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吸水剖面测井中,同位素示踪测量、电磁流量计测量各有长处和不足。通过将二者组合并配以温度、压力、磁定位等仪器组成的五参数组合仪能有效地弥补二者的不足。该方法不仅提高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精度,而且通过综合分析同位素测井资料、井温测井资料与电磁流量计测井资料可确定地层大孔道、窜槽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吸水剖面测井方法中,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存在同位素沾污、沉降、大孔道漏失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存在质疑;电磁流量计以及超声波流量计由于不能测量管外水流量,使用条件受到限制;涡轮流量计等测试仪器不能解决流体介质粘度高注入剖面测试问题。给动态资料的录取造成极大的困难,资料的准确性也受到了质疑。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正好克服了以上已有方法的局限性,它可在油管内测量注液剖面,还可测量油一套环空水流,甚至还可测量套管外水流。  相似文献   

3.
电磁流量计及其在聚驱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电磁流量计是一种新型测量注入剖面流量理想的仪器。文章介绍该仪器的基本原理、井下仪器结构、仪器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测井实例。该仪器能解决聚驱注入剖面分层流量的测试问题,为地质专家提供准确的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4.
注聚井中电磁流量计测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计算了仪器与油管环形测量区域内聚合物溶液流速剖面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四电极电磁流量计磁场分布,在确定流量计权重函数分布情况下,从理论上考察了清水与聚合物溶液流体分布条件下四电极电磁流量计响应输出特性。根据实验测量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清水与聚合物溶液中仪器响应产生差别的原因。此外,还考察了流场中存在铁磁性悬浮物颗粒及仪器倾斜因素对仪器响应输出的影响,为注聚井中四电极电磁流量计流量测量精度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流场及磁场有限元分析技术,有助于提高电磁流量计测量特性。  相似文献   

5.
李洪志 《钻采工艺》2001,24(3):89-90
在分析,研究ZDL-S电磁流量计的基础上,将井温测井仪与国先进的ZDL-S电磁流量计结合起来,经过对井温测井仪电路的改进,得到与原来性能不一样的新井温测井仪器,节约了成本,补充完善了吸水剖面测试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种测试分层段吸水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放射性同位素测吸水剖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用流量计直接测试注水井层段吸水量的方法。现场实验说明,用流量计测试结果与同位素测试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提高吸水剖面解释准确度,两种方法综合应用,互补不足,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的仪器结构、测量原理、技术指标及相关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由于内部无转动部件,可以克服流体粘度大和出沙严重对测量造成的影响,在涡轮流量计不适用的疑难井中,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在产出剖面测试领域成为涡轮流量计的必要补充,拓宽了产出剖面测井仪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于油水两相流流量测量的分流式电磁流量计的结构及分流方法,并用分流式电磁流量计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分流式电磁流量计可以应用于高含水油水两相流的流量测量,与未采取分流设计的电磁流量计相比,采取分流测量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下限,拓宽了含水率应用范围;采取分流设计后,低流量低含水时的仪器响应波动变小,流量测量相对误差变小,更有利于流量的测量。该研究为电磁流量计在油水两相流流量测量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玉辉  潘啸天  张野  刘艳玲  李军  郭振雷 《测井技术》2021,45(4):372-375,380
针对目前油田分层配注井注入量的监测需求,研制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磁流量计,该流量计可长期置于油田智能配注井,进行注入量测量.介绍仪器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仪器技术指标.室内实验表明,智能配注井井下电磁流量计在清水中标定具有很好的线性响应,仪器输出稳定,重复性好,测量结果准确.