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某铁路轴承外圈仿形辗扩中出现端面毛刺折叠现象,导致废品率高,存在质量隐患的问题,对原辗扩模具进行分析。原模具刚度不足,辗扩时模具不稳定且辗压辊受力偏斜,外圈两端金属流动不均;优化设计新的辗扩模具,将辗压辊改为非对称结构,增大局部尺寸以改善应力集中,改进辗压轮结构。优化后的模具应用效果良好,废品数量减少70%以上。  相似文献   

2.
摆动辗压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摆动辗压是一种连续局部加载的回转成形新工艺,它利用一个锥形上模进行局部加压并绕中心连续滚动的方式加工。在制作过程中,上模的轴线与放在下模上的被辗压工件的轴线倾斜一个角度,模具一面绕轴心旋转,一面对坯料进行压缩,始终保持局部接触,通过局部变形而达到坯料整体成形的目的。摆动辗压不仅省力、模具结构简单,而且低噪声无震动、变形均匀、表面质量良好,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优质、低耗的压力加工新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金属塑性加工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推广。故本刊编辑从去年12月由四川兵工学会召开的摆辗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中精选出以下4篇供大家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辗压实践和理论分析,首次给出了法兰长杆件摆辗变形时塑性稳定性条件及模具实际间隙的大小,指出了摆辗件侧表面形状为双曲面形状,并提出了防止类似工件摆辗变形弯曲的两大措施。  相似文献   

4.
摆动辗压特点是辗压成形时间长(如一根汽车半轴辗压时间大约为10秒左右);凹模温度高,受热时间长;模具在高温下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容易产生疲劳破坏。所以要求模具具有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要有良好的稳定性红硬性、导热性和淬透性,要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及热处理性能。日前的摆辗材料有5CrNiMo、5CrMnMo、3Cr2W8、GCr15等,在此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两种新模具材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凸轮轴的摆辗锻造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摆辗原理及工艺特点 摆辗是指上模的轴线与被辗压工件(放在下模)的轴线(称主轴线)倾斜一个小角度,模具一面绕主轴线旋转,一面对坯料进行连续压缩的成形方法。由于摆辗变彤是局部接触,顺次加压连续成形,接触面积和单位压力都比较小,所以具有省力、无冲击振动、噪声低、劳动条件好、成形工件精度高和设备模具投资少等优点:摆辗锻造主要适用于成形各种回转体类和带法兰的长轴类锻件。  相似文献   

6.
板料拉深成形数值模拟中动态边界条件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工件与模具接触边界的动态变化,将模具表面离散为若干个三角形单元,并用参数方程来描述工件节点及模具三角形单元的运动情况,将工件与模具的接触问题转化为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动态求交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模拟分析,证明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自动锻压机通常是通过送料的机械手与凸模推出等机构的同步运动配合,对工件进行镦锻、挤压,制造不同形状零件的加工设备。操作者在操作自动锻压机时,由于机械手与凸模推出等机构产生工作异常而不能同步时,经常会发生几个零件叠加在一起进行镦锻的情况,导致模具破碎,零件或模具碎片飞出伤人。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冲床气动脱模偶尔卡模的问题,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结合6自由度模型,采用局部网格重构法和弹簧拉伸法对工件运动边界的网格重新划分,基于弹性碰撞假设计算工件与模具碰撞后的运动参数,对金属工件的出模过程进行模拟,对其在模具中的运动状态及轨迹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调整喷口压力以及喷口位置,保证工件在出模过程时间最短、碰撞次数最少。仿真结果表明:喷口位置以及喷口压力均对工件出模过程产生影响,调整喷口位置和压力有助于提高工件出模可靠性,同时,对模具的外形设计提出一定修改意见。本研究有助于高速冲模气动脱模模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摆动辗压工艺是一种使用较少的、适合于大批量锻件生产的锻造工艺技术, 在摆动辗压工艺工艺技术中,将热锻和冷锻两种锻造工艺结合在一起可以锻造大型工件。  相似文献   

10.
国内新型结构冲压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生产中,某些产品的成形往往需要冲裁方向或拉深方向与冲压设备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这时可以采用楔块模结构将冲压设备的滑块方向转换成需要的加工方向。尤其在冲压复杂工件时,这种楔块模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我们在设计模具时,只需在原模具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楔块机构就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工序,既减少了模具数量,也减少了模具零件总数。而且还缩短了模具制  相似文献   

