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查明奈林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分别对氢、氧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变化范围在-3.6‰~0.2‰,平均值为-1.71‰,石英的δD介于-115‰~-98‰,平均值为-105.9‰,说明成矿流体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原始岩浆水是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后期则有大量的大气降水混入,是岩浆水与大气降水共同组成的混合水。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平均值为-4.54‰,与地幔δ13C值-5.5‰相近;δ18O平均值为7.86‰,与花岗岩δ18O的变化范围7‰~13‰相符,说明成矿流体与花岗岩质岩浆热液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奈林沟金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陈辉 《南方金属》2023,(6):25-30
锂(Li)的2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二者具有较大的相对质量差(约17%)和不同的扩散速率,因此在地质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分馏,可追溯物质来源和流体地球化学行为。6Li相对易于进入矿物相,7Li倾向于进入流体相中,导致流体中的Li同位素越来越重。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锂同位素的分馏程度增大。由于二者的质量差异,6Li比7Li的扩散速率快。在风化过程中,风化作用越强,锂同位素分馏越显著。不同的锂同位素可指示不同的风化层物质。俯冲作用中,高δ7Li值流体交代上覆地幔,可导致与俯冲板片相邻的地幔锂同位素组成变重。锂同位素的分馏不受花岗岩分异结晶的影响,而只在低温伟晶岩中存在较大锂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3.
王麻子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中元古界老岭群达台山组地层及燕山期碱长花岗岩岩体。成矿作用先后经历同生沉积期、变质变形期、岩浆热液蚀变期、表生氧化期四个阶段。矿体铅同位素年龄7.43亿年,推测变质变形期应为晋宁运动末期。矿体中黄铁矿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为-0.17~+7.41‰,平均值+1.9‰,其平均值接近陨石中δ34S=0±2‰的值,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王麻子沟金矿成因归属为变质-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武山铜矿床Cu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山,由南、北两个矿带组成;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围岩接触带上,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间,石炭系黄龙组至二叠系栖霞组的层间破碎带中。近期使用多接受电感耦合质谱仪(MC-ICP-MS)精确测定了武山铜矿床铜同位素,其测试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成矿铜元素的示踪,武山铜矿床δ65Cu值分布范围为-0.38‰~0.82‰;其中南矿带矽卡岩型矿石的δ65Cu同位素(-0.02‰~0.66‰)分布特征与前人研究的接触带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相近,表明南矿带是形成于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北矿带含铜黄铁矿和含铜碳酸盐类矿石的δ65Cu(0.04‰~0.82‰)分布特征与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变化范围相近,表明武山铜矿北矿带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与硫化物密切共生的石榴子石和绿帘石及其包裹体进行O、H和C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并将矿物的O、H同位素组成计算为平衡流体的O、H同位素。与石榴子石平衡的流体的δ~(18)O值为4.1‰~6.8‰,流体包裹体H_2O的δD值为-155.9‰~-128.6‰;与绿帘石平衡的流体的δ~(18)O为3.5‰~4.1‰,与绿帘石平衡的流体的δD值为-8.9‰~-7.0‰。上述特征表明深源的岩浆水和海水(或封存的古海水)是热液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榴子石流体包裹体具有明显低的δD值,可能是岩浆去气的结果。石榴子石和绿帘石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δ~(13)C测定值较相似,介于-24.6‰和-14.1‰之间,显示有机碳参与热液流体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规模巨大,品位富,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铅锌矿区.选取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分布范围为+4. 16‰~-5. 51‰,平均值为+0. 38‰,为单一岩浆来源.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有亏损现象,也证明其为岩浆热液来源.  相似文献   

7.
化石沟铜矿区位于南祁连西南缘之阿尔金与南祁连构造带的交会部位,是研究祁连—柴北缘构造—岩浆系统演化的关键地区。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泥盆—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和石炭系克鲁克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发育。石炭纪克鲁克组中的大理岩,受侵入岩破坏,大部分呈残留体存在,与晚古生代石英闪长岩等共同构成沿化石沟的环形构造,前人认为其属于岩浆成因的碳酸岩。本次研究分析了克鲁克组大理岩的C、O同位素组成,δ^13CPDB和δ^18OSMOW值分别为-9.3‰-0‰和14.44‰-31.76‰,明显区别于碳酸岩,类似于沉积的碳酸盐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石炭纪克鲁克组大理岩应该形成于祁连—柴北缘造山作用停止之后,古特提斯洋发育的海相环境,而部分较低的δ^13CPDB和δ^18OSMOW值可能与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岩浆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8.
