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现在要求中国公司走出去,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运行方式、运行战略都要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变革过程当中不是说走就能走出去的,必须要有所准备。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普遍准备不足,机制上存在先天性缺陷,对国际市场的认知还不是非常充分,特别是对一些大国对中国的封杀战略还过于乐观,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是不是将会遇到冬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之旅中走得更加顺畅,必须解决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只有这样,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才能更加宽广。很多中国公司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神秘"。其实,只要他们愿意稍微费点心劲去做番了解,就会发现中国公司一点也不神秘。但当西方人因为政治偏见而不愿去做了解时,中国企业就要勇于把自己摊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3.
胡珊 《世界电信》2007,20(2):8-12
海外拓展,形成“走出去”合力,基本实现通信产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走出去”是信息产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这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走出去”发展战略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把跨国并购当成了企业国际化的快速通道.掀起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但是.中国在国际并购中的惨痛教训也令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因此.中国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可以对各个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进而提高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晓红 《通信世界》2005,(27):28-29
“走出去”势在必然 “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是摆在中国电信企业眼前的新的重要课题,是锻造世界级企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大环境下,中国通信施工企业正迎来走向海外通信施工工程市场的大好机遇。随之而来的也有艰辛和风险,特别在工程成本控制层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把国内的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理念带出国门,并应用到海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上,提高海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每一个通信工程专业人员都在积极思考和努力尝试的一件非常有意义事情。文章从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海外通信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最需要防范什么风险?成功进行跨境并购的关键在哪里?收购后是否有能力管理目标公司,学习和吸收其竞争优势,实现所设想的协同效应……答案在哪里?每个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都需要思考和回答下面几个基本问题:从并购中得到什么?它将如何帮助我们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购的目标公司能够带来什么?付出的价格是否合理?投资回报率有多少?并购的风险点在哪里?我们有什么办法减少和规避风险,增加并购的收益及其成功的概率?此书作者通过查阅相关公司的大量文件资料,并访谈了几十位直接参与书中所述案例的人士,真实重现交易过程和交易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企业却频频在海外并购中出击得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走出去”是中国电信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应做的工作和企业本身可以采取的对策和途径两方面提出了中国电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措施,以寻求适合中国.电信运营商海外拓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在国人大喊“狼来了”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今天,“中国制造”已随处可见。作为支柱产业的电信业,走出国门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不仅是我国建设“电信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我国的电信企业打造成世界级电信企业的客观需要。2004年,随着中国网通在纽约和香港股市挂牌,国内四大骨干电信运营商都实现了海外成功上市,朝着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联想并购了IBM公司的PC(个人计算机)业务,众说纷纭,其中讨论的最大热点是中国公司能否胜任美国市场经营。笔者认为,这不是关键所在。早在20年前左右,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就开始了相当规模的海外成套产业兼并和海外市场经营,其它中国企业随后也有同类兼并和经营,多年来,绝大多数并购公司都获得了良好业绩。此外,PC市场早已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2.
次贷金融危机给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冲击,身处风暴中心的欧美运营商受创严重.客观上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电信运营商"走出去"的优劣势,包括需求、成本、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和资本风险、债务陷阱、管理缺失等不利因素,提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海外扩张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企业海外融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企业家们相遇之时的问候.已经“什么时候上市”变成了“什么时候海外上市”。这不能不视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其实,海外融资,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要用英语去说服投资人。难怪那些融到资的IT企业,大多是“海龟派”。  相似文献   

14.
TCL的坎坷、联想的前景不明和海尔新并购的延缓,已让我们开始为中国企业的选择感到一丝忧虑。这不是杞人忧天——一方面,国际经验已真切显示,并购之路既非捷径,更非坦途;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表现出来的稚嫩,让人深刻感受到我们还没有底气十足。不能叫停刚刚起步的跨国并购,也不能挫伤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信心,但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需要中国企业家的“雄才大略”,但更需要一系列的反思。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是核心竞争力,而这个东西又刚好是“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无价资产,任何企业在它的面前无法投机取巧,倒是需要怀揣世界的“心”,戒除浮躁,强身健体,才能实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大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到来的时候,一些企业却在竞购中理智地收手。说到底,并购只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电子与信息化》2009,(5):66-66
国内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时,企业海外经营与国内业务发展联动性较强,但由于境内外市场相对隔离,金融环境与经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走出去”后往往较难获得当地银行的有效支持,迫切需要既熟悉国内业务运作特点、又具有海外金融服务平台的国内银行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面对目前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走出去”的企业更希望国内银行在境外融资、  相似文献   

17.
按企业经营不仅是业务经营,还应该包括资本运营。资本运营从来就是国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获取利润,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电信企业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全球电信业界围绕资本运营,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并购和重组风潮,如MCI并购Worldcom、沃达丰并购德国曼纳斯曼、AOL并购时代华纳、电讯盈科并购香港电讯、新加坡电信并购澳大利亚澳都斯、AT&T一分为四重组等等。由于我国电信改革刚刚完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还未理顺,各大公司没有资本运营经验等原因,除了为吸纳资金在海外上市融资外,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还未加入到全球电信并购的风潮中来。但是,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要成长为世界一流通信企业,必须要学会资本运营,用业务经营和资本运营两条腿走路。这一方面要扩大融资渠道,学习资本经营经验,学会从容应对股市变化等等,同时还要通过资本运营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我国政府和电信主管部门也要为电信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创造条件,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引导它们在国内上市融资。本期特别策划对企业如何扩展融资渠道、如何应对股市变化、如何通过资本运营“走出去”以及政府如何为电信企业国内上市创造条件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广播电视》2012,(3):44-45
中国富人投资海外应当得到鼓励。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可以支持国内富裕人群换汇之后出国投资优质资产,这样实现藏汇于民。国内富人换汇之后去美国投资资源类和高科技企业,可以享受全球经济发展的收益,也是为子孙后代投资。中国的高收入阶层,会不会在资金走出去的过程中,他的国籍也走出去了?这件事应该凰心,但是不能做表面文章,应该反思我们的制度,如何改善我们的制度,如伺改善我们对财富创造者的社会环境,让高财富的拥有者最后感觉到还是祖国好。资金可以走,国籍暂时可以走,以后还要走回来,心不能走,心耍留在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I0009-I0009
今年,在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团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通信企业的代表。中兴、华为、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企业跟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先后开拓了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地的市场,这一年,通信企业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有关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自1998年起,中国通信设备的出口就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1.2%。而这些企业在多年的“卧薪尝胆”之后,也一改以往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在较量中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做法,从下一代通信技术入手,在3G、NGN、IP通信网、宽带等领域全面赶上了国际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早…  相似文献   

20.
经历多元化"跨业并购"的尝试后,收缩战线、回归强势业务领域的亚信,在其上市10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这是一个曾备受追捧的公司,其17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书写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的传奇,开创了本土企业赴海外上市的资本通道;这也是一个曾饱受非议的公司,上市10年来股价从最高点的近百美元跌破到冰点时的4美元……这就是亚信,为中国互联网建设做了很多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