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磁共振测井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全新的测井方法,是对裸眼井测井解释和油气评价技术的重大突破,被国外石油界公认为过去二十多年中测井技术最重大的进步。本文阐述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发展历史,对目前使用的三种测井仪器: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仪、组合式脉冲核磁共振测井仪和大地磁场型系列核磁测井仪的原理和测井方式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在稠油油藏、水淹层、低阻油储层、天然气储层、碳酸盐岩储层,这些复杂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如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进行了展望,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盆地地层高陡、地层异常高温高压、地应力分布复杂,储层具有基质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发育等典型非常规致密砂岩特征。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该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与储层有效性关系密切。利用常规测井和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基于岩石力学实验,结合压裂、地层测试等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于大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应力计算模型,并提取储层有效性评价指标,为工区从地应力角度评价低孔低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等非均质信息定量分析评价困难的问题,采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及超声波成像测井,译桩海潜山含油气构造主要探井桩古斜47井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的井壁图像、信息提取、综合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储层参数,准确评价了该井地层岩性、裂缝性质及方向、溶洞特征、地应力方向,总结了一套利用测井成像技术(FMI Fissare Microscanner Image)测井技术进行古生界潜山油藏储层评价的综合解释模式,为落实储量和科学勘探开发该类油藏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在广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以测井、岩心分析、测试及地质等资料为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井资料标准化、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储层物性测井解释模型等,利用该项技术能有效评价储层及分布区域,为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致密砂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家族的一员,其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随钻录井气测显示弱、气水关系复杂。这些特征,给录测井解释评价带来诸多需要攻关与认识的技术难题。在建南地区首口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试验井—建111井,江汉录测井人员于须家河组须六段致密砂岩储层发现并解释典型致密砂岩气层1层厚9.0m,完井测试,日产天然气3 000m3。须六段致密砂岩气的成功解释评价,丰富和验证了现有的录测井致密砂岩气解释评价方法,为下步该地区致密砂岩气开发录测井解释评价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储层力学性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储层力学性质评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声、电成像以及阵列声波等测井方法可以进行页岩气储层的地应力、岩石力学参数分析。通过地应力和岩石力学参数的分析,可以指导水平井钻井方向、压裂作业方式的选择,并且监控及评价压裂效果,为提高页岩气储层产量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总结了声、电成像、阵列声波等几种测井方法在页岩气储层力学性质评价方面的应用及意义,并分析了各种测井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说明了结合这几种测井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页岩气储层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火成岩储层评价中岩性识别、有效层划分、地层对比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难点,在分析自然伽马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三塘湖盆地ND地区火成岩储层为例,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火成岩储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火成岩测井系列优化及储层评价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酸化压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压后监测评价技术可准确了解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以及施工液体的摩阻、滤失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价储层改造工艺的效果,指导设计进一步优化,提高改造工艺的针对性。本文通过压力拟合、井底压力与温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井筒监测等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监测评价技术,并指明了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沁水盆地某研究区的测井、实验测试和排采资料为基础,围绕煤层气储层产能预测技术开展研究.煤层气产能受煤层气储层自身特性和排采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开采过程中系统内在变化的反映.而利用测井方法获取的储层参数,主要反映的是储层静态特征.利用测井方法评价储层产能,就是力图利用这种通过测井方法获取的静态的储层参数来预测储层的产能.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的各个产能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利用专家经验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进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煤层气储层的产能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际储层的产能级别数据验证,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电成像、偶极声波、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地质作用出发,提出了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直观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偶极声波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有效性、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区分流体性质等综合测井评价技术,在海相天然气勘探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地质应用效果,为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与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南石油学院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技术以碳酸盐岩、低阻油层、复杂岩性测井综合解释技术为特色,在裂缝性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低孔低渗油藏测井评价技术、油气藏储层物性参数精细解释技术、油藏整体描述技术、油气井工程测井整体评价技术、油气井生产动态测井评价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测井评价技术,自国家“八五”以来在测井方法理论研究、油田测井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区块储层油气识别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以岩心、录井及实验室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岩心刻度测井分析技术,建立了岩性判别标准和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测井解释模型,结合测试成果资料,制定了油气层判别标准,并对柴窝堡地区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苏北盆地中部致密砂岩储层属于典型的非常规致密油气藏。相比常规油藏类型特征,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曲线识别流体特征不明显。为了解决流体识别难题,本文基于测录井资料对致密油藏的流体识别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录井资料能够提供反映地层真实流体特征的气测、地化及定量荧光等信息,是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评价的直接手段;引入对流体敏感的录井参数,优选能反映储层含油性的录井参数,如总烃含量、烃类灌满系数、全烃相对幅度、油性指数及含油浓度等,结合测井资料对流体性质识别,能更为准确地提高解释符合率;通过对苏北盆地QX3井进行实际处理解释,结合测试结论来证明基于测井资料下的能量系数图版法和地化录井识别方法对致密储层流体识别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逐渐成为油气藏勘探与开发的热点和重点,对该类储层的评价也是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的难点问题。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孔渗参数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参数的求取,是评价该类储层的关键。针对研究区块的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求取岩电参数,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为该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逐渐成为油气藏勘探与开发的热点和重点,对该类储层的评价也是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的难点问题.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孔渗参数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参数的求取,是评价该类储层的关键.针对研究区块的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求取岩电参数,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为该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储层发育,油气资源丰富,为克拉玛依油田八区的主力油藏。在该油藏研究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测井资料,首先研究了测井资料的标准化方法和以测井曲线为基础的岩心归位方法,进而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将测井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通过该区117口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评价处理,为储层研究提供了基本地质参数和油气评价结论,并采用克里金估计模型绘制了砂体分布,油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平面空间分布图,全面分析了储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为区块油藏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现今地应力评价可以为压裂增产和水平井轨迹优化提供依据。以塔中S9 井区志留系致密油为例,对目的层( S1 k1 ) 致密砂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地应力进行综合研究及评价。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中提取了致密油储层的纵横波时差,获得了动静态力学参数转换关系。通过引入修正系数C* 至Newberry 模型中,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水平方向最小主应力(σh) 的计算。考虑到地应力的各向异性,引入非平衡结构因子( Ub) ,对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 σH) 进行了测井计算。该测井解释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8%。古地磁、扩径分析及快横波方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 S1 k1 ) 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 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大牛地气田低孔低渗低压致密储层裂缝发育情况,认识裂缝对天然气产能的控制作用,本文利用地层倾角、全波列、偶极声波、声电成像等测井资料来识别储层上的裂缝发育情况,总结裂缝发育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最后,通过统计裂缝发育情况对产能的影响发现:有裂缝发育较好的储层往往天然气产量较高。初步确定裂缝是储层高产的主要原因,为指导大牛地气田勘探方向和储层评价方法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具有岩性复杂、储层物性差及气水识别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将现有9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应用于储层划分和物性判断、岩性识别以及储层含气性判别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归纳总结出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识别气水层的判别标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该地区的成功应用为正确评价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主要有铸体薄片、X射线CT扫描、扫描电镜、压汞法、三维成像和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储层孔隙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中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不够紧密,传统的压汞法具有局限性,空间分辨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样品较小,不具有整体代表性。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储层孔隙结构分类与评价、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空间分辨率及对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多种手段相结合开展储层综合研究,提高评价准确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