11.
魏銮  李丹 《轴承》2010,(10)
介绍了PCR系列冷辗机的工作原理及辗压模具辗轮和芯轴的结构,详细分析了模具的几何尺寸设计方法以及模具材料的选择。并依据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提高模具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轴承套圈扩孔机使用的辗压辊,原来采用3Cr2W8热锻模具钢制造,以辗扩305/01为例,辗压辊的最长使用寿命为1500件,而且辗压辊小轴颈部容易断裂,既影响生产又消耗大量模具钢。  相似文献   

13.
胡亚民 《机械》1991,18(1):30-32
一、摆动辗压成形工艺的发展摆动辗压是本世纪初首创于美国的一种新的压力加工方法。早在1900年,世界上第一台Slick摆辗机就在美国问世。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人H. F. Massey开始从事摆动辗压研究。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模具寿命、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几方面的原因,摆动辗压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它具有省力、精度高、无  相似文献   

14.
为制作图1所示工件,我设计了一套自动压管模(图2)。该模具由四部分组成:1.送料机构(图略);2.下料—压弯机构;3.送件机构;4.压圆机构模具的工作过程:当带料送入靠近定位板5的一瞬间。下料刀4和凹模9、凸模3及凹模8同时进行切料和u型压弯,此时,送料杆6已退出,当滑块开始回升时,它再将工件传递给压圆模滑块第一次下降时,压圆模是空程,而第二次下降时,压块22下压压圆模23、25,即把U型工件压成管子,当滑块回升  相似文献   

15.
一套自动上料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逸泉 《现代机械》2001,2(2):83-84,82
1 机构简介 某自动上料机构(图1),其机构运动简图见图2。 上料的工件见图3。 该工件的生产量钢属于中大批量,其外圆有一定精度要求。在前面两道收口工序中中间部分外圆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随后进行一次整形工序以校正中间部分外队原来的整形工序是在一台袖压机上进行,工件垂直放置,手工上料,操作上有危险,效率很低并且占用一台设备。后经研究,决定自制一台设备以满足需要。自制的设备采用卧式,工件水平放置,自动上料,用油缸推动工件通过模具加以整形。 本上料机构即为其实现自动上料的部件。其中平行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铰链式的夹具夹紧机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1)重量较大的工件加工(如发动机的缸体)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工件在落下定位的过程中会和夹具压板发生干涉,导致加工工件无法正常进入夹具;2)形状不规则零件,往往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工件进出夹具时需要压板让开装卸工件的空间,才能实现工件的装卸。以上两点,限制了铰链式夹紧机构的应用。基于铰链式夹紧机构存在的问题,根据通用油缸活塞运动的原理设计了油缸式夹紧机构,夹紧压板在运动过程中走水平直线运动,很好地解决了工件在上下料的过程中与夹紧压板发生干涉或工件夹紧过程中夹紧压板与工件凸台或加强筋发生干涉的问题,实现了工件在上述特殊情况下的工件夹紧。  相似文献   

17.
扩孔机是轴承行业套圈毛坯锻造的主要设备之一;辗压轮又是扩孔机的主要模具;其性能的好坏,寿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因此对辗压轮提出具有耐高温、耐磨擦、长寿命的技术要求.通常辗压轮采用5CrMnMo、GCr15钢制造,生产周期长,加工费用高,增加了轴承的制造成本.也有少量中小企业采用铸钢或铸铁制造辗压轮,虽然碾压轮制造的工序减少,成本有所降低,但其寿命短,不仅增加了更换、制造辗压轮的时间,相对生产轴承的成本也提高了,不能适应轴承的生产.一九七九年我厂研制成高强度合金球墨铸铁辗压轮,由于其性能好,加工方便,铸件不需要退火,即可车削成型,减少了退火和热处理淬、回火工艺阶段,生产周期短,寿命长,成本低,从而成功地取代了5CrMnMo、GCr15钢制辗压轮.表一列出了高强度合金球墨铸铁辗压轮出厂验收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文对盘形件辗压机中控制辗压头进给的液压并联机构进行了的运动学反解分析,建立了液压缸连杆的运动参数表达式,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辗压头的一个典型进给过程作为算例进行数值计算,给出了各个液压缸连杆长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为了验证该计算结果,应用ADAMS软件对相同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两种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小于0.1%,说明给出的分析和计算是可靠的,为后续的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支架摆块式半自动冲孔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技术。该模具采用旋转式摆块机构 ,可以高效、优质地完成角材、槽钢等型材的进料、冲孔和排料。在模具结构中稍加改进 ,即可用于工件的异向冲孔。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件的工艺特点,确定采用二工位冲裁级进模冲压工件;阐述了工件的冲裁排样,模具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机的选择,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其结构设计,模具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