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珠海某混凝土内撑式支护结构深基坑为例,介绍了滨海平原场地淤泥质土层条件下基坑监 测方案设计,对桩体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监测对象在实际基坑 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监测结果显示:桩体水平位移在基坑开挖期间发展迅速,挖至基底后发展速度放 缓,但并未停止;滨海平原场地淤泥土层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变形影响非常大,如不能有效限制 基坑侧向变形,将导致基坑周边地面产生较大的沉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基坑开挖导致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土体的位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利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对郑州某深基坑分层开挖与土钉墙联合支护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坡顶产生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开挖和支护阶段,预应力锚杆对于控制基坑变形起关键作用;基坑变形与土方分层开挖时间有直接关系,土方开挖快,位移速率大;周边建筑物沉降与基坑壁水平位移有关联但不同步,沉降滞后水平位移一周之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新建基坑工程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基坑开挖变形及其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的研究愈加重要。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基坑实际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实测变形数据对基坑变形特征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发生了整体偏向基坑内部的侧向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基坑围护桩紧邻建筑物一侧的中部;基坑周边及底部土体沉降呈“凹槽型”,即开挖深度越大,沉降越大;新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建筑物产生了不同均匀沉降,但随着围护结构的施工,建筑物变形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某深基坑工程,由于其深度较深,周围环境复杂,并且紧邻地铁,因而在深基坑施工作业过程中有必要对基坑的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针对基坑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的深层水平位移、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以及坑外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及立柱竖向位移随着基坑土体开挖卸荷过程的进行而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支撑的作用会抑制这种变形,基坑底板施工完成后,变形逐渐趋于稳定。监测成果为基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昆明某深基坑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形状复杂,并且紧邻地铁和小学,周围环境复杂。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必须对基坑的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综合考虑基坑周围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基坑监测方案,论述深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监测内容以及监测点布置。根据工程监测数据结果,对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立柱内力、支撑内力、地下水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支撑的轴力、基坑坡顶、冠梁顶部位移整体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立柱底部受基坑土体挤压,引起基坑土体回弹,后期逐渐稳定。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坑的变形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昌某软土深基坑工程,运用Midas GTS和修正Mohr-Coulomb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分析法对深基坑开挖及降水施工过程引起的变形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坑底隆起量过大是造成坑外土体沉降的主要原因,降水会使坑外土体沉降量及沉降范围明显增大;坑底抗拔桩能够有效控制坑底隆起量,减小坑外土体不均匀沉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分析结论可为类似的基坑工程提供施工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托深圳地铁4号线观澜站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基坑变形特性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会导致土体发生竖向位移,并在基坑底部发生坑底隆起;在基坑开挖后,地连墙会受两侧土体的挤压产生横向位移,呈函数型;在开挖过程中,最大地表沉降发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而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发生的位置是随着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的。  相似文献   

8.
袁泽喜 《中华建设》2013,(8):146-147
基坑开挖除必须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外,还必须保证城市干道的安全运行。这样在深基坑开挖和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体系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监测十分重要。在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过程中,把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和支护结构的位移量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主动区土体变形情况,并及时对基坑施工提供建议及理论依据。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对基坑坡顶变形观测点及周边建筑物变形观测点的观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基坑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深圳市地铁二号线侨香站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使用测斜仪、水准仪、频率接收仪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建筑沉降、支撑轴力等项目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深层水平位移变化受土体蠕变、地下水位升降以及附加荷载等因素影响,位移曲线形状大体呈"弓"形,建筑物沉降和轴力变化与基坑开挖深度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基坑支护作用机理与变形性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渗流影响下基坑开挖支护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数据相互对照,研究地下水对支护构件变形与土层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工程降水状态下,地下水浸润线以下土层中,土体呈现为饱和状态,土体从非饱和朝向饱和状态过度下,基质吸力逐渐丧失,孔隙水压力也由负值逐渐转变为正值;②坑内降水形式下,降水井周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降幅较大,基坑两侧孔隙水压力在连续墙附近发生明显突变;③考虑地下水渗流及工程降水前后,连续墙体变形增幅达到21.818%,坑底土体的隆起量降低幅度达32.571%,工程降水对基坑开挖面土体表现出明显的压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超大复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环境变形的影响,以河南省郑州市龙湖金融岛项目基坑工程为例,采用全站仪对基坑内支护桩顶、内支撑格构柱及坑外地面进行监测,利用多点位移计对支护桩旁土体进行测斜,通过分析基坑周围环境的位移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基坑支护桩、坑外土体及基坑变形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沉降变形特征可分为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内支撑拆除和垫层完工4个阶段;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拆除阶段,支护桩桩顶、格构柱及邻近地面沉降变形较大,垫层施工对基坑变形具有减弱作用;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及内支撑拆除阶段,相邻格构柱间不均匀沉降使格构柱变形增大;基坑开挖主要对邻近管廊的沉降变形具有影响,特别是土方开挖前期邻近管廊的变形出现快速增大。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长乐某深厚淤泥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监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厚淤泥层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淤泥深基坑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淤泥土层开挖阶段,决定开挖土层稳定性,其中淤泥土层强度、顶部加载以及支护设计刚度为影响开挖土层变形量的主导因素;淤泥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侧向位移呈“弓型”变化,基坑外侧土体沉降位移随着与基坑位置的间距增加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HSS模型比M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淤泥深基坑的开挖变形特征,MC模型模拟得到的位移偏大不适用于本工程及相类似较敏感的工程开挖土体的工况。  相似文献   

13.