现场试验表明,应用电磁流量计进行智能配注井配注量监测,测试精度高,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真实反应井下注入情况,可以长期置于井下进行流量监测,能够满足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几种流量计测井方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流量计测量方法中的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工作方式,着重对氧活化测井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以上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工作方式的对比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初步确定了各种流量计的应用范围及环境,为注入剖面测井在何种环境下应用何种流量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井多年来仅能得到点测氧活化和电磁流量计给出的各层注入量,由于油田属于典型的非均质湖相沉积,层内纵向孔隙突变性导致点测资料无法反映出注入剖面的概念而影响治理方案的制定.2002年对电磁流量计进行技术改进,实现了连续点测的目的并在萨南聚驱井测井85井次,获得了注入剖面的认识和层内不同韵律段的注入量数据.列举了应用该资料认识地下状况所进行的区块和单井治理见到的效果,为连续测井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组合测井资料,提出了五参数注入剖面组合测井资料解释方法。与常规三参数注入剖面测井相比,不仅可以提高解释精度,而且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同位素测井资料、井温测井资料与电磁流量计测井资料确定地层大孔道、窜槽等影响因素,使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注水开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海涛  李金凤  高立敏  朱忠海 《石油仪器》2005,19(1):47-49,i005
文章介绍了涡轮流量计、靶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工作方式以及应用规模、应用效果等,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示踪流量计及中子氧活化测井仪器。通过对以上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各种流量计的应用范围及环境,为注入剖面测井在何种环境下应用何种流量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在大庆油田已工业化应用的主要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和仪器,对一些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适用于低产液量测量的、经优化设计和低流量区间分段刻度的涡轮流量计,电容法过流式含水率计,以及流量测量下限很低、油水分辨率较高的多电极分离式低产液测井仪;适于高含水产出剖面测量的阻抗/电导式含水率计;对特低和特高含水率测量性能良好的同轴电磁波相位含水率计;以低能光子吸收法测量三相流持率和平均密度为核心的三相流测井技术;五参数组合测井技术;产出剖面连续测井技术;针对聚合物驱特点的流体取样技术;建立了误差传递函数的产出剖面两相流测井资料优化解释技术等.简要介绍了新技术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评价水井的分层注水效果是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文章介绍了电磁流量计与涡轮流量计测井方法,结合放射性示踪同位素测井资料,可综合确定分层注水量及封隔器座封质量和漏失情况,达到评价水井分层注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磁流量计测量气液两相流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易受流型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管内相分隔状态下基于电磁流量计的气液两相流测量方法。利用旋流器将不规则的两相流入口流型整形成气芯-水环的对称型环状流,保证了权函数的有序分布,并引入空隙率修正了电磁流量计测量模型,提高了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利用空气-水两相流为介质,通过室内实验对该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管内相分隔状态下,电磁流量计的液相测量相对误差在±5%以内。研究结果为工业生产中的气液两相测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在产出剖面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器的特点、技术指标、仪器结构及信号的传输方式.介绍了该仪器在大庆北区1口聚驱产出井与配接涡轮流量计仪器的对比结果,重点对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在大庆喇嘛甸油田的2口产出油井中的测井结果进行了分析.这2口井中,1口井的产出流体中的聚合物浓度非常高,粘度很大,沉淀物又很多,而另一口井的产出流体含砂严重,因此使得配接涡轮流量计的测井仪在这2口井中根本无法正常完成流量和含水率的测量.由于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采用同一电导传感器测量流量和含水率,仪器传感器无可动部件和阻流元件,可克服井内异物的影响,因此在这2口井中顺利完成测量,取得了完整的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18.
姜岳庆  王宁 《石油仪器》2011,25(5):25-27,102
HALLIBRUTON公司的能谱水流仪(SpFL)在中低注入量的注入剖面测量中应用效果很好,但是在高流量注入井中仪器的测量误差较大;生产测井组合仪(PLT)在注入剖面测井中只能测量笼统注入井,它用于注、产剖面测试时,有多种因素可导致涡轮不转,如流量低的井或井中流量低的层位、涡轮流量计的启动排量大、井内出沙及杂物等。而SpFL和PLT仪器组合测井方法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两种仪器各自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组合仪器的标定和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两种仪器组合测井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