达制导模式和复合制导模式下的攻击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相对于单一制导模式,复合制导模式下的导弹过载更稳定,命中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导弹跟踪系统中,对付目标尺寸小、超低空、掠海导弹等,最好的途径是研制以微波相位干涉仪为主体的雷达。它是八十年代国际上的高精密导弹技术。本文着重论述微波相位干涉仪天线的基本原理、性能分析、设计探讨及实验模型,同时,对如何利用相位干涉仪天线及相位跟随器技术来实现对目标的相位跟踪,我们也做了一些探讨性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面目标、垂直照射、有限波束宽度天线等特点出发,基于单位面积散射元老反射原理,详细推导出FM/CW雷达高度表外回路衰减的一般表达式并进行简化。找出了外回路衰减与系统灵敏度的关系。设定不同参数、在反射面特性、天线增益、波束宽度、剩余高度及馈线选型等不同状态下计算系统灵敏度。为优化设计收发机的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防空导弹雷达寻的导引头天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防空导弹雷达寻的导引头天线的基本功能,回顾其发展历史,提供了第一、二代防空导弹某些结构形式的天线性能和电参数。提出了2000年以后防空导弹雷达寻的导引头天线的基本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种在高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中消除遮挡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实际的导弹系统为背景,分析了高PRF PD导引头中存在的信号遮挡问题,提出了改变发射信号的PRF值来消除遮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用于消除脉冲多普勒雷达中,特别是高PRF PD导引头中的遮挡问题及距离模糊问题。在高PRF的跟踪过程中,在每个时间间隔T,采用该方案的系统在一定的PRF范围内改变脉冲重复频率值,以保持目标回波落在接收门的中心,从而除遮挡的影响;同时系统还可获得一个较高精度的目标距离估值。 相似文献
19.
20.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隐身技术,战机典型RCS已经从0.1~1 m2下降到-40 dBm2,隐身目标探测成为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有源相控阵导引头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解决空空导弹对隐身目标探测的先进技术,但成本高,且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提升有限。本文结合美军近年来中距空空导弹改进项目以及从平台中心战转向网络中心战、体系中心战的大背景,通过对机载雷达、 TVM(Track via Missile)雷达导引头以及Ku和Ka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在晴天和雨天条件下对典型隐身目标探测距离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美军可能在发展TVM雷达制导与主动雷达制导复合的制导方式。X波段TVM雷达导引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机载雷达资源,提升导引头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相比有源相控阵导引头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