长坑金矿床为大型卡林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旨在查明该矿床的流体成矿过程。金矿成矿阶段分为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岩相学研究表明,长坑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和气液二相水溶液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冰点温度为-6.6~-0.2℃,相应盐度为0.35%~9.88%,均一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58~282℃,成矿峰值温度为190~220℃;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持续稳定的降低。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金矿床石英的δD值为-78‰~-46‰,δ~(18)O_(H_2O)值变化于-2.16‰~8.01‰,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伴随着成矿过程进行,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混入。混合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亿广  刘家军  朱炳玉  杨隆勃 《黄金》2011,32(11):10-15
新疆伊宁县金山金矿床是一正在进行勘探的大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山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下部.对矿床的硫铅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矿床中δ34S值变化较大(-12.7‰~l7.4‰),大部分硫同位素与中酸性岩浆硫同位素值接近,部分来自于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溶解;矿石金属硫化物的206 Pb/20...  相似文献   

10.
六梅金矿床位于广西贵港市大平天山岩体东北部,矿体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细碎屑岩中,受高角度断裂构造的控制。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的切割关系,将矿床热液活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铁白云石—石英阶段(Ⅲ),石英—铁白云石阶段(Ⅳ),其中Ⅱ阶段为主要的成矿阶段。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砷)黄铁矿,EPMA分析结果显示金主要以"不可见"的次显微—超次显微包体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石英或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主成矿阶段温度平均为181℃,平均盐度[w(NaCl)]为9.36%,密度为0.946 g/cm~3,显示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H、O同位素组成(δD值介于-73‰~-57‰之间,δ~(18)O_(H_2O)值介于2.3‰~6.1‰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有关,且后期有大气降水混入;载金硫化物δ~(34)S_(V-CDT)值介于-0.8‰~0.5‰之间,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上述特征表明六梅金矿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有较大区别,特别是缺乏卡林型金矿特有的低温矿物组合(雌黄—雄黄—辰砂),相反却含有较多的贱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更接近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远端低温热液矿床。结合区域上矿床和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次火山岩)斑岩型金矿(龙头山金矿)—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头闸银铅锌矿)—远端低温热液型金矿(六梅金矿)的大平天山岩浆热液系统成矿模式。该模式暗示着六梅金矿往深部及向大平天山岩体方向应该存在中温热液脉状和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床。该文建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模型对大瑶山地区类似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道地区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金锑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茶溪、金坑和黄垢3个中小型金矿床,矿脉发育在前寒武系浅变质地层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及H、O、S同位素分析,对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约束。分析结果表明:成矿过程主要划分为2个阶段,一是石英+黄铁矿+毒砂+绢云母+金阶段;二是石英+绢云母+少量金阶段;其中茶溪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5~297 ℃,峰值为210~220 ℃,盐度[w(NaCl)]为4.9%~11.7%,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233 ℃,峰值为160~170 ℃,盐度为3.3%~9.7%;金坑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2~261 ℃,峰值为210~220 ℃,盐度为5.6%~10.1%,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4~203 ℃,峰值为150~160 ℃,盐度为3.8%~8.8%;黄垢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6~319 ℃,峰值为220~240 ℃,盐度为5.1%~11.7%;3个矿床中成矿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δ18Ofluid变化较小,分布在+4.95‰~+6.95‰之间,第二阶段δ18Ofluid分布在+1.08‰~ +1.38‰之间,而δD值变化较大,分布在-83‰~-33‰之间,因此第一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流体,来源以变质流体为主,可能有岩浆热液的叠加,第二阶段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流体,指示有大气水的混入。另外,黄垢矿区黄铁矿中的δ34S值分布范围较广,为-15.79‰~+3.88‰;金坑矿区硫化物δ34S值较为集中,为-5.02‰~+0.74‰。结合区域地层中S同位素组成与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载金硫化物硫源(δ34S值接近零值)主要为深部岩浆,而不含金或含微量金的硫化物(δ34S值为负值)来源于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12.
