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种新型铁氧体单相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电动机。这种电机与钕铁硼永磁单相同步电动机效率接近,但制造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文章首先对同一规格的单相异步电动机、钕铁硼永磁单相同步电动机和铁氧体单相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电动机三种单相电机进行了建模及仿真比较,然后分析了铁氧体单相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电动机的稳态性能,最后给出了22 W铁氧体单相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电动机样机的部分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3.
单相永磁式低速同步电动机谐波转矩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琳  励鹤鸣  朱方 《微特电机》1999,27(5):29-31
采用d,q坐标系统,建立单相永磁式低速同步电动机的稳态数学模型〉用叠加原理计算稳态运行时由于磁场椭圆而产生的谐波转矩,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一般的单相永磁式和反应式同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4.
高琳  励鹤鸣 《微特电机》2001,29(2):7-9,12
采用d、q坐标系统,建立单相永磁式低速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数学模型,计算起动过程中存在的各次谐波电流和谐波转矩,分析它们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一般的单相永磁式和反应同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5.
在单相电力拖动装置中,使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替代传统的单相异步电动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基于简化的等效磁路、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电压迭代法编写出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软件SPPMSM v1.0,该软件的设计结果很好的满足了样机的设计技术要求.然后采用Ansoft公司的Maxwell软件,建立了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SPPMSM)的系统仿真模型.在所建立的模型基础上,对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特性和运行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这种新型电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周洁  汪国梁 《微电机》1997,30(3):10-11,14
利用在120坐标系统下建立的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在稳态运行方式时的数学模型,以及据此模型推出的输入功率,输出转矩等式,对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SEMIHEX接法的优越性,将该接法应用于异步起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上。首先,给出了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表达式,并且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单相运行时的稳态性能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一台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试验样机,将其按照SEMIHEX接法进行改接,进行了稳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SEMIHEX接法单相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因此,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较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SEMIHEX接法单相运行时,在电路中接入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位置传感器安装困难、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单相信号注入的无传感器转子位置辨识方法。分析了具有阻尼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单相信号注入法检测转子位置的原理,即通过注入单相高频或低频信号检测电机的阻抗特性,从而准确计算转子位置角度;再利用直流偏置法鉴别转子永磁体的极性。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具有阻尼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阻抗特性和转子位置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了基于单相信号注入转子位置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Maxwell2D仿真环境,建立了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SPPMSM)的仿真模型。对该电动机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电流、反电动势等曲线,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10.
唐明  阎治安  易萍虎 《微电机》2006,39(9):26-28
针对传统电机设计软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CAD设计方法,即将VB6与MATLAB结合完成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经计算及实验验证,完全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为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CAD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微电机》2015,(8)
齿槽转矩是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降低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本文基于重复单元磁极偏移的原理,推导了齿槽转矩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利用Maxwell2D对8槽6极、10槽8极和16槽8极结构电动机的磁极偏移角度进行扫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重复单元磁极偏移方法对降低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具有明显的效果,为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由单相电源供电,具有自起动能力和很高的运行效率,在家电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熊浩  李新华 《微特电机》2002,30(4):23-25,29
在分析电容分相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础上,讨论了单相永磁同步是动机变频调速是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介绍了一种利用三相逆变器实现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能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使电机获得良好的运行和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削弱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推导了磁极偏移后齿槽转矩的表达式,分析了齿槽转矩与偏移角度的关系。以一台8槽6极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移角度下的齿槽转矩,同时给出了确定最佳偏移角度的方法。通过解析法的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磁极偏移方法,偏移合适的角度能显著地削弱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该文为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削弱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提出一种辅助槽偏移的方法。根据齿槽转矩表达式定性分析了槽数对齿槽转矩的影响,以8槽6极内置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建立该电动机的Maxwell 2D模型,给出开辅助槽和辅助槽偏移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辅助槽尺寸和偏移角度的齿槽转矩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选择辅助槽尺寸和偏移角度对齿槽转矩的削弱具有显著的效果。为削弱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准确地计算电机的负载特性是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和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副绕组各主绕组变换的方法,然后用对称分量变换和电压迭代法计算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最终计算出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中负载磁场的主要谐波分量,对面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空载及负载磁场进行径向力波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径向磁拉力,并为采取对应措施消除由其引起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与噪声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仿真工具构造了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通用仿真模型,并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微电机》2015,(5)
提出一种适用于驱动风机的新型自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常见的自起动同步电动机不同,这种自起动同步电动机不带起动绕组。本文首先提出和讨论了该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自起动的条件,包括空载起动、最大限度减小齿槽转矩和转子转动惯量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电动机电磁方案设计和样机试制。本文也给出了该电动机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的仿真结果。样机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和设计是可行的,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稳态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介绍了一种计算分析单相电容运行永磁电动机稳态性能的方法.计算分析以定子与转子的不对称性的坐标系变换、电压迭代法为基础,得到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稳态负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