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眭云鹤 《纺织学报》1989,10(12):25-28
本文通过对喷气纺纱机在不同硬度的胶辊条件下的机械运转性能、成纱质量的分析,认为适应喷气纺纱高速度、重加压、超大牵伸工艺特性的胶辊硬度应取82°±2°(邵氏)、冲击弹性11~16%为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在影响气流纱强力方面所做的试验,采用三元正交二次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其结果是:不同结构的纺纱杯对气流纱强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分梳辊转速存在着一个最佳转速:引纱臂出口负压对气流纱强力的影响不大,只要能达到连续纺纱,则宜采用较小的负压。  相似文献   

3.
探讨错位纺对赛络纱性能的影响。分别纺制了三种线密度的左斜赛络纱、右斜赛络纱和常规赛络纱,对所纺纱的强力、毛羽、条干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结合纺纱三角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错位纺纱技术对成纱强力影响不大;对于Z捻赛络纱,右斜错位能够降低成纱毛羽和断头,使成纱条干稍有恶化,但总体而言,成纱质量得到了提高。认为:错位纺改变了纺纱三角区内纤维内外转移及张力分布,可用于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速涡流对环锭纺成纱质量的影响,在环锭细纱机前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安装了自制的高速涡流装置;采用6种气流加压量对4种不同线密度纱进行纺纱试验,并对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Z捻纺纱情况下,细纱有害毛羽减少量达到55.2%-60.8%;强力增加6.8%~10.8%,且随着气流加压量的增大,成纱强力先增加后降低;细纱实际捻度下降8.1%~10.7%,纱线细度越小实际捻度下降幅度越大;对细纱条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全聚纺是一种新型窄槽式负压罗拉型紧密纺系统。全聚赛络纺是将全聚纺与赛络纺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纺纱方法,可显著提高成纱质量。叙述了全聚赛络纺纱的技术原理;在4种不同集聚负压下分别纺制29.2、14.6、9.7 tex全聚赛络纱,分析负压对纱线条干、强力、毛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成纱条干,纺制粗特纱时,负压较大有利于改善纱线的条干,而在纺制中、细特纱时负压应适当减小;对于成纱强力,选择较大的负压有助于提高粗特纱的强力,纺制中、细特纱应适当降低负压;当负压增大时,纱线的3 mm以上有害毛羽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郁崇文  匡雪琴  黄晶 《纺织学报》2013,34(6):126-130
为探讨纤维长度对纺纱过程和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一系列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在纺纱过程中,纤维长度不仅影响加工工序的选择,而且影响最终的成纱质量.由于纤维在纱条中呈随机排列,过长的纤维会导致成纱均匀度恶化,并对纺纱过程有负面作用;而太短的纤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纱的强力.因此,选择长度适当的纤维可以兼顾纺纱和成纱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加对低捻纱工艺和性能的认识,明确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性能的区别及假捻器对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性能的影响,通过纺制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并对条干均匀度、断裂强力和3 mm毛羽数等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表明:4种纺纱方式低捻纱中,集聚纺低捻纱条干均匀度最好;赛络集聚纺低捻纱断裂强力最高,3 mm毛羽数最少;假捻器可明显提高集聚纺低捻纱的强力,降低普通环锭纺和集聚纺低捻纱的毛羽;JC 11.66 tex赛络集聚纺低捻纱的最低捻系数可达137。认为:纺纱方式和假捻器对低捻纱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环锭纺成纱毛羽,采用错位纺纱技术在HFX-A4小样细纱机上纺制32tex Z捻纯棉纱,通过纱线性能测试,探讨错位纺纱对Z捻纱毛羽和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错位纺纱改变了加捻三角形的形状和尺寸,因而改变了成纱结构和性质,右错位纺纱对Z捻毛羽有显著改善,而成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紧密纺纱成纱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Riter公司生产的Comforspin纺纱设备以及Suessen公司生产的Fiomax特色Elite纺纱设备为代表的紧密纺纱设备的成纱机理做了初步研究,并与传统环锭纺纱的成纱机理做了比较,得到了紧密纺纱设备能够使纱线毛羽降低、纱线强力提高、细纱断头降低的机理。首先紧密纺纱能使边缘纤维向中央收拢捻改纱中;其次紧密纺纱装置的凝聚作用使横向加捻三角区减小,增加成纱强力;最后紧密纺纱装置的输出钳口配置能使纵向加捻三角区减小,使细纱断头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众所周知,气流纺的断头不仅影响成纱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降低断头,一直引起人们的重视。断头的最基本原因,是由于纱条某截面的动态强力小于该截面的动态张力。在纺纱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金玉茂  葛明桥  邱华 《纺织学报》2011,32(10):122-0
 为了探究旋流纺新的引纱方法,本文在旋流纺闭合式集聚装置上作了改进,将其设计成附有引纱通道和引纱罗拉的集聚装置。成纱利用引纱方法将汇聚好的纤维束引出来,再利用旋流喷嘴加捻成纱。首先分析改进前后集聚装置的区别和成纱原理,然后通过改变旋流喷嘴的气压配置,对所纺纱线的断裂强力及毛羽两项纱线质量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喷嘴气压配置与成纱质量之间关系,并通过扫描电镜来分析纱线结构的变化。发现:这种成纱方法可以纺制出普通纯棉纱线,加捻气压仍然对纱线质量影响较大,纱线的外观和改进前的纱线不同。本结果为研究旋流纺新型汇聚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粘胶短纤维成纱强度与其原料性能、纺纱工艺、机械状态、生产条件等因素密切关联。本文试图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粘胶短纤维单纱强力1.63~3.0克力/旦,成纱回潮率11~18%),通过相关分析法,探讨两者对人造棉成纱强度影响所及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提高该强  相似文献   

