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国内大城市地铁隧道常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通过对北京地铁15号线清华东站站后折返线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及京包铁路施工过程的沉降控制,分析总结了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既有线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下穿隧道采用浅埋暗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为保证下穿期间既有地铁13号线桥桩的稳定,下穿隧道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固,地面进行深孔注浆加固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对既有线沉降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可行的风险源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五里店地铁车站属特大断面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埋深较浅、断面较大、地质状况复杂的特点,地铁车站的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的扰动和地表沉降,对隧道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保证车站施工的安全,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浅埋暗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工法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围...  相似文献   

3.
邹新祥  张强 《建筑技术》2021,52(11):1322-1324
哈尔滨地铁某单洞双线暗挖区间拟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为在隧道开挖施工阶段及拆除初支中隔壁施作二衬阶段合理控制地表沉降及初支变形,并简化开挖步序,将该大断面隧道改为悬挂法四导洞开挖.以该区间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手段,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介绍悬挂法应用于大断面暗挖区间中的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崔广振 《建筑施工》2022,44(1):118-120
长春地铁1号线出入段线暗挖区间下穿绕城高速,隧道跨度大、埋深浅,施工难度大,地层变形控制要求高,为此,研究了浅埋隧道施工中采用的大管幕超前支护、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和地层变形监测方案,重点研究了现场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征。研究发现:隧道开挖引起掘进方向近侧高速公路路面沉降最大,其最大沉降值为37 mm;随着隧道开挖,大断面暗挖隧道引起了高速公路路面的局部隆起现象,隆起的最大值为7 m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建西安地铁4号线雁南四路站—大唐芙蓉园站存车区间暗挖隧道为非对称断面的大跨小净距黄土隧道,其中大断面隧道跨度超过12m,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结合雁南四路站—大唐芙蓉园站存车区间工程施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非对称断面小净距黄土隧道采用三台阶、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地层的变位以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形态;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推荐并实施双侧壁导坑法隧道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地铁的大量修建,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成为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以某市地铁工程为背景,借助ANSYS软件对该地铁施工采用的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得出,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拱顶和地表沉降值及围岩应力值均小于CRD法,其支护结构内力状态优于CRD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双侧壁导坑法现场监测结果,对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7.
结合南宁玉象隧道偏压浅埋大断面隧道工程实际,建立了偏压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动态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采用上下台阶法、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3种施工方案,模拟施工对围岩变形和力学特性的稳定性影响,对围岩位移、应力、锚杆、初期支护轴力与二衬弯矩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能较好地控制围岩位移,应力分布与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分配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董亥兴 《市政技术》2013,31(3):81-83
以城市地铁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软件对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支撑轴力等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施工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西安黄土地区区间隧道暗挖施工的实例,对隧道暗挖施工两种理念—新奥法、浅埋暗挖法的异同作了说明,对浅埋暗挖法的预支护、监控量测、二衬施工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张旭 《施工技术》2012,41(23):109-113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普遍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完成双侧壁开挖后,中间留下了高大核心土,要进行下一道工序二衬的施工,则必须先拆除高大核心土,将拱顶初支闭合,保证初期支护整体结构稳定,避免出现拱顶塌方、沉降等安全事故。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小什字车站工程,介绍了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双侧壁开挖后,运用自由伸缩手臂多功能型钢台车拆除18m高、6m宽高大核心土的施工情况,探讨了特大断面暗挖隧道安全拆除高大核心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非 《市政技术》2010,28(4):95-97,128
介绍了北京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折返线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变断面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步骤及施工关键技术等。实践证明,采用导洞先行,增加横通道,创造由大断面向小断面开挖的条件对大断面进行反向施工的方法是成功的;该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变断面施工技术,对于类似地铁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永浩 《山西建筑》2013,(2):192-195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特征,阐述了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工序,并对地铁站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措施作了介绍,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新建北京地铁15号线暗挖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近距离侧穿既有地铁13号线高架区间桥桩。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穿越既有线桥桩位置关系及区间风井、风道、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步序,采取了地面深孔注浆加固桥桩所在区域土体,对施工影响的桥跨下放置满堂红支架进行预支顶,临近既有线的区间风井及风道采用深孔注浆止水,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采用洞内全断面注浆加固等风险控制措施。通过数值分析、施工监控量测,在保证地铁13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临近既有线的区间风井、风道及暗挖大断面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线桥桩的施工,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3个方面叙述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首先阐述了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以及洞桩法等已成熟发展的大跨度地下空间暗挖技术,其次阐述了平顶直墙施工方法的应用,最后阐述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辅助施工技术的发展.指出:复杂结构受力转换过程中的沉降控制、注浆技术和材料研究中的理论问题,都是浅埋暗挖法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确信浅埋暗挖技术必将更趋完善,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济南市新建港沟隧道工程实际出发,针对隧道大跨度、大开挖面、低扁平率等情况,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浅埋小间距情况下超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衬砌结构的行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较好地满足超大断面隧道浅埋小间距段施工,其结果可为类似超大断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山隧道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泥岩地质条件下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的4种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包括初始设计方法和3种从断面尺寸上进行精细优化后的双侧壁导坑法,对比研究了各种施工方法下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受力特性,并结合各种施工方法的施工进度及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优劣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浅埋隧道可采用"减小中间岩柱中部宽度并提前拆除临时支撑"优化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可保证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施工速度和经济性。最后,通过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施工的实际效果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开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五路口车站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台阶分部临时支撑法”和“台阶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法”两种改进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两种改进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隧道施工中位移的控制效果,确定了适合本工程浅埋暗挖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新方法(台阶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法),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和完善了浅埋暗挖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地铁二号线公园前站—纪念堂站区间为例,通过有限元程序ANSYS对软弱围岩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进行了平面数值模拟,以地表沉降为控制基准,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某浅埋暗挖城市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双侧壁导坑法在小净距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该施工方法下地铁车站的位移和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规范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Ⅳ级围岩条件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使用该工法施工时所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塑性区发展均在允许范围之内,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京新高速苏木山隧道进洞浅埋段,开挖断面大,围岩软弱破碎,为V级围岩。为确保隧道开挖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选择合理的工法施工显得很有必要。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并基于三维有限元Plaxis-3D程序,对大断面浅埋隧道开挖施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隧道周围变形的情况来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修建V级围岩条件下的三车道大跨度隧道是安全的;同时,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是吻合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