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具有可控串联电容补偿的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计算可控串补对次同步频率 分量所反映出的等值阻抗的算法。基于该计算原理,对可控串补具有正等值电阻这一特性给 出了详细的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TCSC)动态基频阻抗特性对距离保护的影响与固定串联电容补偿(FSC)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在主要方面是相似的,电压反向及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位置的选择同样是影响保护性能的关键因素,但电压反向、动态特性的变化、保护范围及动作速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在FSC线路上能运行的距离保护在TCSC线路上仍然能很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可控串联补偿(TCSC)装置对所在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了含有可 控串联 补偿装置的潮流控制算法,动模实验、理论计算及EMTP数值仿真结果都证明,TCSC能够有效 调控线路潮流。通过动态模拟实验和EMTP数值仿真程序对电磁暂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含有TCSC装置的系统在短路情况下的电磁暂态过程与常规串联补偿的线路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串联补偿线路接地距离保护,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抗补偿系数方法。该 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完全消除了负荷电流、系统运行方式及补偿度的影 响,能够准确测量出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阻抗。经数字仿真计算,其结果是令 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短路电流限制器(FCL)快速限制短路电流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研究了一种具有串联补偿作用的FCL模型——由补偿电容和旁路电感并联后与限流电感串联而成。正常情况下,由电容和限流电感对线路进行串联补偿;发生故障时,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控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导通角,改变投入的限流电抗,达到限流目的。用MATLAB对馈线短路的仿真及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的单相实验结果表明,该限流器限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控制中,针对电力系统模型及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从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值中提取出经验规则,将模糊化后的变量引入神经网络结构,采用变尺度算法对网络参数优化,解模糊后得到反馈增益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电力系统在周期和准周期扰动下的次谐和混沌轨道。首先假定扰动具有正弦形式,采用梅尼科夫方法对其中存在的次谐轨道和混沌吸引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由连续的次谐分叉进入混沌状态的途径。对周期非正弦扰动情况的分析表明,该状态下的系统动力学性质与正弦周期扰动情况下类似,但轨道空间形式更为复杂。对于准周期扰动情况,首先给出了不变环面的存在条件,然后预见了弱扰动下混沌轨道附近的混沌环面及强扰动下环面破裂所产生的混沌现象,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首次将三相潮流计算中三相约束条件转化为单相正序约束条件,不仅简化了分析,而且 为直接采用单相潮流算法铺平了道路。将性能良好的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与电力 网元件的三相解耦或三相解耦-补偿模型结合,形成了性能优良的解耦-补偿牛顿型三相潮 流算法——即解耦-补偿牛顿-拉夫逊法和解耦-补偿P-Q分解法。提出的三相潮流算法 不仅适合于不对称三相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分析,而且也适合于不对称三相电力系统非 正常运行方式,如稳态单相断线或开路的分析。算例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特性和 快速的计算速度,且非常适于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是由于串联电容补偿所引起的,是一种必须加以抑制的恶性事故。介绍了目前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阐述了一些抑制次同步谐振方法的机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从行波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分布电容电流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流行波的新型分布电容电流时域补偿算法。新算法对于故障暂态和稳态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容电流具有同样的补偿效果,而且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数据通信量。当线路内部无故障或线路中点发生故障时,新算法能完全补偿电容电流;当线路其他位置发生故障时,能够使动作电流与制动电流之比与电容电流被完全补偿时近似相等,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不利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算法可应用于普通的特高压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勇 《云南水电技术》2007,(4):60-61,67
电力系统10~35kV系统多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随着城市电网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电缆出线越来越多,导致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大,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产生弧光过电压,引发电力系统事故。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补偿了接地电容电流,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保证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采用自动跟踪补偿后,能实时适应负荷线路接地的变化实现高精度、快速可靠的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是一个多时间尺度的大规模非线性系统,其稳定性分析非常复杂。为提高稳定计算的效率,对复杂的电力系统模型进行化简,以实现系统化降阶非常必要。文中以电力系统物理电路为基础,导出了一个计及电磁快动态的电力系统奇异摄动模型。推导中,以感应电动机并联线性阻抗为负荷模型,并考虑了线路充电电容与负荷补偿电容。该模型是一个标准的双时间尺度模型,为电力系统的系统化降阶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系统中多台灵活交流输电装置(FACTS)控制器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2种FACTS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电力系统中同时装设TCSC和SVC时,2台FACTS装置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影响问题及电气参数对交互作用的影响。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表明电气距离的改变对TCSC与SVC间的交互作用有着较强的影响,增加电气距离,交互影响变弱,缩短电气距离则会加重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串联电容补偿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导出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上各保护安装处的等值电源阻抗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方向继电器应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的一个新问题,即在电容器出口一端区内故障时,故障线路对侧方向保护在高阻接地故障时可能判为反向拒动。EMTP仿真试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故障电流限流器,它由一个由脉宽调制原理控制的电感模块和一限流电感并联,然后再与一补偿电容串联组成。由脉宽调制原理控制的电感模块通过简单的占空比控制可以获得一连续可变的电抗,从而限流器可以快速、灵活地调节限流度和串联补偿度。文中详细分析了限流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它可运行于不同工作方式。最后建立了它的模型,并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装置性能良好,是电力系统中一种有效的保护设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快速计算方法,进行电力系统采集数据的扰动定位。通过选择适当的结构元素,根据腐蚀和膨胀运算的特点设置适当的组合形态运算,并借鉴软阈值计算中的消噪方法,可设计高效的扰动定位算法。与以往的处理过程不同,该算法集信号消噪和扰动定位于一体,处理结果可以直接进行扰动信号的定位。给出了算法的原理分析、计算速度说明和仿真算例。该算法设计简单,计算量小,便于使用廉价的微处理器芯片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解,并 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 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将TCSC模型与系统分析程序 接口,实现了详细计入TCSC影响的稳态及暂态稳定仿真计算;通过仿真验证了TCSC能 够显著地改善系统的阻尼,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算法是为了从离散的,量化了的数字量来反应连续的模拟量。各种算法的本质就是如何解决精度和速度的矛盾,所谓精度是指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速度指在计算时所需数据窗的时间长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应的模拟量是电压、电流,各种保护原理基本上建立在这些量都是正弦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对正弦量进行了数学分析,揭示了Mann-Morrison算法与采样值积算法的内在关系,得出采样值联立求解算法公式。这种算法具有所需数据窗的时间短、计算精度高和不受系统频率偏差影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学形态滤波对波形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小波检测电力系统扰动的方法。该算法着力解决电力系统扰动中滤除随机噪声和脉冲噪声的困难,利用数学形态学设计的前置滤波单元在有效抑制各种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扰动的基本形状;小波变换算子则有效地检测出扰动并进行精确定位。MATLAB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准确检测电能扰动时的波形畸变点。同时,形态学-小波综合算法的计算量较单一的低通滤波器和多尺度小波变换的计算量小,有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计算电力系统动态灵敏度的一种新方法。针对电力系统的某一性 能指标函数,构造了系统的伴随方程。伴随方程是一组与系统动态方程规模相同的微分代数 方程组。通过求解一次伴随方程,即可计算该动态性能指标关于所有可调参数的动态灵敏度 系数,因而其计算效率约为直接法的np倍(np为系统可调参数的个数)。同时,在求 解伴随方程时采用了因子表重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该方法,只需在常规的 暂态稳定分析计算之外附加很小的计算量,即可求得系统的动态灵敏度系数。文中讨论了与 伴随方程方法相关的、动态系统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及伴随方程的构造方法,并且给出了伴 随方程方法的算法流程和数值实例。〖KH5D〗〖H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