陕西龙头沟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头沟金矿赋存于砂岩地层中,受背斜翼部剪切断裂控制,呈脉状成群分布,主要蚀变有硅化、(铁)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和黄铁矿化。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56.1×10-6~291.0×10-6,ΣCe/ΣY变化范围为0.362~1.304,平均为0.941,稀土分布以平坦型为主;δEu变化系数范围为3.35~8.58,平均为5.12;δCe变化范围为0.73~0.74,为Ce负异常;Sm/Nd变化范围为0.313~0.447,大于0.3,反映其物质来源有幔源特征。δ34S变化范围为0.39‰~3.74‰,表现为深源或幔源硫。δ30Si值为0.2‰,反映成矿与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本区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成矿温度为260~280℃,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孙琦  任云生  李德新  杨群 《黄金》2016,(5):10-15
为了确定砂宝斯大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的来源,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矿石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石英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H、O和S、Pb同位素的测试工作。结果表明:石英中的δD变化范围为-138.3‰~-117.8‰,δ~(18)O_水变化范围为4.6‰~5.6‰,δD-δ~(18)O水图解上,6件样品落入以岩浆水为主体并混有大气降水的区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9.6‰~-8.3‰,集中于0.2‰~5.6‰,表现出离散性较大的混合硫的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75~18.45、15.48~15.69和37.76~38.44,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解和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中,表现为岩浆作用所导致的上地壳地幔混合铅。综合分析认为,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并有天水加入,成矿物质具有以岩浆为主并混有地层物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胶东金矿集中区硫同位素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义文  朱奉三  宫润谭 《黄金》2002,23(4):1-16
胶东西部地区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以变异小和富集34S为突出特征,不同类型金矿床有其特征的δ34S值:石英脉型4‰-7‰,蚀变岩型7‰-12‰;银,铅锌矿床为-4‰ 4‰。金矿床矿石硫直接来自交代-深熔花岗岩,间接来自原始矿源岩,δ34S∑S=10‰。区域上金矿床δ34S沿控矿脆生剪切带形成高值带,且自西向东递降,矿田范围内,控矿构造一矿化类型-矿床δ34S三者呈谐和水平分带,构造热力学分馏效应和构造动力学分馏(即扩散分馏)效应可能是构造作用制约δ34S分布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是西秦岭地区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和类型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对阳山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区构造、控矿构造与控岩构造的关系及矿床H、O、S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上下盘及其富集的断层破碎带中,二者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受背斜转折端虚脱构造和褶皱翼部层间断层的控制,受控于同一构造系统;主成矿期石英成矿主阶段流体δ18OV-SMOW变化范围为8.75‰~10.12‰、δDV-SMOW变化范围为-82.4‰~-74.1‰,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毒砂、辉锑矿δ34S变化范围为-6.3‰~0.9‰,显示深源硫的特征;花岗斑岩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年龄为214.8 Ma±6.4 Ma。综合研究认为,阳山金矿床为印支末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朱林西金矿床是金山金矿田内第四大金矿床。该矿床成矿阶段分为4个阶段,硫化物-铁镁碳酸盐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中含有气液二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和纯液相包裹体(Ⅱ型)2种类型。测温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温度约为204℃~328℃,盐度为2.63%~9.97%,pH值为5.84,Eh值为0.17 V,反映矿床形成于中温、弱酸性、氧化环境。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δD为-79.3‰~-61.9‰,δ~(18)O_(H_2O)为-0.2‰~1.0‰,成矿流体属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促进了金的再次富集与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以判定其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δD值为-78.9‰~-28.5‰,平均值为-56.5‰;δ18OV-SMOW值为12.10‰~18.70‰,平均值为16.06‰;δ18OH2O值为0.18‰~11.26‰,平均值为8.24‰;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δ34S值为-1.04‰~2.71‰,平均值为1.35‰,与矿区赋矿地层张村岩组的硫同位素明显不同,暗示了成矿物质不是直接来自地层,但呈现出明显的幔源硫(-3‰~3‰)特征,与矿区火山-次火山活动有紧密联系。铅同位素206Pb/204Pb=17.890 0~18.319 0,207Pb/204Pb=15.528 0~15.602 5,208Pb/204Pb=38.025 2~38.445 0,表明铅来源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南秦岭镇安西部大型钨钼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在矿床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石地球化学、硫化物单矿物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同位素、辉钼矿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复式中酸性侵入体与钨钼成矿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懒板凳岩体田湾单元、王家坪隐伏岩体和花岗细晶岩脉富集Si元素,且Mg#值和稀土总量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并具有强负Eu异常,岩浆分异结晶程度高;懒板凳岩体九间屋单元和王家坪隐伏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22.7±2.6)Ma和(201.6±4.7)Ma,棋盘沟钨矿床和江口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199.7±3.9)Ma和(198.7±3.9)Ma;钨钼矿床中硫化物单矿物δ34S值为3.6‰~10.2‰,推测成矿物质来源于复式岩体晚阶段形成于190~200 Ma之间的高分异演化酸性侵入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岱王山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黄铁矿S同位素和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Ⅱ型)、纯CO2相包裹体(Ⅲ型)3种类型,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温度(171℃~280℃)、低盐度(5.4%~11.7%)及低密度(1.07~1.13 g/cm3)的性质,为H2O-CO2-CH4流体体系;估算成矿深度为2.1~3.0 km,属于浅成矿床。δ34S值为-1.0‰~-0.9‰,表明成矿流体中硫来源于岩浆活动;δ13CV-PDB值为-8.4‰~-1.5‰,δ18OV-SMOW值为6.3‰~19.7‰,暗示碳、氧来源具有多源性。综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认为岱王山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古亚洲洋闭合造山有关的浅成造山型。  相似文献   

20.
麻栗坡大丫口祖母绿矿床赋存于变质核杂岩构造变质内核中,形成白垩纪花岗岩岩浆活动晚期的残余岩浆和热液产生的伟晶作用和交代作用,于主要产于酸性花岗伟晶岩脉与云英岩脉中,受北东向大丫口剥离断层控制。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化学成分、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包裹体及裂隙特征,得出矿床属花岗伟晶岩脉型及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