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磁内检测器最早用来探测由于腐蚀导致的金属损失。随着内检测器设计、传感器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漏磁内检测器的探测、识别能力显著提高,可以识别、有时甚至可以确定多种类型的管道缺陷和特征的尺寸。简要介绍了漏磁内检测的原理,分析了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最先进的高分辨率三轴漏磁内检测器的特征,重点探讨了如何使用三轴漏磁内检测数据识别管道异常特征和管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螺旋焊缝噘嘴错边缺陷三轴漏磁信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管道螺旋焊缝的未焊透、未融合等缺陷严重威胁着管网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此类缺陷检测难题,在东北原油管道开展了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试验.原试验分析结果认为噘嘴和错边等缺陷是导致螺旋焊缝信号异常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判断漏磁检测技术不能检测出导致螺旋焊缝开裂的主要缺陷.通过对漏磁检测技术原理和信号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理论推理和试验验证等方法,提出噘嘴和错边等几何缺陷不是导致螺旋焊缝缺陷信号异常的主要因素.更新了业界对三轴高清漏磁检测螺旋焊缝缺陷的认识,拓宽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余志  严长亮  白小亮  田峰 《无损检测》2010,(3):189-191,208
在钻杆缺陷检测中,如何确定最佳磁化强度工作范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分析钻杆漏磁缺陷信号的特点,合理选择了霍尔元器件作为传感器,并设计了相适应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试验得到钻杆上4种不同缺陷的漏磁场,分析出缺陷类型及大小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得到激励出缺陷最佳漏磁场的磁化强度值,从而为钻杆缺陷的漏磁检测以及钻杆检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钢轨顶面的剥离、裂纹等缺陷,设计基于三维霍尔传感器的钢轨缺陷漏磁检测系统.采用钕铁硼环形永磁体对钢轨检测区域进行垂直于钢轨方向的励磁,并将检测车的车轮轮轴同时作为励磁回路的磁扼,由ARM单片机采集三维霍尔传感器检测的缺陷漏磁场数据.在钢轨顶面人工制作一系列横向矩形凹坑缺陷样本,检测结果表明:钢轨缺陷三维漏磁检测系...  相似文献   

5.
斜轧缺陷的漏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其林 《无损检测》2002,24(1):20-22,36
无缝钢管表面的斜轧缺陷,因位于漏磁纵横向检测机组的盲角区域,检测灵敏度低,容易漏检,通过改变检测传感器-探靴内检测线圈的轴向夹角,提高了斜轧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同时对斜轧缺陷漏磁检测的机理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漏磁检测缺陷几何尺寸的量化,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仿真了管道缺陷的二维缺陷漏磁场,给出了漏磁场缺陷信号的基本特征,并对图形做出对应的解释;其次对内外缺陷漏磁场信号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合适的两个特征值;最后根据漏磁场不同特征值与缺陷长度的变化规律对缺陷长度进行了量化,通过对比不同量化模型,给出缺陷信号特征值与缺陷长度的一般关系模型,为管道强度以及剩余寿命评价等提供相关的参数,从而对管道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7.
