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CFRP汽车储气罐的低速冲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CFRP汽车储气罐冲击损伤多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在宏观层面分析了储气罐工况、冲头质量、冲击速度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缠绕角度等因素,对储气罐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微观层面,研究了纤维增强相、树脂基体相及界面相等细观组分材料,对复合材料RVE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背离冲击一侧的复合材料损伤面积大于受冲击侧,损伤的形貌呈不规则分布。复合材料拉伸损伤起始单元的数量约为压缩损伤起始单元数的1/5。复合材料中,当碳纤维[90/90/90/90/90]环向缠绕时,储气罐抗冲击性能较好。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含量约为55%时,CFRP汽车储气罐抗冲击性较优。界面厚度的增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复合和模压成型工艺,分别制备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及其经KH550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研究玻璃纤维和KH550的用量对玻璃纤维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冲击、弯曲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KH550的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表面被聚乳酸基质包覆。当聚乳酸与玻璃纤维质量比为7∶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弯曲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7.33 kJ/m2、96.23 kPa和75.24 kPa。与纯PLA的相比,分别增加8.31%、20.2%和25.4%。当复合体系中添加一定量(1.2%)KH550,体系的这些性能有所改善,分别达到18.52 kJ/m2、110.34 kPa和77.59 kPa。 相似文献
3.
4.
<正> 1 前言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lass Ma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简称GMT,是目前国际上极为活跃的复合材料开发品种。这是种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毡为增强骨架的新颖、节能、轻质的复合材料,一般做成片状以半成品供应,也可直接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产品供应。通常是二层玻璃纤维毡复合热塑料性树脂,纤维毡可以是短切或连续玻璃纤维毡,热塑性树脂基有通用塑料(聚丙烯、聚苯乙烯)、工程塑料(尼龙、聚酯等)、高性能塑料(聚醚醚酮等),用不同类型的玻璃纤维毡,不同的热塑性树脂基材可以组成多种GMT材料。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概述只有认识材料才能用好材料,进而发展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与传统常规材料完全不同的一类新型材料,它细观上非匀质,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结构物。因此认识材粒的问题就更加重要。因为复合材料是个结构物,它具有很大的设计自由度,它可以达到的性能范围几乎是无限的。如它可设计成具有轻质高强、防腐、绝缘、导电、保温、透波、吸波、透光、耐磨等等性能,甚至可以设计出具有"头脑"、 相似文献
6.
7.
8.
介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主要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在体育器材方面的优势,以及选材原则、产品品种、应用实例及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片材(Glass Ma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简称GMT)作为先期研发应用成功的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曾对汽车工业采用新材料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方兴未艾。近年来,车用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自增强聚丙烯(SR-PP)和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PP)的开发应用成功使其成为汽车工业中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摩托车和轻型运动车生产企业之一,KTMPowerSpots公司最近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汽车展览会上表示,其生产的高性能运动车X-Bow,采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的汽车机身底盘,从而使汽车质量更轻,速度更快。该新型底盘质量仅70千克,使汽车总质量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1.
集束效应对CFRC复合材料界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的分散均匀程度直接影响CFRC材料性能。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分解性差,易集束或成团。本文用单丝、束丝拔出实验来考察集束效应对CFRC界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V.C.Li提出的束丝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对照;最后探讨了集束效应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毕鸿章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31(3):41-42
自从1953年以来,美国通用发动机公司(GM)V型Corvette品牌的汽车座位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为GM公司的许多革新项目进行试验服务。但最近却采用碳纤维增强车身件进行创新的工作。第一个创新项目,就是Corvette 2004 Lemans纪念翻版Z06的碳纤维预浸料的外壳,还是由一个美国汽车制造厂采用高压釜法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部车身板的第一次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工艺参数对纤维增强PMR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和性能的影响.用超声波C扫描和显微照相分析法检查了复合材料的孔隙含量.说明了每组工艺参数的工艺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在室温和316℃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增强纤维含量对汽车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不同体积百分数混杂纤维增强材料对汽车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硬度、冲击强度和三点弯曲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三点弯曲断裂强度及硬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纤维含量变化时,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变化较大,SEM 及EDX 分析表明,其机理与摩擦材料和对偶之间的转移膜的特性密切相关。在所研究的摩擦材料中,混杂纤维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数10% 为最佳,此时材料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磨损量,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及硬度等性能指标都能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有机硅偶联剂KH550和KH560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或与基体混合,研究了偶联剂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GF/E-51)的吸湿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50和KH560预处理法使平均吸湿速率分别下降了31.8%和59.4%,但对饱和吸湿量基本没有影响,而与基体混合则使饱和吸湿量分别增加了36.4%和17.1%;通过有机硅偶联剂KH550和KH560处理能显著提高干燥GF/E-51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而通过与基体混合,添加5%的KH550或KH560,使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38.5%或55.6%;而通过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KH550和KH560使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6.9%和14.9%.但是,对饱和吸湿的GF/E-51试件,仅KH550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的一种GF/E-51试样的剪切强度提高了10.3%. 相似文献
19.
20.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9,34(2):50-50
作为汽车的材料,全球都有强化节能减排的法规,即要求轻量化以改善燃油费和减少CO2的排放量。为此,三菱化学公司除开发沥青基高性能碳纤维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板材外,还探索纳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汽车外板,使之发展成大型片材市场。目前较实用的纳米纤维为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