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阿巴嘎地区位于二连-贺根山断裂北侧,中新生代地层划分属于燕山地层分区之博克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1∶20万报告将该区碎屑岩地层划归为上二叠统,1∶25万报告将其划归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在该套地层中采集到古生物化石,结果表明,该套地层形成于晚三叠世,为该地层分区首次发现。该组的建立为区域地层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晓林 《甘肃冶金》2010,32(6):80-82,109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组合,变形变质程度、形成年龄等,西秦岭北带吴家山岩群应为元古界地层,是西秦岭北带基底岩系,该认识对于研究西秦岭地区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南盆地位于中朝地台东缘朝鲜半岛中部.平南盆地古生界比较发育,特别是盆地中南部地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仅在盆地东南部谷山、法洞地区发现了晚奥陶世到志留纪的地层,其它地区末曾发现过晚奥陶世到平石炭世的地层.最近在平南盆地中部平壤之东原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发现了Chaetetes cf.nantanensis,Calceola sp.,Thamnopora sp.,Cladopora sp.等指示泥盆纪的化石;该含化石层的走向延续性比较好,延伸长度2~3 km.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原来的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可能为泥盆系.在中朝地台,除了西缘和西南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地层,只有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的地质时代被认定为早石炭世晚期到晚石炭世早期.这些泥盆纪、早石炭世化石都发育在中朝地台东部,说明古生代时期中朝地台西郝和东部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有差别,因而对于中朝地台古生代古地理和构造演化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矿区的找矿提供可靠依据,提出陕西省略阳县金子山地区锌钴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条件分析的研究.分析了矿区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蚀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时代因素、岩性变化、蚀变活动引起的成矿条件.通过该研究,以期为金子山地区锌钴多金属矿的勘探以及开采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贵州二叠系锰矿发育,在云南格学—纳雍—黔西—遵义分布锰矿成矿带,认为锰矿的成矿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有关,是富锰玄武岩风化提供成矿物质,还是峨眉山地幔柱气水热液喷流作用提供成矿物质,一直没有可靠证据.最近,在黔西泰来钴锰矿床附近发现峨眉山玄武岩,其中MnO含量在0.18% ~3.35%,锰含量很高,由此证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  相似文献   

6.
献礼山地区隶属于巴颜喀拉造山带,具有优越的构造成矿环境和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区草皮覆盖较严重,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是开展矿产调查的有效手段。采用分形分布、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中各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特征,并结合区内成矿事实,取得了以下认识:①在研究区共圈定出7处综合异常,主异常元素为Sb和Au,伴生元素以As、Au、Ag和Hg等为主;②结合区内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事实,确定区内主攻矿种为锑和金,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③研究区成矿作用以中低温热液成矿为主导,并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和改造。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显向右倾斜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Sr、P、Ti等。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 38U年龄为248.7±1.6Ma(NSWD=2.9),属早三叠世。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套花岗岩体其物源为壳幔混合源,为洋-陆俯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马区林子宗群典中组底砾岩在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段广泛出露。由此形成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及晚白垩世设兴组褶皱构造,标志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作用的开始,时限在65Ma左右。而林子宗群典中组-年波组-帕那组之间的不整合事件,则是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作用的后继效应,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笔者认为在大约45-40Ma,即始新世中晚期,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之间的陆-陆碰撞作用结束,随后转入强烈的陆内汇聚时期。  相似文献   

9.
