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简称微堆)是以高浓铀(235 U)作燃料的轻水欠慢化型反应堆,辐照孔道内存在有较大份额的超热中子和快中子,适合进行超热中子活化分析(ENAA)的实验研究。地质样品成分复杂,在用普通的中子活化分析时,基体元素影响了部分元素的准确测定。为降低基体成分的本底干扰、改善目标元素的测量精密度和检出限,可采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的方法。本文利用微堆上安装的屏蔽材料为镉的超热中子辐照孔道,测定了元素周期表中67种元素的约130个核素的镉比,讨论了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中某些元素的有利因子及铀裂变和(n,p)反应的干扰情况,验证了微堆ENAA方法在地质科学样品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证实利用本方法可测定地学样品中20余种元素,其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该法是常规活化分析方法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痕量金标样的超热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矿是我国急需矿种。在以往找矿工作中,都是通过与金的伴生元素来找矿的,工作量大而收效低,近年来由于痕量金分析技术的进展,直接以痕量金异常来找矿,得到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10.
超钚核素包括原子序数比钚(Z=94)大的那些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即镅及其以上各元素的各种同位素。但目前有中子截面数据的只到~(257)Fm。本评价对~(241)Am直到~(257)Fm的25个核素的热中子截面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和必要的处理,给出了推荐值。数据是按CINDA-A(1935—1976)和CINDA-81(1977—1981.4.1)所列资料目录收集的,凡是 相似文献
11.
12.
为增加传输通过加速管的束流强度,提高中子发生器的中子产额,采用Particle-in-cell(PIC)程序模拟研究了入射束强度在10~150 mA范围内,不同初始参数条件下D+1束在加速管中的传输状态。结果表明,当入射束在加速管入口处的归一化发射度取0.25 πcm•mrad,Courant-Snyder参数α=-4、β=60 cm/rad时,50~100 mA D+1束与加速管匹配良好。根据匹配参数,对双等离子体离子源的引出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引出系统与加速管之间放置两个螺线管透镜和1个光阑,能有效去除D+2、D+3离子,实现100 mA D+1束顺利传输通过加速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50(2):142-153
This report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beam holes to be provided in a medical reactor for 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The principal requirement for the beam holes is to deliver the therapeutic doses of thermal and epithermal neutrons in a modest time (30 to 60min) with minimal fast neutron and γ-contamina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m holes have been evaluated by 2-dim. n-γ coupling S N transport calculations. Reexaminations and revisions of the beam hole design have brought impr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an increase of the thermal neutron flux at the horizontal thermal neutron beam port and a decrease of the fast neutron flux at the vertical epithermal neutron beam port. The design objectives for the beam holes set up in this study may be achievable even if the thermal power of the reactor is reduced from 2 to 1MW. 相似文献
14.
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束流整形体是BNCT装置产生高品质中子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5 MeV质子打锂靶产生中子的过程,对加速器驱动的BNCT中子源的束流整形体进行了可行性方案设计,研究了慢化体厚度差异对出口束流品质、头部模型中的剂量分布和临床参数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可行性方案设计在30 mA质子束流驱动下,可达到IAEA对束流品质的要求;在本文3种慢化体厚度设计下,随着慢化体厚度的增加,出口超热中子束流强度减小,快中子份额减小,进一步导致优势深度变浅,正常组织最大剂量率减小,治疗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15.
16.
消毒灭菌是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简称医用防护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相比传统环氧乙烷灭菌,辐照灭菌更快速高效。由于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其材料的辐照效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采用电子束加速器分别对聚丙烯(PP)、聚酯纤维(PET)、特卫强(Tyvek)3种材料的医用防护服样品进行不同吸收剂量的辐照处理,并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试验。针对GB 19082-2009中与辐照效应相关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50 kGy以下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上述3种材料医用防护服的抗渗水性、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过滤效率等性能影响较小,但对PP和Tyvek材料的医用防护服断裂强力影响较大。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辐照和老化两种因素对上述3种材料医用防护服断裂强力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吸收剂量和老化时间分别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吸收剂量对PP材料医用防护服样品断裂强力影响最显著。经验证,提升PP材料医用防护服的初始断裂强力,可使其辐照后性能满足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