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不同结构的储油柜油温油位关系进行分析,选取部分主变压器油温油位关系曲线命名进行分析,提出命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选择一种结构的主变压器储油柜油温油位关系线,通过现场资料收集,对该种结构的储油柜实际油温油位关系进行了绘制,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导致变矩器油温过高的原因:主要有变矩器油位过高或过低;冷却系统效果不良;使用操作不当;液力传动油选用不当等及控制措施。液力变矩器油温过高是液力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科学地管理和使用液力传动系统,对于减少故障、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200 MW及相近汽轮机组EH油系统改造,在油温、油压控制,系统设备内油的漏泄,部件磨损和工作油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的油温反映了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变压器的发热、散热原理,以灰色理论GM(1,1)模型为理论基础,用当前和历史温度数据预测一定时间之后的变压器顶层油的温度,推导建立了变压器顶层油温变化的数学模型,并依此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变压器油温预测控制的软硬件系统.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系统能够通过判定条件控制风机的开启与关闭,可以有效保证变压器顶层油温不越限,达到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6.
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对土壤温度场的要求及其严格,这也是确保冷油过后,热油能否安全进站的关键。基于传热学和流体动力学,建立了埋地管道流动与传热控制方程,数值模拟了冷热原油顺序输送过程中管道沿线不同位置轴向油温及土壤温度场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随着出站油温的冷热交替周期运行,管道沿线不同位置 的管内油温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温度场呈现周期性变化,并存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滞后性,且对于低输量运行的管道来说,超过一定输送距离后,输送温度趋于一致;在热油-冷油交替输送过程中,热油受前端冷油的影响,热油头进站温度最低,这是管道安全运行方案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模型环道进行了一系列蜡沉积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蜡沉积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当壁温高于原油的析蜡点或低于凝点时,没有蜡沉积;相同油壁温差下,蜡沉积速率随油温的升高而减小;在相同油温下,蜡沉积速率随油壁温差的增大而增大,当壁面温度较低时随油壁温差的增大而减小;蜡沉积速率不仅与原油的蜡含量有关,还与原油的粘度等物性有关;剪切弥散机理对蜡沉积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油温控制阀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油温控制制阀的机械原理及其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为油代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作为导热介质,有着温度高和温域宽、传热快、封闭性好的特点,而火候、油温、油量、原料性质及刀工处理则是确定油导热烹调技法的因素,其制品风味多变、品种繁多,进一步提高它的营养价值,将使油导热制品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埋地热油管道停输轴向温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热油管道的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都在管线停输情况下进行,停输后,管内存油油温不断下降,存油粘度随油温下降而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值后,会给管道输送再启动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会造成凝管事故.为了确保安全经济地输油,必须研究管路停输后的温降情况,以便确定允许停输时间.根据热油管道停输后油品和管道周围土壤的热力变化工况,提出了传热定解问题并对其进行数学求解,得出了管道中油品轴向温度随时间和距离变化的解析解,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从而为更合理地确定在不同季节安全停输时间提供了科学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热量传递关系导出了原油管输过程不同性质热量计算公式,研究了输送过程原油损失热、释放热、油流摩擦热及其组成比例与输量或输送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流摩擦热并非为输量增大后吨油输送耗热量降低的唯一原因,原油管中通过时间的缩短降低了输送过程单位质量沿线损失热。通过时间缩短且同时摩擦热增大的共同影响是输量增加后热经济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管道总损失热则与单位质量情况不完全相同,它取决于散热环境和油地温差,优化加热方案并使油地温差维持在合理水平,也可使总损失热随输量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原油管道输送过程的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热量传递关系导出了原油管输过程不同性质热量计算公式,研究了输送过程原油损失热、释放热、油流摩擦热及其组成比例与输量或输送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流摩擦热并非为输量增大后吨油输送耗热量降低的唯一原因,原油管中通过时间的缩短降低了输送过程单位质量沿线损失热.通过时间缩短且同时摩擦热增大的共同影响是输量增加后热经济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管道总损失热则与单位质量情况不完全相同,它取决于散热环境和油地温差,优化加热方案并使油地温差维持在合理水平,也可使总损失热随输量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页岩灰为油页岩及其半焦的燃烧产物,可作为建筑原材料、化工填料和吸附剂等,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为研究页岩灰制取水玻璃的最佳条件,分别以水玻璃模数和页岩灰中SiO2溶出率为指标,NaOH溶液质量分数、物料比(NaOH溶液与页岩灰的质量比)、碱浸时间和碱浸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最优方案分别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10%、物料比1: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00℃和NaOH溶液质量分数40%、物料比1:1、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100℃.经验证,最优方案的水玻璃模数和SiO2溶出率分别为4.816和94.337%,为最优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比絮凝精制和溶剂精制的实验结果可知,采用溶剂精制回收废润滑油的效果较好。溶剂精制回收废润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糠醛精制:剂油比1.5,精制温度80 ℃;NMP精制:剂油比1.0,精制温度60 ℃。综合考虑,采用糠醛精制的经济效益较高。在糠醛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回收的废内燃机油经处理后的粘度指数为102.6,25 ℃折光率为1.459 4,色度为1.0,凝点为-16 ℃,w(残炭)为0.499%,w(S)为0.057%,收率为93.96%。回收后的油品经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调和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 轻质原油的消耗量日益增多, 而常规原油的产量逐年减少, 因此稠 油作为常规原油有效的补充资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高效、 经济地输送超稠油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利用 R S 3 0 0旋转流变仪及凝点温度计, 对某油田掺柴后的超稠油进行了黏温特性、 流变特性、 凝点及稳定性实验。实验结 果表明, 柴油的体积分数达到2 5%时, 掺柴油的超稠油凝点较低, 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进一 步增加柴油的体积分数时, 其凝点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58℃石油蜡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8℃石油蜡是由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的流动特性不仅是所含组分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表现,而且还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等密切相关。从储存、管输58℃石油蜡的工艺设计和科学管理需要出发,考虑58℃石油蜡在工程实际中的温度范围内呈现的流动性。用58℃石油蜡的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凝点、屈服应力、触变性等5项物性指标,评价其基本流动特性。采用RV2旋转粘度计测定了58℃石蜡油在57~95℃范围的流动特性,当油温在70℃以上时,石油蜡为牛顿流体,油温低于70℃时,石蜡油为非牛顿流体,而且油温越低非牛顿特性越强。58℃石油蜡的粘温关系与原油类似,其粘温曲线可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但非牛顿特性强于原油。  相似文献   

17.
燃油加入适量水燃烧特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加入水量不同,燃烧特性改变程度有很大区别。加入水量越多,影响越大,影响时间也越长;不同种类燃油燃烧时受到水量影响程度也不同,通常含有相同水量时,柴油受到的影响较汽油要大。水温较低时,含水燃油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温度和烟气中CO2含量都较无水燃烧时有所降低,且柴油下降的幅度较汽油大。在低温燃烧时,含水汽油燃烧产物中CO含量较无水燃烧时低,高温燃烧时较无水时高;而含水柴油在低温和高温燃烧时,燃烧产物中CO都比无水燃烧时高。含水柴油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和燃烧温度上升幅度较汽油大。  相似文献   

18.
以环氧乙-丙烷齐聚物为基础油,加入适量抗氧剂、降锈剂等多种添加剂,研制出合成高温热定型机润滑油,质量指标达到德国、英国高温链条油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