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身体写作”作为女性对抗强大的男性主流话语的武器,实现了女性自我的颠覆,但随着消费时代的兴起,商业浪潮却将女性身体写作置于尴尬的境地。“身体写作”由刚开始的内在心灵的描述转变为赤裸裸的下半身描写尤其是性经历的描写,“身体写作”本是女性主义的反男权利器,如今却打着女性主义的旗帜成为迎合身体消费背景下大众的低俗趣味,这不能不看作身体写作在中国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身体写作”作为女性对抗强大的男性主流话语的武器,实现了女性自我的颠覆,但随着消费时代的兴起,商业浪潮却将女性身体写作置于尴尬的境地。“身体写作”由刚开始的内在心灵的描述转变为赤裸裸的下半身描写尤其是性经历的描写,“身体写作”本是女性主义的反男权利器,如今却打着女性主义的旗帜成为迎合身体消费背景下大众的低俗趣味,这不能不看作身体写作在中国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的来临,在商业机制的鼓动之下,女性身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消费"自由和解放"。表面看来,这是女性"自由的选择",女性身体的"自由和解放";其实质上是深受"美丽暴政"的凌辱,女性身体成了消费对象,女性的身体内涵发生嬗变,受强制程度比以往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4.
分析英国女性主义文学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并将其"双性同体"观与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理想"双性和谐"相比较,认为"双性和谐"才是女性文学创作的最佳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身体叙事是中国20世纪末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陈染林白和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女性写作的考查,探讨西方随着哲学的肉身化不断推进的身体叙事,如何从陈染们的以“身体”为中心的反抗,堕落为棉棉们的消费文化的过程,以期促进对中国现阶段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使人们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阈与新风貌,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文本的独特关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写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女性文学源远流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作家们挣脱"无性别写作"的桎梏,创作出了大量具有鲜明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思想内涵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打上了"女性文学"鲜明烙印的文学作品.通过分析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女性文学由男性附庸到无性别写作,再到性别自觉的创作嬗变,固然因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但更与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着紧密的联系.女性文学自身的传统如种子,传入的西方女性理论如水分,文化转型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则如和煦的阳光,使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8.
李静 《商品与质量》2011,(S7):126-127
现代的身体更多的受制于消费文化的游戏操纵,成为可称之为消费欲望的主要载体。身体形象在理解和评价公共领域的自我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身体外表是广告业、自我抬高和公共关系的焦点,同时也是社会耻辱的对象。对于女性身体的道德论述,日益成为现代女性不可承受的社会文化压力,时刻伴随着无所不在的媒体沟通网络而对女性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施加压力和进行规训化。就连女性身体各部位的重量、形状、及动作姿态,都被无形中纳入女性身体道德规范的范围,迫使女性在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约束,使身体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功能主义者从实用的角度批评时尚,女性主义者从对于女性的压制方面批评时尚,他们都希望以一种自然的服装来代替那些追求装饰和性感的女性时尚的服装.后现代的时尚理论则认为并不存在所谓自然的服装或自然的身体,他们提出身体和自我的身份本身就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因此对时尚采取肯定的态度,但却忽视了当代社会中形成的作为图像的身体和自我身份更多是时尚和广告工业操纵的产 物.从这方面看,后现代的时尚理论缺少对于当代的时尚应有的批评与反思,后期鲍德里亚的著作尤其典型.  相似文献   

10.
《无名的裘德》中的女性淑与阿拉贝拉都具有"双性同体"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哈代对两性平等关系的理解和他的女性主义意识。小说男主人公的郁郁而终,女主人公的精神毁灭,则反映了哈代女性观中矛盾的一面。他赞同女性的自我追求,却又担心和恐惧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所带来的强大毁灭力量。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提出女性主义译者对原作的操纵和干预能够提高女性译者的地位,赢得男女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普拉斯被誉为美国"自白派最富有才情的诗人".她用诗歌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各种情感体验.在普拉斯的笔下,女性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分别代表了诗人在不同的心理阶段对女性角色的认知,以及她本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她的作品中,普拉斯出色地描写了女性的生命力、痛苦和挫折.她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写作体验为后来的女性作家们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喧嚣之地。在本土女性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先锋意识的变杂中,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滥用,造成了当代女性主义学者对待性别差异与性别写作多元化的激进和浮躁,也使得其无法避免性别主义批判与学术研究价值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女性主义批判中的利益与价值、批判与学术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根本上摆脱性别对立的意识。实现性别研究的中国文化语境转向。在研究公共性别经验的基础上。将当代女性主义带回到性别研究的学术殿堂。  相似文献   

14.
《品花宝鉴》是清代文人陈森创作的一部"男色"小说,耽美小说则是时下流行于"80后""90后"女性群体中的一种网络文学,两种文本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具有许多相似性特点.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从《品花宝鉴》到耽美小说,反映了女性从"他说"到"自说"的过程,表明对女性身份的描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但由于女性主义者过分强调女性身份、过分彰显女性地位,使得翻译中出现了新的二元对立,针对这一情形,学者们提出了"双性视角"这一概念用以解构二元对立。以《简爱》的男性译本为例,探讨了译者双性视角的可能性以及实现"双性同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与科学是研究科学及科学史问题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围绕女性与科学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主要围绕"女性需要从科学的边缘向主流角色移位"和"女性能够从科学的边缘向主流角色移位"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了女性主义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不足。  相似文献   

17.
托尼.莫里森的新作《天堂》描写了一个黑人城镇的兴衰,解读了生活在爱与恨、孤立与融入、分裂与聚合、吸纳与排斥、嫉妒与谅解、同情与冷漠等多元矛盾中的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为了摆脱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为了逃脱不幸的生活来到了修道院,并在那里构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展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社会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已成为大众话题,更是媒介关注的热点,然而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女性观.媒介的社会意识性别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差异性别.女性成为一个商业话语,然而却有不少女性乐此不疲,消费并被消费着.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社会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已成为大众话题,更是媒介关注的热点,然而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女性观。媒介的社会意识性别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差异性别。女性成为一个商业话语,然而却有不少女性乐此不疲,消费并被消费着。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翻译伦理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其内涵亦不断深化.美国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观察了各种翻译伦理的归纳与描述后,在翻译身体学基础上,通过改造含有vert-词根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伦理,其核心思想又与女性主义翻译的精髓不谋而合.以赛珍珠译《水浒传》中三位女性形象的相关素材为例,发现颠覆的伦理和多样化的伦理既是女性主义翻译家从事翻译活动时所遵循的规范,亦是她们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