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对广州与深圳地铁站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地铁站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地铁站等候区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具导向性和可识别性,同时指出空间设计应富有各个车站的地方特色,为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5,(4):101-102
土中水的存在方式不同,使得土的水理性质不同,从而影响了土的强度及形状。因此,研究特殊性土的水理性对周边工程建设及周围建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选取福建省厦门市吕厝站地铁施工现场土样,经过筛分析、渗透实验及自由膨胀实验对该地区土的水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吕厝站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属于不均匀且不连续的粉砂土,具有一定黏性,化学性质稳定,但渗透稳定性较差,普遍膨胀率较低,不属于膨胀土。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地铁吕厝站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厦门地铁后续盾构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依托厦门地铁1号线吕厝站~城市广场站区间隧道工程,针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开展盾构法隧道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结合MIDAS/GTS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总结吕城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吕城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横向影响范围大致为轴线两侧15. 0m内;纵向影响范围大致分布在刀盘前30. 0m至盾尾后60. 0m的范围内;数值模拟所得地表沉降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简述影响地铁换乘空间高度的各种因素,并以深圳地铁福田站换乘空间高度设计与优化为例,从空间结构处理,装饰技术手法,设备管线布置等角度,探讨在层高有限的情况下优化地铁换乘空间高度设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地铁站作为城市、市民和地铁交通的连接点,是人们乘坐地铁的必经之地,而地铁站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场所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大型地铁交通枢纽站,调研市民在地铁站地下空间中的不同行为类型,以人群行为和物质空间的构成与关系为研究主线,探讨交通人流影响下的地下生活空间设计,提出在满足交通和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定位与设计,扩大非付费空间所占的比例,以及充实多元复合的功能设施等方式,提升和完善地铁站地下生活空间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地铁站换乘空间与人们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可达性好会减少换乘客流在换乘时产生的停顿、徘徊和折返等现象,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地铁站的换乘效率。该文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视域分析和人流分析方法,并结合换乘空间整合度、平均深度值等形态分析变量,对北京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换乘空间的可达性进行量化研究,得出其换乘空间可达性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从而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及轨道交通枢纽站建筑设计提供有益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大量快速建设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上的一些弊端开始出现,影响了轨道交通系统高效的发挥,其中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市民和游客的日常出行。本文以厦门地铁湖滨东路站的导向标识系统为研究对象,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站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和社会近年来的突飞猛进使得城市交通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中,城市步行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共享单车等新兴出行方式的出现解决了公共交通使用者在轨道交通站和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我们也发现慢性交通方式的环境还并不理想,存在快慢车混行、慢行系统缺乏吸引力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厦门轨道交通集美学村站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接驳慢行系统为研究对象,在TOD和城市意象等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轨道交通站和慢行交通之间的换乘接驳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建地铁穿越现有地铁换乘节点施工需要准确判断施工过程中对现有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运营的影响。文中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研究目标,简述了新建车站穿过现有车站换乘节点施工作业的相关问题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正>地铁站空间设计属于室内设计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旅客候车的重要场所,地铁站空间设计的优劣关系到乘客的乘坐体验,尤其在新时期,地铁站空间设计需要实现创新,从地域背景出发,制定专业的空间设计方案。《地铁空间设计》(章莉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7年10  相似文献   

11.
以厦门地铁邮轮中心站为例,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立足换乘环境的道路、广场、标识、历史传统和地域特征等要求,详细评析了厦门地铁地面换乘环境。  相似文献   

12.
胡斌  邢义毅 《城乡建设》2022,(13):25-28
<正>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范围不断外扩,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短缺、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逐渐加剧,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轨道站点与周围建设用地产生联系,形成多种站域类型,如办公型、居住型、商业型等,而商业型地铁站站域是指该区域积累了一定的商业资源,以商业性质用地为主。本文围绕商业型地铁站,探讨此类站域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地铁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越来越关注地铁站环境品质,而光环境是站内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站内光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乘客们的身心健康。我国在地铁站光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天津地铁一号线的实地调研为依据,指出现阶段地铁站光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地铁站光环境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普及和客流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轨道交通热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地铁站设计对于建筑物理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针对此现状,本文以以沈阳站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站点环境实测、访谈反馈、数据图示整理及改进方案设计的具体过程,提出一些针对未来地铁站热环境设计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铁是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所具有的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最为基础和复杂,要解决客流的集散、换乘,也要保证整条线路中的技术设备运转、信息控制、运行管理等等。文章结合西安地铁四号线凤城十二路站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宫站作为昆明地铁2号线与3号线相交的换乘站,通过对此换乘车站方案的分析,提出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并重点对"岛—岛T形换乘"及"岛—岛十字形换乘"进行分析,据此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及站位。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当前地铁站空间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探寻了地域文化介入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的价值作用;继而选取西安、北京两座典型城市的地铁站,分别从空间界面、色彩、细节处理三个主要设计部分和站点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在地铁站空间各设计要素中的应用及体现,力求为今后地域文化融入地铁视觉导向系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逐点录像和定点录像的方式对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的每个公共休憩空间进行位置编号,记录空间现状环境,统计空间使用情况,观察休憩人群构成及活动规律,最后从宏观空间组织、中观空间设计、微观环境设计及座椅设置四个层面入手探讨购物中心公共休憩空间设计,总结一些设计方法与技巧,希望能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建设引导规划和土地综合开发成为关注重点。文章通过对厦门地铁三号线双十中学站物业开发方案设计研究,对"地铁+物业"开发模式特点及地铁物业开发设计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地铁站物业综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站点已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应当统筹考虑周边建(构)筑物连通需求,预留必要空间,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与现有商业资源结合发展的优势,实现城市参与者的多方共赢。以厦门地铁2号线蔡塘站东侧地块为例,对地铁站点与现有商业中心的联通模式进行研究,对项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