西营-茅坪地区位于陕西省白河县,陕西石泉-旬阳国家级金整装勘查区东部,地处陕西南秦岭志留系成矿带东段,陕西石泉-旬阳国家级金整装勘查区东部,为羊坪湾-黄龙-鹿鸣-大金河金成矿带东延。发现的金蚀变体产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千枚岩中,受层间脆-韧性剪切带控制,规模大,找矿前景好。区内大面积出露的梅子垭组地层的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Au化探异常发育,且已发现了金矿化体,其特征与安康北部志留系黑色岩系金矿特征相似,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早古生代地层因化石稀少影响时代确定。应用测年分析技术,对福建清流一带林田组、东坑口组典型样品进行矿物测年分析,获得年龄主要分布于500Ma~550Ma、次为900Ma~1000Ma,暗示其物源主要为晋宁构造层,次为泛非构造层。根据获得的最年轻年龄约束林田组和东坑口组形成时限在490Ma之后。在侵入林田组、东坑口组的闪长岩中获得450.9Ma的测年数据,确定林田组与东坑口组沉积时限在450.9Ma之前。本文为研究福建早古生代地层沉积层序和物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该类金矿在赋矿空间和形成时间上都与石英脉型金矿有明显的差别, 与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有密切的因果关来。同位素资料的证据说明, 该类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燕山期重熔型岩浆提供成矿热源, 沿不整合面产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提供空间, 构成了“ 三位一体” 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发现的浙东南某萤石——金矿带为例, 对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远景、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等问题, 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辽西义县晚白垩世大兴庄组流纹岩具有埃达克质火山岩的特征.这些流纹岩SiO2≥68.62%、A12O3≥14.40%、MgO<1.2%(Mg#<0.45)、Sr>360 μg/g、Yb<1.1μg/g、Y<12μg/g、La/Yb>40、Sr/Y≥39和Nb/Ta>17.5;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明显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具有弱的负铕异常;Nd、Sr同位素具有较低的143Nd/144Nd(0.511 376~0.511 441,εNd(t)=-23.45~-22.16)和适中的87Sr/86Sr(0.707 3~0.707 4,εSr(t)=32.38~32.8)比值,具有富集地幔端员(EMI)特点.这些特征表明,大兴庄组流纹质岩浆起源于较厚下地壳榴辉岩部分融熔,也说明中生代晚期局部仍残留较厚的下地壳,这为进一步理解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到新生代岩石圈减薄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铜陵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下扬子地块,沿江褶皱带的中部,近年来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找矿勘查,现已大致查明该矿床为一大型铅锌矿床。该矿床中的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赋存于破碎角砾岩带中。通过对荷花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区域内铅锌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该区铅锌找矿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川西拗陷须家河组储层的岩石学、矿物学、物性等特征研究,明确了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质量演化的影响.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超致密并具极强非均质性.影响储层质量的成岩事件包括机械压实作用、石英颗粒压溶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以及绿泥石衬边的形成.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度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在须四段钙屑砂岩和须二段细粒砂岩中较为普遍,较高含量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自生石英主要来自碎屑石英的压溶,在须二段砂岩中含量较高.具一定厚度、连续性较好的绿泥石衬边可以抑制石英胶结物的形成以及压溶作用进行,对须家河组,特别是须二段砂岩储层孔隙保存具有双倍积极作用.须家河组相对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剩余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原生孔隙的保存对次生 孔隙形成以及储层质量至关重要.破裂作用可以提高砂岩的储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砂岩中溶蚀孔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曲溪金矿位于湘东北黄金洞金矿田中,矿田内发现了大量的多金属矿床,但Mo矿化的发现还鲜有报道。笔者在曲溪金矿床调研花岗岩体时,从岩浆岩的矿物特征、稀土元素分配、化探多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多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发现该花岗岩体内、外部构造带上都有较好的Mo矿化,通过进一步在岩体内、外接触构造带进行化学分析取样查证,发现岩体内部构造带Mo矿化可达工业品位,外接触带构造中也有较好的Mo矿化。通过这种发现认为,黄金洞金矿田中类似小型花岗岩体较多,加强其Au、Mo多金属矿化研究,将为矿田在Au、Mo多金属找矿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碳酸盐岩的岩石学、建造特征的分析入手,研究了区内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野外凋查表明,本区域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以砾屑灰岩、海百合灰岩和微晶灰岩为主,块状构造和粒序层理常见,作为碳酸盐岩建造底座及夹层的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发育,显示了本区域石炭-二叠纪期间张裂频繁、火山作用强烈、地形较陡和覆水较深的浅海古地理背景.本区域石炭一二叠纪碳酸盐岩建造发育于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辫状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砂砾岩、海岸泥岩和陆架泥岩等底座之上,分别形成了火山抬高型(VEF)、二角洲垫高型(DEF)、海岸/降起沉没型(CSF/USF)和陆架变浅型(SSF)4种碳酸盐岩建造.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建造,是区域构造和海平面升降联合作用的产物,但其形成机制有别,其中,火山垫高型建造最普遍,含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夹层,系区域海平面长期上升的背景下,构造张裂引发的火山喷发引起相对海平面下降的产物;三角洲垫高型建造分布也较广,含砂砾岩夹层,为区域海平面长期上升的背景下,构造抬升造成辫状三角洲或扇三角洲进积导致相对海平面下降形成;海岸/隆起淹没型和陆架变浅型建造为纯灰岩建造,相对较少,则是在区域构造稳定的构造背景下,短期相对海平面变化驱动的结果.然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建造的沉积特征,则受沉积环境制约.同时,针对这4种不同的碳酸盐岩建造,分别建立了火山垫高型碳酸盐台地(VEP)、三角洲垫高型碳酸盐台地(DEP)、海岸/隆起淹没型碳酸盐缓坡(CSR,USR)和陆架变浅碳酸盐缓坡(SSR)4种沉积模式,不同的沉积模式形成了沉积特征有别的碳酸盐岩建造.该时期浅海陆棚的古地理背景,不仅为区内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古地理条件,也使得这一时期的碳酸盐岩、底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辫状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砂砾岩,以及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砂砾岩夹层,成为本区域石炭一二叠纪的潜在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