13.
赵书林 《纺织学报》1994,15(11):14-15
本就摩擦纺纱机不同倾角的输棉管道对纤维凝聚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确定了合理的纤维凝聚分布特征,为合理设计输棉管道倾角,提高成纱强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纺纱新器材配合使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纺纱新器材的工作原理,在环锭细纱机上分别采用后区压力棒上销与压力棒隔距块配合、后区压力棒上销与集棉器配合纺9.7tex普梳纱进行对比试验,并分别对成纱条干、毛羽及强力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后区压力棒上销与集棉器的配合使用对成纱强力和毛羽改善较明显;后区压力棒上销和压力棒隔距块的配合使用能更好地改善成纱条干;同时指出,纺纱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纺纱新器材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新器材、不同规格的新器材配合使用效果不同,只有合适地配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奉越 《棉纺织技术》2006,34(11):62-64
2.5纺制细纱 2.5.1环锭纺纱 选用两台Suessen公司生产的细纱机,其中一台EliTe聚集纺细纱机,另一台常规环锭细纱机.为了明确短绒率对成纱质量的影响,EliTe细纱机纺纱时,细纱捻系数为304,保持不变,在常规环锭细纱机上,使用不同短绒率配棉成分纺纱时,为保持成纱强力相近,调整细纱捻系数.图6是EliTe紧密纱Uster均匀度试验仪测得的成纱短片段质量不匀情况.CV值愈高,表示成纱愈不均匀,成纱中出现弱片段愈多,织物强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顺利纺制竹纤维18.5 tex针织用赛络纱,确保成纱质量,根据竹纤维性能特点,通过纺纱实践,对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清梳工序要充分开松和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采用轻定量;细纱工序加强操作,减少断头.竹纤维18.5 tex赛络纱成纱条干、强力、毛羽指标较好,但成纱细节较多,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提高精梳针织用纱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梳针织用纱要求条干和强力均匀、结杂少而小、常发性和偶发性纱疵少,对纺纱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精梳针织用纱质量的关键是控制配棉和纺纱两个环节,配棉应控制好原棉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和有害疵点;纺纱过程中应优化纺纱工艺,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和控制成纱棉结。  相似文献   

18.
精梳针织用纱要求条干和强力均匀、结杂少而小、常发性和偶发性纱疵少,对纺纱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精梳针织用纱质量的关键是控制配棉和纺纱两个环节,配棉应控制好原棉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和有害疵点;纺纱过程中应优化纺纱工艺,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和控制成纱棉结。  相似文献   

19.
近来,精纺、拈线诸工程的生产速度越来越高。原来的导纱钩是用金属材料弯曲而成的,走纱道截面为圆弧状的内圆周面。所以,随着速度的提高,纺纱张力大为增加,纱被紧紧地勒在这一圆周面上,产生横向滑移,这样摩擦阻力增大,该处妨碍加捻向上传播。一般说,在纺纱角为70°左右的纺机上,从导  相似文献   

20.
提高喷气纺成纱强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主要介绍了喷气纺纱的成纱结构和影响其强力的因素——纤维性能、半成品质量及工艺参数,旨在找出提高成纱强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