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2017年在广西农垦北部湾总场蔗区大面积连片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总面积达4947.3 hm~2。放蜂区螟虫枯心率比未放蜂区低4.74个百分点,螟害节率降低16.87个百分点,死尾率降低8.11个百分点,蔗糖分提高1.35个百分点,增收13363万元。  相似文献   

2.
根据1969年和1960年的观察结果,认为黄螟成虫趋光性很弱。近年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灯光组认为某些光源能诱获一定数量的黄螟成虫。故有必要再次进行利用灯光诱捕黄螟成虫的观察,以重新鉴别黄螟成虫是否具有趋光性,进而探索能否利用灯诱方法作为了解黄螟成虫消长规律和了解田间雌蛾交配情况。  相似文献   

3.
廉江市甘蔗条螟严重发生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廉江市今年7-8月份历史上首次出现甘蔗条螟(第3代幼虫)严重为害进行了全面调查,计在15个甘蔗生产乡镇的7个品种进行条螟为害的主要受害指标螟害节及枯梢调查,提出了条螟严重发生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蔗条螟是为害甘蔗的一种螟虫,六十年代以前,广东各蔗区虽有发生为害。但并不严重。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推广了高产良种粤糖57/423和以及耕作栽培制度比以往复杂,所以条螟发生逐趋严重,特别以珠江三角洲主要蔗区番禺、中山、顺德等县尤甚,对甘蔗产  相似文献   

5.
6.
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二点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rolofChiloinfuscatellabyReleasing.TrichogrammaWangHaiyun;LiChengzhi;LiFenge;ZhouWenhua(PlantProtectiouStationofRenminDayuanFarmofHubeiProvince,Hnbei433321)甘蔗二点螟在我场一年发生4代,各代发生期又长、世代重叠、特别是甘蔗中、后期株高成林、人工喷药防治困难、为此探索赤眼蜂这一生防措施的效果以便大田应用。1材料和方法:螟黄赤眼蜂(田间混合种、并经抗药性诱导选育)由吉林长春农大提供。试验共3个处理,甘蔗品种为“选29”,放蜂区与对照区以化防区隔离。处理1,小整种第1-2代化防、3代放蜂、4代自然繁…  相似文献   

7.
二点蝶在我场一年发生四代,为害重,防治困难。因此,寻求理想的防治途径,以便大川应用。I材料与方法甘蔗二点螟住诱芯含有效成份200。g’粒(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甘蔗供试品种为“选29”。试验设计两处理:以河(宽25彻)相隔,虫口基数基本一致(为同一承包户留种),处理一为诱杀法总面积124亩(8266.7。。).5月5日放诱芯(晚放芯5天)放芯时亩落卵6块。征亩]0个诱芯,南北方向三列均匀地做水钵诱杀成虫。处理二,化学防治,总面积6亩(4加彻”).在印盛湖常规方法施药三次作对照。调查方法:明20B拔除越冬代为害枯心…  相似文献   

8.
郭俊 《甘蔗糖业》1994,(6):14-15
甘蔗二点螟又称甘蔗钻心虫,属螟蛾科。在南方蔗区一年发生5代,在湖北霜冻蔗区常年发生4代,各世代发生期长,交叉重叠,严重危害甘蔗,造成枯心死苗,分荣丛生,形成大量虫伤株,导致产量和糖分下降。掌握甘蔗二点惧的生活习性和发生危害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综合防治,是霜冻蔗区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工生活习性二点螟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作、成虫白天躲在土缝里或叶下静息,晚上交配产卵。卵块状,排列成3—4行,甘蔗苗期卵生要产于下部叶片的背面,拔节后卵集中产于中下部叶片上,落卵部位与叶枕距离为0.5-17cm,平均为…  相似文献   

9.
甘蔗二点螟(ChiloinfuscafellusSue-llen)以幼虫越冬。低龄幼虫在种蔗和盖膜宿根蔗内,8℃以上温度即可取食为害,可成为有效虫源。进入滞育的龄期为5龄,一旦滞育,幼虫则不能老熟,但仍可取食和脱皮。老熟幼虫可以休眠方式越冬。预蛹期前有3~5天的后补营养期,蛹历期6~18天。年发生代数l~4代。甘蔗二点螟在湖南的发生特点@黄河清  相似文献   

10.
甘蔗二点螟是甘蔗的主要害虫,在湘北蔗区,每年发生3~4代,以第一代发生为害最重,如防治不好,每年造成的枯心率在5~20%,最高丘块可达50%以上。二点螟在甘蔗上的发生为害比较复杂和特殊。一是发生盛期长,盛期内高峰多。这是由于二点螟主要在蔗克、种蔗茎内以幼虫越冬,甘蔗播种后,上部蔗碴、上面蔗克及地膜覆盖的种茎内的越冬幼虫由于温度较高发育进度快Z而土壤下面的蔗朝、下部蔗碴、套作甘蔗茎内的越冬幼虫由于温度低,发育进度慢。在本地,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15日,长达20多天,最早在4月1…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县甘蔗普遍遭二点螟严重危害,原料蔗产量低,蔗糖份下降,据3年的调查结果:原料蔗茎虫蛀茎率平均在85%以上,产量减少一成,蔗糖份下降0.4%左右(绝对值)。过去推广呋喃丹防治二点螟效果显著,但由于药源不足且药价较高,因此,有必要开辟新的药源,探讨防治甘蔗二  相似文献   

12.
二点螟是分布最广,为害甘蔗最严重的一种害虫,在湖南以其第一代引起枯心造成的损失最大。1977年前,我们根据外地经验或资料上的介绍,推行过砍收甘蔗后随即翻耕,捡除  相似文献   

13.
甘蔗白螟在我县六十年代还是次要害虫,但近年来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洋青公社车路头生产队1976年春植苗圃地曾因白螟严重为害而没法采苗;1978年春在害虫防治水平较好的洋青公社水流大队田头湾生产队蔗地调查,  相似文献   

14.
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了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试验及大田推广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性诱剂迷向法可以达到控制条螟为害的目的,并且节省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甘蔗以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矮化线虫病(Tylenchorhynchus spp.)为主。根结线虫砂土,特别是紧砂土田发生严重;矮化线虫则在壤土田发生严重。通过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和施用杀线剂等综合治理措施收到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雨量适中,为害甘蔗的地下害虫种类繁多。据1976年初步调查,计有三目八科十八种以上,现列举如下:一、鞘翅目:Coleoptera。  相似文献   

17.
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性诱剂进行迷向防治是当前国内外害虫防治的一项新技术。研究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始于1984年,经几年的研究获得成功,防治效果良好,通过了技术鉴定,获得部级成果二等奖。现已进行大量合成生产推广应用,1989年应用面积达4万亩。  相似文献   

18.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广西的支柱产业.而甘蔗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给甘蔗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广西蔗区主要病害(黑穗病、梢腐病)发生严重且遭受新病害白条病的威胁,全区螟虫发生严重而其它虫害区域性发生为害,近年来受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蔗区虫害的发生常诱导病害发生,且病虫害发生受到广西区内气候的影响.因此,需从工作措施和技术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州甘蔗种植区粘虫发生为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发展。本文探讨粘虫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对防治粘虫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场位于雷州半岛北部,是一个以种植甘蔗为主的国营农垦场。甘蔗螟虫的种类有二点螟、黄螟、白螟和条螟等多种。据1973年调查,春植蔗苗期以黄螟为主,宿根蔗苗期则以二点螟为主,同年春植蔗苗期螟害累计枯心苗率为15.7%,宿根蔗高达60.9%。由于蔗螟的严重为害,给甘蔗生产带来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