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怒  伍江 《建筑学报》2002,67(12):6-8
本文在已有的关于中国建筑师分代的原则和观点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建筑设计的体制转变以及创作思想的自由程度等诸多问题,再议了中国建筑师分代问题,尤其为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三代与第四代建筑师的分界提供了翔实的论据。本文也充分肯定和重视了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群体已走上历史舞台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探究1910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3.
金磊 《建筑》2021,(23):68-69
对于中国建筑师的断代划分是已故建筑学编审杨永生(1931~2012)的贡献,他在2002年1月编著的《中国四代建筑师》中给出定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是清末至辛亥革命间出生的,他们中大部分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便登上建筑与城市舞台.由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还未开放正式建筑教育,第一代建筑师多数是留学外国专修建筑学的."  相似文献   

4.
薛颖 《南方建筑》2020,(1):20-27
摘要 探究 1910 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 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 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 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登上中国建筑舞台,就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先进建筑思想、先进建筑技术的同时,如何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成为几代建筑师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关于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这场持久的讨论与探索在1930年代、1950年代与1980年代形成三个高潮期,大体说来,进入八十年代,在理论上主张走纯国际式道路与强调建筑民族风格的争论,后  相似文献   

6.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2021,38(10):91-96
0 引言 2021年9月26日,在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支持下,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致敬百年经典——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北京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建院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金磊共同主持了会议,此前9月16日专家们考察了由第一代建筑师贝寿同、沈理源、杨锡镠主持设计的欧美同学会、中国少儿剧院、北京体育馆项目, 9月 26日研讨会期间,"致敬百年经典——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北京实践"展览和 2021 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项目一并展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该文以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实践为主要考察对象,分别从其人生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该文认为,饱受中西学洗礼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国家危难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高远的职业理想、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等将为当今青年建筑师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沈伊瓦 《新建筑》2006,(2):107-112
建筑大师张开济,亲身经历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见证了新中国建筑事业的曲折历程。他丰富的建筑人生,几乎囊括了那一代建筑师在时代洪流中可能选择的道路;他的建筑理想和设计理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内心的挣扎,现代社会精英的敏锐和开放,在张开济的身上奇妙地融合起来,使他成为我国第二代建筑师的典型,也浓缩了第二代建筑师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不同     
在中国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机会在年轻一代建筑师面前呈现。新一代建筑师开始用自己不同的思考、话语方式解决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上几代建筑师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建筑大师崔说,在中国的建筑现实中,想要纯者不容易,肯定建筑师要杂,但要没有定力,也很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做好事情,所以心态还是要素。  相似文献   

11.
信息     
◎学会动态■第六届中国国际建筑展暨2011中国建筑论坛启动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联合主办,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洲建筑师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支持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建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议吕彦直与墨菲就当年南京政府中心选址和构思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是近代重要的纪念建筑,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先生所设计,他开创了使用西方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构造中国民族形式大型纪念建筑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奖能够直观反映出获奖作品所彰显的价值立场,中国建筑长久以来在国际建筑奖中处于缺席地位,直至新世纪之后,中国建筑师才开始在国际建筑界崭露头角。WA中国建筑奖关注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成立10余年间见证了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崛起。2014年中国建筑奖的扩容则折射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杨秉德 《新建筑》2005,(1):48-51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正>程泰宁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建筑师(中国第三代建筑师)。他与他那一代的建筑师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建筑设计领域,即表现为价值观念、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的发展与变迁,及为对中国建筑发展路向的各种构想与实践。程泰宁院士作为这一切变化的亲历者,一直用他的建筑作品传递出一种清醒的立场—开放而不盲从,求变而坚持本原,  相似文献   

16.
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试图在杨永生先生关于四代建筑师划分的基础上分出第五代青年建筑师,分析他们所受的影响,以及应对当代中国特定问题时的独特策略。并将这种中国特殊条件下发展出的“权宜建筑”的策略看作中国创造性地接受并改造西方建筑模式而发展出的具有当代中国特征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袁鹏  解旭东 《华中建筑》2008,26(11):199-202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代表,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中的相关部分对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试图揭示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芬兰连续多年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评为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时,人们开始注意到建筑师在这个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芬兰建筑师在现代建筑经济中对全球的积极影响。健康的建筑,可以说是芬兰几代建筑大师贡献给这个世界的珍贵标签或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伊始,善于为建筑经典著书的我国建筑出版家杨永生先生寄予我他的新著《中国四代建筑师》。我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连续通读了几日。我发现在这仅仅21.3万字,140页的“小书”中,竟然将中国20世纪以采的建筑师的历史描述的如此清晰。小中见大,该书表现了精深的主题。在当今国内万千建筑专著中,肯于大胆为建筑师分代、留痕的著作家及书籍十分罕见,仅从此种意义上讲该书已算一个贡献。如何对侍历史、如何讲还建筑师的历史是建筑出版人的职责。我以为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建筑发展需要用真正的方法来叙旧,更不可缺乏…  相似文献   

20.
由第一代建筑师所开创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所呈现的既是各项建筑事业的创立,也是各种体系之间的传承;受到的影响既来自于西方,也来自于本土。文章以范式转型为基本视角,以毕业于宾大的第一代建筑师所接受的建筑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美国以及中国之间的建筑教育传播过程的解读,分析布扎建筑教育的内涵和原理,以及这一过程对于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它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学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