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水利水电快报》1998,19(4):22-23
近10a来,用统计方法分析风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风险管理理论可以定义为事故识别和事故造成的可能破坏以及采取的减轻和防护措施,最值得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洪水风险概率的量化本质是个实践问题,已成为深奥的统计分析研究课题,并脱离了工程设计和水库调度的需要。皮尔格林早在1986年提出:现行的研究倾向值得质疑,研究学者和工程界需要更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4.
该文简述了东至县前河1998年6月26日暴雨洪水过程,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位于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东西宽约730km,南北长约700km,土地总面积253355.5km2,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1.4%。南部与兴安盟...  相似文献   

6.
穆宏强 《人民长江》1995,26(2):51-53
突发性洪水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穆宏强(蒲圻长江职工大学蒲圻437302)1994年9月26~29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美国亚里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等14个单位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的干旱半于旱地区突...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下旬,乌江流域特别是思南以下流域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导致下游干支流江水猛涨,洪水叠加,形成了乌江下游武隆、彭水的特大洪水。乌江控制站武隆水文站洪峰水位达204.63m,超过1955年(204.51m)洪峰水位0.12m,创自1951年武隆水文站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彭水水文站也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洪水,洪峰水位达238.79m。对乌江下游99*6洪水进行了分析,并对洪水水情预报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8.
高坝洲水利枢纽是上游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洪水调度将与隔河岩水库联合运行,设计洪水计算需扩定隔河岩和隔河岩-高坝洲区间的设计洪水峰量及过程线。在分析清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坝洲水利枢纽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其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李廷华 《云南水力发电》2001,17(3):20-22,64
紧邻云南省的东南亚三个国家的水电站洪水研究,对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结合涉外工程的洪水设计,介绍洪水分析计算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连江流域河流众多,暴雨及洪灾频发,洪水呈现多峰形式。本文通过对连江洪水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流域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以防洪兼水资源利用为原则,制定超标准洪水预警体系方案,提出流域的重点水库、梯级电站的调度方案,以及防洪重点区域连州市、阳山县的多标准防洪预案,并且对流域洪水的防御和工程调度等提出了相应措施,形成了流域内多峰洪态下的超标准防洪预案体系,确保流域内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水灾害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由洪水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易损性和洪水灾害灾情组成的洪水灾害风险结构,在该风险结构基础上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展开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洪水灾害易损性分析,洪水灾害灾情分析和洪水灾害风险决策分析4个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王延贵  匡尚富  陈吟 《水利学报》2015,46(12):1398-1405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洪水涨落对岸滩崩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洪水期岸滩受力分析,结合岸滩土体性质和洪水浸泡岸滩特点,给出洪水期岸滩稳定系数;进而分析了洪水降落期岸滩稳定性变化,指出洪水骤降时,长期洪水浸泡后黏土岸滩稳定系数将会大幅度减小;在洪水缓慢降落时,黏性岸滩稳定性减小,但减小幅度小于骤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洪水上涨、洪水浸泡和洪水降落等不同过程的稳定性,指出洪水迅速上涨期岸滩稳定性最好,依次为洪水缓慢上涨期、洪水浸泡期和洪水缓慢下降期,洪水骤降期岸滩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1996年8月,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鉴于此次洪水范围广、历时长、洪灾严重等特点,为探求其致灾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今后整个流域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一些依据。在1997年初,省水利厅以晋水发[1997]267号文件下达了研究任务。本文即是针对汾河中下游“96.8”洪水的产生原因、致灾因素,以汾河干流为主,考虑主要产洪支流文峪河、潇河等,在对汾河水库到汾河入黄口进行全流域性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干流及区间洪水,计算出干流区间及主要支流径流系数,同时估算了干流各段河道行洪能力,对现有河道及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2种洪水风险理念,论述了现行防洪标准的含义及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的推求方法,提出了基于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诊断管运洪水防洪标准的新方法。介绍了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的方法,研究了其风险结构。以马边河马边站洪水为例推求管运洪水,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选取的样本序列不完全符合防洪规范要求,所得到的管运洪水对应标准高于现行防洪标准,增大了洪水风险,会加大涉水工程的规模。  相似文献   

15.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设计洪水是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制定运行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分布线型、经验频率公式、参数估计方法、设计洪水过程线、历史洪水、区域洪水频率、PMP/PMF、分期和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中国近30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当前设计洪水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即多变量设计洪水计算、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基于水文物理机制的洪水频率分析和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并展望了中国设计洪水计算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洪水灾变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影响鄱阳湖区洪涝灾害的洪水水文要素,设置综合定量指标,用以刻划鄱阳湖洪水灾变程度。确定鄱阳湖1951-1996年洪水灾变度和洪险等级,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频率分布,此此提示翻阳湖洪水的灾变特征,为鄱阳湖区历史洪水和洪灾评估,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及防洪减灾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城市防洪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宪彪 《人民黄河》1996,18(3):21-24
目前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大大滞后于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缺乏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防洪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近期我国防洪应采取的对策,即增强水患意识,落实市长负责制,抓好防洪规划,不断增加投入,制定防洪预案,清除行洪障碍和强化统一指挥。团结治水等。根据我国城市防洪的发展趋势,本文还提出了远期应采取的即确定防洪综合治理的思想,将城市防洪工作纳入法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洪水调度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调度运用行蓄洪区是目前减轻淮河中游洪灾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洪水模型模拟洪水演进能为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为此,本文针对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构成的复杂河网水系。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具有行蓄洪区的河网模型。模型对行蓄洪区进行适当的概化,采用窄缝法和冻结法相结合模拟干河床洪水演进问题,并采用汉点分组解法求解。应用该模型。模拟淮河中游王家坝至蚌埠段91年洪水演进情况。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具有行蓄洪区河网的洪水演进,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能满足洪水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以汉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库建库前后的洪水资料,采用流量叠加法、水量平衡法、马斯京根演算法等方法推求入库洪水和坝址洪水,建立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洪峰流量和不同时段洪量的关系,研究不同方法推求的入库设计洪水成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关系可近似用线性关系表示,洪峰流量较时段洪量的相关性略差,随着时段的增长,入库洪量与坝址洪量趋于接近;采用典型年法推求入库设计洪水,不同典型年推求的入库设计洪峰和短历时洪量成果差别较大,用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关系法推求的入库设计洪水成果代表平均值。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水库防洪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防汛预案在防汛法规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预案对防汛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防汛预案修编过程中,还存在洪水风险分析需要更新、险工情况进一步核实、洪水调度的可操作性有待检验及蓄滞洪区变化较大等问题,需要通过进行水库下游淹没灾害评估、河道流域风险图绘制、河道洪水演进分析、河道调度方案研究制定等基础研究工作支撑防汛预案的修编,并加强检查落实,利用防汛演习等措施,逐步完善防汛预案,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