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代理移动IPv6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华春  张宏科  秦雅娟 《电子学报》2008,36(10):1873-1880
代理移动IPv6为移动节点提供了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移动节点不参与管理移动性信令.为了在移动互联网络中应用代理移动IPv6协议,需要定义安全有效的认证协议.目前还没有见到关于代理移动IPv6认证协议方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代理移动IPv6的认证协议,该认证协议可以提供接入认证功能,并可防止重放攻击和密钥暴露.为了分析该认证协议的性能,本文给出了认证费用和认证延迟分析的解析模型,分析了移动性和流量参数对认证费用和认证延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代理移动IPv6认证协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通过无线接入点(AP)接入网络并且自动配置地址,缺乏必要的安全认证和地址管理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结合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和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协议设计出一套安全可靠的接入认证机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接入认证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对移动节点的合法性进行验证,认证成功的同时也为移动节点(MN)配置了合法IP地址,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对可扩展认证协议(EAP)和远程用户拨入认证系统(RADIUS)协议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基于移动IPv6的AAA(认证、授权、计费)体系架构。针对移动IPv6移动用户接入认证问题,提出了基于EAP/RADIUS的移动IPv6接入认证构架,通过EAP与RADIUS服务器协作的方式实现对移动用户的接入认证。  相似文献   

4.
宋姗姗  尚涛  刘建伟 《通信学报》2013,34(Z1):35-267
提出了一个面向移动IPv6层次化网络的快速接入认证方案,从效率和安全性2个方面提高移动IPv6层次化网络接入认证的性能。首先,利用向量网络地址编码方法实现网络数据传输,提高家乡注册性能;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格的层次化签名方案,在接入认证过程中实现双向认证,提高认证过程的安全性。方案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接入认证方案具有强不可伪造性并可以抵御网络中的重放攻击,同时可以减少整个接入认证过程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5.
DHCPv6(Dynamic Host Cont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支持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针对IPv6编址方案设计的,既可以分配IPv6地址,又可以分配IPv6前缀,还可以为主机分配DNS服务器、域名等网络配置参数。DHCPv6为下一代网络中业务认证接入业务提供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文将对DHCPv6接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IPv6网络安全接入方案.文中首先介绍了IPv6网络安全接入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现有解决方案,然后在详细分析IPv6地址自动配置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认证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以解决IPv6网络安全接入问题,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接着,论述了本方案的突出优点,证实了本方案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IPv6网络安全接入问题的轻量级方案,非常适合应用于未来的无线网络中.最后,对本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IPv6云资源交换中心在广东广电网络的部署及应用思路为主要内容.通过“转换云”解决IPv4/IPv6的互联互通和兼容问题,以IPv6云中心的模式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接入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未来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需要成熟的基于IPv6的应用,另一方面需要有大量的个人(家庭)用户,而后者涉及的面更广,改造的难度更大,涉及的技术更多,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普及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化地设计解决方案。目前,IPv4的接入方式无法解决下一代互联网广域网的接入,需要根据IPv6的地址结构进行网络规划,并改进接入网有关协议,形成下一代网络广域网完整的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9.
多业务网关是实现多业务宽带接入的互联网网关,在IPv6宽带接入过程中,首先需要多业务网关支持IPv6与双栈接入。本文深入探讨了多业务网关设备IPv6宽带接入控制机制,包括IPv6地址分配方式、终端兼容性、终端接入协议感知以及用户状态监控。  相似文献   

10.
赵经纬 《通信世界》2009,(15):I0035-I0035
2009年4月15日,IPv6论坛正式发表声明,将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为网站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IPv6服务认证,分别授予IPv6 WWW和IPv6 ISP证书。此次服务认证项目由天地互连公司牵头筹备,未来正式服务认证工作将由天地互连全球IPv6 测试中心、欧盟IRISA、美国UNH-IOL、日本TAHI等IPv6论坛授权的四家单位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1.
广电宽带认证系统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开展有线宽带的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IPv4资源的耗尽,网络向IPv6的迁移过渡势在必行.广电宽带网络认证系统是保证在IPv6网络环境下,有线宽带网络可持续运营的基础保障系统之一.本文讨论了省域广电宽带网络认证系统从IPv4网络环境过渡到IPv6网络环境的技术实现要求,并以江苏省域有线宽带网络认证系统为例,介绍了认证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IPv6接入测试中相关测试结果和数据入手,简要介绍了测试环境和从客户端桌面到城域网各个层次设备对IPv6的支持情况等,并对相关设备对IPv6一些关键特性的支持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4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IPv6论坛主席LatifLadid代表IPv6论坛为中国电信颁发全球首家通过tPv6 ISP服务运营商认证证书,为ITU颁发IPv6WWW认证证书,用于鼓励Pv6的部署推进,特别是在中国的商用部署。  相似文献   

14.
运营商IPv6演进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Pv4向IPv6演进的顺序来看,必然是网络要先行。当网络具备IPv6能力之后,内容提供商才会提供基于IPv6的业务,用户才会使用IPv6接入网络。对运营商来说,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现网设备的软件平滑升级,开启IPv4/IPv6双栈,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IPv4网络由于地址空间不足,且在Qo S、移动性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瓶颈,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IPv6应运而生。本文针对IPv6部署初期,在介绍了IPv6用户开户及上网认证流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实现IPv6运营支持,宽带认证系统改造需改造支持RFC中Radius IPv6协议栈相关属性以及业务宣传推广期间存在的两种业务设定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SIP与移动IPV6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各种可供接入的网络,如GPRS,WALN等.它们传输速率和原理各不相同,不同异质接入网络之间的切换已经成为对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切换机制,首先分别介绍了SIP技术与移动IPv6技术的原理,然后结合SIP与移动IPv6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无缝切换机制,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云计算的发展对IPv6地址资源产生了极大需求,同时对IPv6部署也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首先分析IPv4业务平台向IPv6升级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需要的修改细节,并针对应用、数据、操作系统、网络接入各个层面提出传统业务平台向IPv6升级的具体策略及注意事项;然后研究IPv6协议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从IaaS、PaaS、SaaS三个层面分析云计算平台向IPv6升级的具体策略及注意事项,帮助云计算平台实现支持IPv6协议的虚拟机,提供支持IPv6用户访问的云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电信技术》2012,(6):13-13
Check Poin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软件刀片R7540和CheckPointGAiA统一的操作系统通过了UNH互操作性实验室的评测,并获得IPv6论坛授予的IPv6认证标识。CheckPointR75.40软件刀片进一步丰富了CheckPoint经过认证的产品阵容.专门面向那些需要最高安全认证级别的客户。  相似文献   

19.
IPv6关键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和业务正在趋向于进一步的融合,用一个网络完成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的各种业务通信,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种融合一定程度上更依赖于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的建立,IPv6技术无疑是未来的代表。广电行业在启动数字电视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IPv6技术的发展。就LPv6关键技术领域,包括高性能:IPv6路由器和交换机系统、IPv6主机和智能终端接入系统、IPv6移动接入系统和:IPv6网络安全系统等相关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移动IPv6环境下,如何完成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并且安全可靠地向用户提供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首先对现有的接入认证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基于这些技术设计了一个可满足移动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安全的接入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