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4.
黄河流域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探索环境规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2008—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SBM-Undesirable模型,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命令控制型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抑制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尚未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政策体系、构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动态评价,以长江流域1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SEDEA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法,探究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利用Malmquist指数与WARD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11省区2013—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利用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11省区水资源的Malmquist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说明Malmquist指数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而制约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月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3):106-108
根据宽甸县、东港市、凤城市和丹东市区实测面板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并调查分析各地区差异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丹东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0.62,并以东港市最高;研究期间东港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采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8.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Malmquist指数,对黄河流域68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有26个、非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有42个;通过对42个非DEA有效行政单元的投入冗余测算,发现由于规模效率不高造成的有27个、技术效率低下造成的有15个。2009—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大的特点,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且技术水平是影响其关键因素。从流域来看,2009—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指数的综合平均值为0.957;其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TFP指数为0.977;上游和中游地区次之,TFP指数分别为0.958和0.948。 相似文献
9.
10.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选取工业耗水量、工业从业人数和工业固定资产净值为投入指标,工业总产值和废污水排放量为产出指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2016年的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工业用水效率整体良好,技术效率是降低整个自治区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银川市和石嘴山市近5年用水状况较为合理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吴忠和中卫市劳动力冗余严重,固原市技术和规模方面都最为落后。此研究可为全区工业生产以及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苗峻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3,(5):85-94
科学评估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并识别其驱动因素,是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测算2010—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利用GML指数分析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动态变化;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研究发现:2010—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整体均值只有0.585,未达到有效状态,但呈现出稳定上升趋势,各省(区)间差异明显,陕西最高,宁夏最低,呈东高西低态势。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GML指数的提高是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共同推动的结果。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是黄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一级驱动因子,科技创新水平、工业用水强度、人口素质水平是驱动力最强的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水平,保障流域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运用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安全改善得益于状态和响应指标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未能为水资源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而是形成了压力,水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约束;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省(区)间差异性减小,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青海水资源禀赋较好、水资源安全状态为Ⅳ级(较安全);陕西、内蒙古、山东经济相对发达、用水效率较高,水资源安全状态为Ⅲ级(中等安全);河南、甘肃、山西三省水资源安全由Ⅱ级(较不安全)改善为Ⅲ级(中等安全),仍有改善空间;宁夏水资源安全从Ⅰ级(不安全)演变为Ⅱ级(较不安全),水资源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应遵循“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用水原则,努力提高流域水资源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用水效率指标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1—2020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山东省用水效率相对全国总体偏高,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特点。无论农业、工业还是综合用水水平,胶东半岛用水效率均为全省最高(尤其是青岛市),其次为鲁中,再次为鲁南,鲁西北用水效率最低(尤其是滨州和聊城市)。全省有8个地市(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威海、日照和菏泽市)DEA达到有效,且规模和技术均有效,其他8个地市未达到DEA有效,尤其是聊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全省最低。2011—2020年期间,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指数平均升高8.2%,用水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增长的影响;其中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和威海市增长幅度最大,均超过10%。但自2014年以来,全省TFP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甚至于2019—2020年降低至1以下,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未来山东省有必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适当控制鲁西北和鲁南地区的生产规模,并加快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相似文献
16.
17.
水资源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文章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区,基于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体系,采用物元模型结合熵权法评价克拉玛依市2010—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级.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时间序列除2017年位于Ⅰ级外,其余整体属于Ⅱ级,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综合灌溉定额,生态环境用水率、废水处理率... 相似文献
18.
沧州市是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近年连年干旱,地表水明显减小,同时地下水严重超采,加之水污染严重,且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水局面更为严峻。对此,我们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在充分了解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加大水资源的研究和管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沧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加强长江水资源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机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极大地推进了水资源保护工作;水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水资源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水资源现状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法制不健全的问题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在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任务,着力理顺两个关系,牢牢抓住三个环节,大力推进四项建设。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总量充沛,但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单位面积耕地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用水量超过供水总量的50%,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保护长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almquist-Panel Data两阶段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水资源禀赋、节水农业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变量以及部分时间变量等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种植结构即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则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差异特征明显。因此,对于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同时,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与各区域特色发展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