钢管漏磁探伤中孔洞缺陷的漏磁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贤琴  阮江军  杜志叶 《无损检测》2005,27(12):649-651,672
针对钢管孔洞缺陷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建模等方面对孔洞缺陷进行了漏磁场分析,并且将采集的漏磁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孔洞半径与漏磁信号之间的关系,为孔洞缺陷信号的识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合励磁是利用永久磁铁和直流电磁铁共同作用的励磁方式,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该过程,得出缺陷处漏磁场的空间分布,并计算出磁化效果较好的磁化结构尺寸;利用复合励磁漏磁检测仪,对6,8,10mm板厚的Q235钢板,缠绕600匝线圈,依次通入电流0,2,4,6,9A,进行串联复合励磁漏磁检测,得到了通入不同电流时所能检测到的缺陷处漏磁场的峰值拟合曲线。结果表明:当通入直流电电流增大时,磁化结构的磁化能力增强,检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埋地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漏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方法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合两者各自特点,提出基于漏磁/磁记忆方法的组合式管道缺陷检测系统思路,并对检测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控制的特殊要求,对系统关键技术核心控制电路采用双核控制模式,并对检测系统进行实用测试。结果证明:该检测方式能较好地弥补漏磁、磁记忆检测单一检测方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脉冲漏磁检测缺陷信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脉冲漏磁检测原理,提出了脉冲交流磁化方式,建立了脉冲漏磁检测系统。对不同深度、长度等缺陷的钢管试件进行了测试,提取漏磁检测传感器瞬态感应电压信号进行定性时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大提离情况下,脉冲漏磁检测方法综合了漏磁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的优点,具有快速、定量检测的特点,在钢管的缺陷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内新研制的HTT-Ⅱ型储罐底板漏磁检测系统,对不同厚度的标准板上不同大小的锥形、阶梯和通孔三种缺陷,分别进行正反面的对比检测,定性分析了不同缺陷信号的差异,为漏磁检测缺陷信号研究和实际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的缺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析的方法对漏磁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一系列可视化的漏磁检测曲线,便于图像的识别。利用Delphi编程软件,在识别环形焊缝时,产生一条竖直的线来定位环形焊缝;在识别螺旋焊缝时,以圆点的形式产生斜线来定位螺旋焊缝,实现了焊缝的自动识别功能;在识别缺陷时,以三角形标记出缺陷的位置。对不同的漏磁检测数据进行了多次的识别,表明此方法对焊缝及缺陷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张周  沈立伟  高欣媛  肖勇  卢新瑞 《钢管》2017,46(1):64-67
以Q235A钢材的城市地下输水管道的相关参数为基础,用ANSYS软件进行二维平面建模,通过变化二维模型内壁上的缺陷长度、缺陷深度以及提离值,可得到描述缺陷漏磁场情况的磁通密度曲线。通过对比磁通密度曲线,得到管道内壁在不同情况下的漏磁场分布规律;提出用于油气管道检测的漏磁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城市地下金属输水管道的探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钢管二维漏磁检测系统的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何辅云 《无损检测》2000,22(2):68-70
基于二维磁化和缺陷漏磁原理的钢管自动化检测系统,采用集成化磁敏传感器、预放器降低系统的温度漂移,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缺陷检测的再现性、可靠、性;特殊的滑环技术将多路信号归为一路传送;模拟缺陷信号的多种运算方式,可依用于检测钢管内壁各种缺陷;结合计算机测控技术,对检测全过程监测,分析、运算、存储缺陷信号参数,对缺陷标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漏磁检测方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钢材等的检测。分析了脉冲漏磁检测原理,提出了脉冲交流磁化方式。采用有限元法对系统参数变化等影响缺陷漏磁场分布因素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提离、缺陷深度及宽度等变化对脉冲漏磁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大提离情况下,脉冲漏磁检测方法具有可提取较多检测信息、输出电压幅值高的优点,在钢管的缺陷检测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交变漏磁检测在螺纹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中尉 《无损检测》2007,29(5):268-271
在参考国内外对相邻缺陷漏磁信号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螺纹中缺陷检测的理论基础。定性分析了漏磁方法检测螺纹时各阶段的信号特点,提出了提取局部极大值的缺陷识别方法,并对螺栓螺纹结构中缺陷的检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基于A3515霍尔元件的交变漏磁检测系统的设计,包括检测系统的组成和测试方法。钢管裂纹的检测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钢管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的检测。在对缺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缺陷环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脉冲漏磁检测技术和超声测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腐蚀缺陷检测系统中,可进行大面积、快速缺陷检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脉冲漏磁检测系统,通过提取时域的有效特征值,实现了对缺陷的快速定位,因脉冲信号具有很宽的频谱,其感应信号更有利于反映缺陷的信息,并采用超声测厚仪对腐蚀缺陷的深度进行定量检测。通过试验表明了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林  成文峰  刘保余  徐杰  宋威 《焊接》2020,(3):10-16
文中基于漏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对油气管道环焊缝常见的缺陷类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管壁厚为9 mm、直径为529 mm的L415管线钢,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错边、咬边和凹坑等管道环焊缝缺陷磁化后产生的漏磁场特征信号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了描述漏磁场特征的磁通密度分布曲线,与试验测试的漏磁信号特征是一致的。通过改变不同缺陷的大小,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管道不同缺陷形式和尺寸下的漏磁场分布规律,为管道缺陷漏磁信号特征识别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便携式管道漏磁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漏磁检测、信号处理和单片机技术,研制一种低功耗的便携式漏磁检测装置。详细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测试表明,此装置通过沿管道轴向一次扫查可以全面、快速地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该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管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