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远景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结合昭平县黄姚镇杨村屯在实施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中的经验做法,介绍塑造特色乡村风貌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以开辟乡村振兴道路的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特色资源型村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示范和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晓明 《华中建筑》2020,38(7):128-131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乡村风貌的延续与塑造受到越来越多乡村建设者以及学者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客体认知视角为主导的乡村风貌塑造,忽视乡村地域及村民主体性特征,从而导致乡村风貌产生异化。该文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总结部分乡村风貌塑造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婺源三个乡村——延村、漳村以及汪口的风貌延续模式,分析延续模式主体性,对婺源乡村风貌延续模式进行总结。以期重新确立乡村风貌建设的主体主导性,助力乡村内生式振兴。  相似文献   

3.
文静  龙杰 《中外建筑》2021,(6):109-113
2016年住建部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乡村建设要彰显地方特色.湖南地域特征明显且差别较大,需充分把握地域性、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建设.本文基于当代建筑师在湖南地域内的乡村实践整理出两类乡建策略,一为空间形式上的地域式回应,二为乡土材料的应用重构,并结合设计案例做了具体分析,最后针对湖南乡...  相似文献   

4.
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城市出现了趋同的态势,因此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本文以徐州为例,基于地域文化下研究城市空间的特色,寻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手法和对策,形成特色的城市,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新时代黑龙江省特色村落的营建,应针对黑龙江省村落文化传承的途径,分析其内在特征及规律,寻求相应的营建策略,以此为不同地区的乡村营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体现,是城市特质和内涵的展示,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城市区别于他城市的重要亮点。几乎所有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楚州古城亦不例外,以她独特的魅力承受世人2000年的景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和塑造新的特色,是我们规划人所必须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王诗 《城市建筑》2023,(5):34-38
基于矩阵分析法探索乡村产业建设与景观空间设计协同发展的乡村景观策略。首先归纳产业、景观结合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导向,总结乡村景观表征要素,构建“建设导向—景观要素矩阵”(CL矩阵),以此谋求乡村景观改造的新思路。从活化生产性景观、活化乡村聚落景观、活化自然生态景观、打造农耕品牌、塑造村落文化、植入生态文化、生产性景观可持续、聚落景观可持续、生态景观可持续9个方面提出具体乡村景观策略。该研究方法的关键在于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乡村景观品质的要点与技法,一方面设计师可利用CL矩阵模型重新审视乡村实际问题和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该模型获得激活乡村景观要素,增强地域性文化特色,保障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带来文化价值观的扩张,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特征正在逐渐弱化,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物出现在各城市,"特色危机"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本文以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塑造城市特色,营造城市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塑造特色乡村风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成都乡村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局限,围绕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系统整合、刚弹结合、场景营造、特色凸显等原则,从管控要素、管控理念和管控标准等方面明确乡村风貌规划管控与引导的方法,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乡村大美公园形态。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6)
本文首先对城市特色文化的形象塑造意义做出了论述,其次对提高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意识、加强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以及建设做出了着重分析,以期实现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胡幸 《山西建筑》2014,(17):8-9
分析了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点,对城市特色塑造的四种方法即挖掘、整合、培育、串联进行了一一阐述,研究了城市特色发展定位与特色空间架构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彰显城市特色的策略,为特色城市的塑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新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近年来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的精神之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与价值引导.以青岛市莱西市院上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就乡村建设中文化特色塑造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乡村风貌直接体现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就,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房建设品质提升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乡村风貌一直是各级政府、乡村工作者,村民大众关注的重要工作.同时,围绕乡村风貌这个主题,各种模式、各种情况非常复杂,乱象和争议颇多.本文立足于长期的实地调查,大量的采访问谈,对我国的乡村风貌进行一定的梳理和研究,尝试发掘当代乡村风貌现状之后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盐城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力求富有本土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视觉传达个性成为盐城这个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16.
乡村风貌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有其形成的内在机制。随着当前各种客观条件的改变.机制也在改变。新时代的乡村应顺应这种改变.塑造既不割裂历史又具有时代感的新的风貌特色。本文以浙江舟山海岛乡村为例.从传统风貌特色的形成机制入手.分析传统机制在现阶段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寻找新老机制之间的联系。归纳出当代的新机制。最后,在其指引下,对不同特色的村庄采取不同的风貌塑造措施。如此形成的当代乡村新风貌才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也更加具有价值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解读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研究了城市地域特色在总体规划与重要地段设计上的体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18.
塑造强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欠发达地区乡村在社区活力、内生动力、监管约束、长效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基于乡村振兴的区域视野、系统整合、民生导向三大行动逻辑,建构“要素—行为—价值”三位一体的乡村风貌提升综合行动框架,并结合案例实践,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从内生动力、行动框架、环境品质、时代价值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地区乡村风貌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新时代乡村风貌的提升和重塑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大浪潮下,彰显特色对于乡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挖掘特色就是挖掘地域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推进,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地域文化亟待挖掘、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研究浦口区后圩特色田园乡村景观设计,在充分挖掘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确立了"蟹美后圩,里人家"的村庄建设主题,以特色文化为灵魂,将其融入到生态、生产、生活当中,实现后圩特色田园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升华。  相似文献   

20.
景观风貌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专项规划,是下一层次各项规划的指导性依据[1]。本文以连城县城为例,介绍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系统营造,重点强调在特色塑造过程中的方法运用,探索如何在符合省景观风貌导则要求基础上,形成一套既能契合自身特点又具有一定技术方法探索与尝试的景观风貌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