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9)
绿道是乡村旅游体系中独特的生态走廊,具有多重功效。从国内外绿道建设的现状分析,还存在相应的提升空间,需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以变革,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2.
罗培蒂  冉茂梅 《四川建筑》2012,32(3):22-23,26
至19世纪绿道产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绿道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运动。北美、欧洲及部分亚洲地区绿道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我国引入绿道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文中对国内外绿道发展的综述研究,主要介绍了绿道的定义、绿道的发展历程、绿道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情况、绿道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最后简单总结了绿道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乡村产业绿道是在现有乡村绿道或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线性空间规划设计,而乡村产业绿道规划建设的关键步骤就是规划选线.为探究乡村产业绿道规划选线的内在机制,在研究有关乡村产业绿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产业绿道选线的基本特征,在GIS技术辅助绿道选线的思路下,选取产业资源层、服务需求层...  相似文献   

4.
王静  侯倩倩 《城市建筑》2021,(15):48-50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合城市绿道和乡村绿道,建立覆盖城乡的绿道网络系统,是现实需求,也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绿道发展历程的回顾、对现状困境的反思,对城乡绿道的差异性和整体性进行研究,基于西安市阎良区绿道专项规划的实证,探索绿道体系的新格局、新网络、新内涵和新功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包括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社会和居民的发展等。已有研究侧重对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进行探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职能、空间地域等多方面来总结乡村发展类型,从动力要素、空间体系、历史条件、地域特色等多视角提炼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对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发展模式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明确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胡朝晖 《风景园林》2013,(6):106-110
大亚湾绿道连通了区域特色最鲜明、人文底蕴最浓厚和自然景观最美的地段,最大特点是沿海岸而行、山海相连,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大亚湾绿道小桂湾段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其绿廊、慢行道、节点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将郊野型绿道的规划设计原则与场地的生态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及凸显滨海乡村特征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域为外来游客所熟识,该区域的乡村绿道景观带逐渐成为园内外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衔接过渡地带。但是伴随着城市道路的过度建设以及对景观风貌的逐层忽略,也出现了比如与周边环境断层、使用功能不完善、可持续发展不彻底等问题。本文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环境整治案例为例,首先通过研究分析该区域景观环境要素的现状与特点,整理出当前环境下该区域乡村绿道景观的不足,然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一系列乡村绿道景观的修复策略与提升技法,最后进一步提出未来该地区乡村绿道景观多样化、多功能化演进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聪霞 《山西建筑》2012,38(2):16-17
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规划等对策,并阐述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常健  刘杰 《中外建筑》2011,(6):93-95
城市绿道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为改善绿色空间环境增添了更多可能,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同地区需要建立适合各自城市风貌特色的绿道网络。本文针对绿道的不同分类特点,分析了目前武汉城市绿地系统的不足,为武汉市未来建设城市绿道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对绿道概念和规划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区域-城市-场所"三个规划层面,并选取其中关键的城市层面进一步研究.探讨了适合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方法及模式,对未来绿道系统规划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探索绿道系统规划发展趋势,研究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和参考意义的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具体模式,为将来城市绿道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已经成为徽州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徽州传统聚落通过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空间组合、建筑型制反映特定的地域文化内涵,其所体现的社会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审美情趣为其城镇化建设创造并提供了启发思想和借鉴意义。保护和传承徽州乡村聚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推动新型聚落城镇化转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是绿道被介绍到中国20多年后国内建成的第一个区域性绿道网。文章从绿道在广东兴起的背景分析入手,总结了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设计的难点和设计构思,并归纳了广东绿道在"多目标,多功能和多样性"原则下的六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接近度被认为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靠近绿道等绿色空间居住的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本文以广州市一条典型滨江城市绿道为例,对比了不同接近度下(家到绿道距离)低、中、高强度体力行为的活动水平,探讨了绿道接近度对使用者体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接近度对低强度的散步行为影响显著,靠近绿道的使用者散步的水平要高于较远者;而对中、高强度的体力行为,接近度影响的显著性不明显。整体上,虽然结果没有充分表明距离绿道较近使用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比较远者高,但证明了绿道建设对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越靠近绿道的居民受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日益加深之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必须从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统一的角度出发并深入到最广大的物质范围(宇宙整体物质能量运动)来审视这一问题,并建立符合建筑本质要求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才能得到适宜人居的理想定居环境,而这也是我国未来城乡规划和建筑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震东  项婧怡 《城市规划》2019,43(10):29-36
系统阐述移动互联网时代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互动方式革新以及城乡社会参与度增强等新发展趋势,呈现新趋势下乡村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针对现象与问题提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力量与机制协同促进乡村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实践与"十四五"规划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及附近地区大量实际建筑物与构筑物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同一环境下、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混凝土碳化的概率模型。可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城市化工作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秀珠 《城市规划》2000,24(1):20-25
推进城市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浙江省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并且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正在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同时也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这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契机。由于海南省区域存在差异性,经济发展也处于不同层次,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研究,分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面发展视角下的乡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发展是城乡社会系统演化和作用的结果。乡村规划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应为乡村发展提供可持续、综合性的技术支撑,也应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村民的生计、村庄的生境、村社的发展三个层次释义乡村全面发展的内涵;通过从村民的视角解决微观的事情、从村庄的视角促进"三生"空间融合、从村社的视角提升乡村社会资本三个方面构建了乡村规划工作目标;并以中部贫困山区典型村庄为案例演绎了乡村全面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乡规划正处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已经迈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党和政府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新要求.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需求和未来趋势,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城乡规划取得了成效,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理念需要转变,规划目标需要提升,规划内容需要优化,规划技术需要创新,规划政策需要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