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间接空冷与直接空冷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间接空冷与直接空冷系统的主要设备、设计、运行、维护等诸方面的问题,采用国内某工程的基础数据作为设计依据,针对3种空冷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汇总,对间接空冷与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阶段,空冷技术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其中直接空冷技术作为首选,应用尤为普遍。根据目前煤价、电价不断上涨的新形势,重新评估了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整体经济性,得出了在运行费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间接空冷正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空冷技术方面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间接空冷和直接空冷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北方地区发电机组空冷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和投资分析,得出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维护和技术经济性上有着较多优势,如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夏季运行安全性均较好,基本无噪音,容易清洗等。采用国产化大型间接空冷系统可提高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空冷电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旺初 《西北电力技术》1997,(3):55-64,F003
阐述了国内外间接空冷电厂存在的问题及受环境的制约。对国内两种间接空冷技术进行比较,并介绍了直接空冷电厂主要特征和发展的趋势。建议目前不宜大力发展海勒式间接空冷电厂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空冷系统的优选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石诚  王智 《电力建设》2008,29(8):84-0
某电厂扩建时要对空冷系统进行优选分析。通过对技术经济比较, 建议在风场流态较稳定地区,优先采用直接空冷系统; 在风场流态紊乱地区或场地布置对直接空冷通风不利时, 优先采用间接空冷系统。  相似文献   

6.
分析比较了300MW、600MW、1000MW3种机组采用间接空冷系统和直接空冷,系统方案时电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机组容量为300MW、600MW时,间接空冷系统电功率小于直接空冷系统电功率;机组容量为1000MW时,间接空冷系统电功率大于直接空冷系统电功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水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对直流和蒸发冷却方式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电站空冷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空冷系统,翅片管束换热器都是构成空冷系统的主要设备.翅片管束结构形式不同导致的流动传热性能差异是造成空冷系统热力性能优劣的主要因素.现有直接空冷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强迫对流方式实现冷却空气和汽轮机排汽的热量交换,因此轴流风机气动特性和由数十台风机集群运行产生的集群效应将会显著影响直接空冷系统热力性能.电站间冷系统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通过冷却塔内外空气密度差产生的浮升力驱动环境空气流经空冷散热器实现热量交换.冷却塔结构形式,以及空冷散热器在冷却塔内外的布局方式是决定间冷系统热力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直接或间接以环境空气作为电站冷端的冷却介质,因此自然环境条件成为影响电站空冷系统运行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国内外电站空冷技术的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论,并预测电站空冷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直接空冷系统与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冷机组是“富煤少水”地区或干旱地区建设火力发电厂的最佳选择。现简要介绍3种类型空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对直接空冷系统和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机组运行背压、真空严密性、防冻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火电间接空冷机组的实践和直接空冷机组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现有200MW间接空冷机组三座电厂的现场调研,阐述了空冷系统的性能指标,总结了运行经验,分析了防冻,防大风,防署的“三防”效果,考察了炎热期的带负荷能力,评价间接空冷系统的现状和整体经济性,以及直接空冷系统的开发,国外直冷单排管凝汽器优势,自然通风单排管的直接空冷新技术,我国开发直接空冷装置布点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自从山西大同第二发电厂的2台200MW机组的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投运以来20余年间,我们一直关注着我国空冷技术和空冷市场的发展,并一直致力于我国电站空冷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的长期技术研究。面对地处北半球西风带的中国北方:风力大、沙尘多、冬严寒、夏酷热的气候特征。通过20余年不懈的艰苦努力,终于设计出了适合我国北方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厂银翅牌塔式直空冷成套设备系统与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直接空冷机组防冻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建云 《电站系统工程》2008,24(1):58-60,69
在介绍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对直接空冷机组的控制逻辑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直接空冷系统在防冻、节能方面的控制策略的设计和技术改革提出了建议。针对空冷凝汽器冻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运行参数,在停机过程中合理调整冷却风机组的运行方式,退出部分空冷凝汽器,投入旁路系统以增加空冷岛的进汽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原第二热电厂4期200 MW机组空冷系统水耗较大的问题,分析冬季散热器钢管冻裂泄漏、转机盘根漏水是其主要原因,给出改造措施,为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的节水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工况下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系数,对确定机组冷端的热负荷能力、进而确定环境条件和运行参数与机组排汽压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机组优化运行最重要的基础数据。针对目前我国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典型结构,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单体性能实验台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凝汽器翅片侧无量纲努塞尔数随空气流动雷诺数的变化曲线,拟合出相应的准则关联式,并进行了系统的误差分析。该关联式可为描述变工况条件下空冷系统的性能奠定基础,并为不同环境、气候和气象条件下机组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 MW空冷火电机组直接空冷控制系统的构成,着重讲述直接空冷系统的排汽压力控制、空冷风机控制步序及冬季直接空冷系统的防冻保护,对已经使用空冷系统的机组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空冷技术代表了未来空冷系统的发展方向,分析直接空冷系统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对直接空冷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50MW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为例,针对直接空冷系统运行中的真空泄漏,管束积灰,严寒环境下的冻裂问题,尤其是环境气温、风速、风向对空冷岛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空冷岛回流率与电厂平面布局、环境风速风向的关系。结合直接空冷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初步防治对策。指出通过合理的空冷散热器结构设计,优化的直接空冷电站平面布局,运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的科学风量调节等措施,可有效克服直接空冷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分析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阳煤集团兆丰铝电公司电厂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经验.分析了运行及调试中发生的几起故障,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空冷凝汽器的安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冷凝汽器系统主要设备有钢平台、空冷凝汽器、上下联箱、隔墙、A形框架、蒸汽管道和母管、配气管道。空冷凝汽器的安装程序为:安装准备,安装支撑结构和钢平台,安装梯子、引道、风筒和护网,安装风机平台、扇桥、A形框架,安装空冷凝汽器及上下联箱,安装隔墙、风墙和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空冷凝汽器系统的气密性试验、抽真空试验等,再进行分部试运行,全部合格后,空冷凝汽器系统就具备运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300MW国产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山电厂2×300MW空冷机组投产后,由于ACC及其他空气系统的原因,出现了空气系统带水,凝结水溶氧高等问题,文中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系统改进提出了建议,对同类型机组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直接空冷凝汽器由多个直接空冷单元组成, 因此, 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实际工程项目, 建立了某135MW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 对夏季汽轮机考核工况(TRL) 下, 进行了空冷单元的性能的数值模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外部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的模拟、分析和研究, 为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直接空冷机组在我国已经大量采用,但已投运的直接空冷机组大部分都存在着由于空冷凝汽器冷却能力不够而造成机组满发背压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作者认为空冷凝汽器传热系数和设计冷却裕量选择不准确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量的工程调研分析,提出了这两个关键参数指标的选择方法,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