结合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对石牌东商业大厦基坑工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通过使用测斜仪、水准仪、频率接收仪等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周边水位变化、支撑轴力、周边建筑沉降等项目进行了跟踪监测,取得了丰富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设置一道支撑能有效控制基坑壁的变形,避免"弓"形位移曲线的出现,监测成果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从而确保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天津松江东南角二期基坑工程,周围环境复杂,紧邻天津地铁东南角站,因此在其施工作业前应对周边建筑造成的潜在位移影响进行评估,并进行监测。以此为工程背景,结合数值计算分析等手段,预测基坑的开挖对车站的影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从而对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加固及东南角站的运营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对危险部位事先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基坑大面积开挖产生的卸荷效应显著,导致坑外土体产生趋向坑内移动的趋势,在土体变形传递效应的影响下地铁车站以及隧道产生一定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基坑降水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一期大基坑开挖对隧道变形影响显著,尤其是对隧道水平位移。建议在大基坑和隧道之间预设注浆纠偏措施并加强变形监测,保证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场禁飞区改建工程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监测结果,结合软土基坑的变形规律,对复杂施工环境和施工时间限制条件下的围护墙体变形、坑后土体竖向位移、支撑轴力以及立柱桩隆沉等变化规律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做了总结。研究表明:围护结构测斜沿深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位平移最大值位置出现在开挖面附近,且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地表沉降出现沉降槽,深层土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为总沉降的主要部分,底板浇筑有效地抑制了墙后地表沉降;支撑轴力随施工进度而增加,第2道支撑的施加可减少第1道支撑轴力;立柱桩位移为上浮,其大小随着基坑开挖而增大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机场禁飞区改建工程基坑开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软土的蠕变特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着时间效应。以宁波某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SSC模型并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工程中支护结构及基坑自身的变形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支撑内力均随时间发展而增大,但相比之下,基坑隆起的流变效应不甚明显。其中不同工况对应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位置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下降,而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发生在距坑壁10 m位置,且地表沉降累计最大值与累积施工时间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同时不同工况下地连墙弯矩、剪力随深度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并呈“S”形。另外随着支撑结构的施加,地连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增加速率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通过及时施加支撑的方法抑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控制内力的急剧变化。上述结论可对宁波地区基坑开挖的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世博地下变电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ABAQUS软件,通过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 拟的方法,分析深大基坑的分区开挖力学效应,监测分析围护体测斜、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支撑内力、分 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分布等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深大基坑开挖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 响,至支撑拆除期间,变化量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变动而且地表位置差异沉降较小,其余各监测项目沉 降数据都比较稳定未发生较大的突变,周边环境以及基坑结构自身变形均处于受控状态。研究成果可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偏压荷载对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偏压作用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方法,将墙后土体沉降变形近似简化为余弦曲线,从而在研究偏压作用对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影响时可计入偏压荷载范围和坑边距等因素,同时在极限上限分析法的公式推导中考虑了土体各向异性对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将该方法与HASHASH和WHITTLE提出的波士顿蓝黏土深基坑开挖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挡墙入土深度、基坑深度、土体各向异性、最下一道支撑到坑底距离及偏压荷载等因素对抗隆起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系数随着土体各向异性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最下一道支撑到坑底距离增加而增大,发现偏压作用距离坑边在2倍基坑深度之内对抗隆起安全系数影响较大。最后结合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狭长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区域内岩土体在实际施工时经常采用分区的方式进行开挖。为了分析分区开挖工况下深基坑的稳定性规律,选取合肥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得到了基坑分区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侧向位移、横向支撑轴力,以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且均小于规范限值,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基坑变形特性;随着开挖的进行,围护结构变形出现明显的"鼓肚"状,最大侧向位移点向基坑中段移动;支撑轴力前期发展较快,之后趋于平稳;邻近地表沉降呈现为凹槽状,基坑开挖影响范围约在40 m内。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设计或施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测斜、周边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顶变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的整体变形形状呈中间大、两头小,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围护墙体变形不断增大,且变形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点累计垂直变化基本呈现下沉,虽然有部分地表沉降监测点有累计下沉量超出报警值范围而报警的情况发生,但从地表沉降监测点的沉降变化曲线看,沉降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未见突变情况发生,沉降变化曲线较平稳;围护墙顶垂直方向沉降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沉降变化曲线较平稳,水平方向围护墙顶监测点的累计平面位移基本呈现向基坑内侧位移,且各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范围在0~+9 mm之间。结论对在密集建筑群中软土地基上基坑设计和开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