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利用旧车床改装成一台平面磨床,解决了设备不足的困难。平面磨床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图中1是车床床身,把它翻转90°以床身的侧面跟床脚2接触,并用螺钉紧固。3是丝杆。4是手轮。5是大拖板。6是开合螺母手柄。7是电动机升降手柄。8是小拖板。9是轴承座。10是电动机,紧固在小拖板上。11是砂轮,直接安装在电动机轴上。12是工作台。13是横向进刀手柄。14是工作台底座。15是工件垫板。16紧固工件用的螺钉。17是大拖板纵向行程手柄。  相似文献   

2.
我厂在没有靠模车床的情况下,将普通车床改装成靠模车床进行曲线加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加工质量。改装方法在中拖板上拆除原来由丝杆传动的螺母,利用原来的螺孔安装靠轮架3,靠轮架上装有靠轮座2及靠轮1.靠轮座可对中拖板作微量调节。在丝杆上配一只长方形增压螺母6和一只长方形退刀螺母4,一根压力弹簧5.刀架小拖板由原来纵向进刀转过90°改为横向进刀,与中拖板运动方向一致(图1).靠模板的固定架固定在尾架导轨上,固定架3上安装靠模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车床小拖板进刀车削圆锥工件时,中拖板或小拖板圆盘刻度的最小单位是度,而工件的圆锥斜角都是以分秒计算的,这是用小拖板进刀车削圆锥精度不能保证的主要原因。如果把圆锥部份分解成一个矩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图1),AC与AB所形成的夹角α就是工件的圆锥形半角。车削圆锥时,当车刀的刀尖行进AC的距离时,务必使车刀相应位移BC的距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在小拖板上安置一个磁力百分表座,把百分表的触头触及尾座套筒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车削精度要求较高的圆柱面,由于公差范围小,利用中拖板进刀加工精度不易控制。我们尝试在精车时采用转动小拖扳角度,利用小拖板进刀的方法,对吃刀深度进行微量调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示。具体方法是:先将小拖板转过一个角度(一般3°为宜)。待中拖板进刀车至公称尺寸,然后用小拖板进刀,调节吃刀深度。小拖板转过一个  相似文献   

5.
首先将90°角铁固定在车床花盘或卡盘的端面上,转动车床主轴,使角铁工作表面与床身垂直(见图)。消除小刀架传动副的间隙,使刻度归零。然后在刀座上固定一百分表,移动大拖板及横向拖板,使百分表触头与90°角铁工作表面接触并使表针归零。按要车削锥体工件的斜角,查三角函数表的正弦值,并乘以所选定小刀架向前移动  相似文献   

6.
在车床维修中,经常遇到如何合理地配作丝杆的螺母。我厂针对这个问题,改进了测量螺母中心的方法,并制造了一套车螺母可调夹具。该夹具简单、可靠。图1为中心测量方法,公式x=H-h+D/2。此测量要在中拖板、大拖板修复情况下进行。夹具装配见图2。定位小角铁10与主轴中心线相重合,调节螺杆5,使工件角铁4调整到加工螺母需要的中心尺寸,即x值。然后,装入工件,横向使工件对称线与主轴中心相重合,最后压紧,即可加工。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C 6136 A普通车床上,用这种精密长度定位器,加工出了长度尺寸精度较高的动片、定片。如图所示,用螺钉9把夹具固定板10,紧固在车床中拖板7上,同时用夹紧螺钉(图中未示出)把百分表6固定在小拖板上。根  相似文献   

8.
刨六方夹具     
我厂在加工不锈钢及合金钢非标准螺母时,设计了刨六方夹具。更换心轴后可加工四方螺母。工件通过心轴前端互成60°角的V形槽定位(图1)。钳口5和顶尖6(图2)及心轴,均需淬火处理,心轴需根据工件要求选定长度。拖板8用螺栓与钳体4联接,转动丝杆时钳体4在底座9的滑轨上移动。尾座7通过带齿拖板与底座9滑轨下部的齿紧固,心轴长短不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  相似文献   

9.
结构将铣床回转工作台11用尾座压板及长螺栓紧固在车床导轨上,调整使其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1相交;小拖板底座10与回转工作台转盘是通过后者的T型槽及螺栓紧固在一起的,小拖板9及刀架4不拆下;悬臂7用刀架螺钉紧固在刀架上;推盘6由两级圆柱体组成,用穿过推盘中部通孔的长螺栓并通过中拖板5上  相似文献   

10.
工具结构在车床上加工椭圆通孔工具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工具体2可在支架1内的两根滑柱15上来回滑动,滑柱由螺母紧固在支架上,工具体一侧加工有与滑块14配合的矩形槽。滑块的内孔与偏心轮12外圆为动配合,偏心轮内圆和键16与开有通头键槽的刀杆6滑配合(见附图e)。将滑块装入工具体矩形槽后,用4个螺钉将盖板13紧固在工具体上。使用时,把车床小拖板拆下,将该工具的支架紧固在中拖板10上,刀杆一端由主轴卡盘夹紧,另一端由尾座顶针支承。调整支架,使其中心与车床主轴中心线重合,然后固定中拖板,使其不能在大拖板上移动。再将钻好孔的工件(孔径要略小于待加工椭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