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称"卓越计划")中具有工程专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专业技术教育必须做到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协同与融合,从而真正实现"卓越计划"对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设置"卓越计划"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在教学途径上,要创新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之更好地融合到工程专业教学中;在教学手段上,需结合工程职业认证制度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法国工程师教育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有着多年的探索,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让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资源的主动寻求者,并将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渡包含在校内实验和企业实习的全部阶段。借鉴其优秀经验,可为我国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提供参考,为促进和发展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校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课程体系.该计划依托冶金、石油行业背景,以工程技能培养训练为构架,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由点到面,有单元到系统,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好工科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者相结合的角度对工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湖南工程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遵循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具体要求。以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通过构建“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构架,实施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先界定了在工程教育中进行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探讨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具有:有效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工程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力量不足的作用。论述了可以从借助实践性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实施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7.
8.
分析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包括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课程。提出建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应从教学模式、角色认知、人才培养范式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0引言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而高工专学校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重视不够,致使高工专学生人文素质薄弱。因此,高工专学校要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提高对人文学科作用的重视,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1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人文教育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学科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其研究对象是人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首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自动化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过程中,在制定培养方案、学生课堂分班、课程体系重构、联系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力争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中将科研生产实例引入课堂,以过程考核代替结果考核,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简述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出台的背景,介绍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及初步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探讨工程文化教育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论述了工程文化教育的目的,探讨工程文化教育对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理论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构建更为有效的知识体系,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科技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例,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由创新性实验、创新训练项目、创新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教育教学活动构成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系统提升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以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实践教学方法基础上,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景体验式、网络交互式等现代实践教学方法,全面强化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实施了“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三者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有必要对工科专业机械原理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对机械原理的教学内容、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建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施,西安邮电大学作为IT行业试点院校,结合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提出构建卓越工程师创新环境支撑平台的思路,通过在原有实验资源基础上的改造、扩建和新建,实现传统实践环境的功能拓展和提升,校企结合,大胆探索,创新环境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推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措施,加强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对学生管理带来一定冲击和新的挑战。为更好地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加强对学生的精致化管理非常有必要。从学生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从管理办法、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构建学生精致化管理机制,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定位,对比分析欧美工程师和中国工程师执业素质要求的标准,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取出有利于学生工程职业可持续发展的10种职业核心能力,并对其内涵进行描述,结合本校工程教育特色制定具体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