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体验假设为理论依据对英汉空间表征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认知途径探索了空间概念的形成、意像图式的建立、语义的建构和表现形式,以跨语言和跨文化例证作为研究语料。透视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空间表征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用某个空间发生的事件来指示该空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事件都是在空间里展开的,事件指示空间属于凸显特征记忆,符合转喻认知"接近即同一"的原则。事件指示空间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描述式阶段,表现为"事件(作定语)+中心语"语言模式;第二是黏合式阶段,表现为"事件(作专名)+通名"语言模式;第三是转喻式阶段,表现为事件直接作地名模式。  相似文献   

3.
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现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然而对同一个物理构建我们有多种图式选择来进描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的偏好将反映出空间认知的不同。在此将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语料分式从语言的角度验证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男女在空间认知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生活中 ,语言往往给人打上标签 ,人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语言形式来判断其社会地位或获取有关这个人的其他信息 ,甚至判断他的能力和决定自己对对方应采取的态度等 ,由此形成语言等级的观念 ,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偏见”。文章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语言偏见的成因 ,进一步证实语言偏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认知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介词多义性是以原型意义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隐喻扩展等认知原则产生.在英语介词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介词基本空间意义的学习,也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简要论述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的语言教育理论要旨。克拉申从语言习得与认知发展两方面入手,探索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就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和灵活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强化语言教学的体验目标,提出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首先对语言哲学中语义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宏观的分类,进而梳理了语义外在论的发展历程与困惑。无论是指称论、观念论、真值论还是内涵论,都逃脱不出一个魔咒—都没有脱离与外界的关系来论述意义,否认人的主观作用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它也就无法解决人们对同一事件有不同认识的现象。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从可及性原则出发,尝试建立不同真值相互矛盾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构架,为解决语言哲学的难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哲学视角对语感认知进行剖析,指出语感认知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知识、感觉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它具备个体性、直觉性、可习得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特征。在研究语感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语言哲学视角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感认知过程进行探索,并探讨语感培养的途径,希望能够对语感研究和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言习得认知心理的双模式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和以范例为基础的系统)并存于人脑中,作为人对语言分析和形成的基础.一方面,压缩的储存和生成规则进行运作,计算出正确的语句;另一方面,记忆系统和语块进行运作.运用双模式系统理论进行外语教学实践,既要发挥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的优势,也要关注以记忆和语块进行运作的范例为基础的系统,从而弥补外语教学环境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出现语言偏差,这种差异现象被称为语言偏误。三种语言偏误研究理论:行为主义的对比分析、心灵主义的偏误分析和认知主义的中介语研究为语言偏误研究提供多视角的研究范本,但以上理论局限于对偏误现象和过程的分析,没有解释偏误产生的深层原因。基于ERP技术测量语言产生过程的实时研究,试图从神经认知角度研究语言偏误产生的原因,揭示语言偏误产生的神经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对潜在语义分析和主题模型2种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在主题内容识别及文本数据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从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方法论出发,指出了语言计算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一方面需要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重视从语用的维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对潜在语义分析和主题模型2种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在主题内容识别及文本数据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从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方法论出发,指出了语言计算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一方面需要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重视从语用的维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不断演进,城乡规划教育越来越趋于综合化,新的发展形势和背景对城乡规划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设计实践类课程为研究主体,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和问题,明确课程的改革方向和教学方法,针对目前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建立以人居环境为导向,注重城市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和空间能力测验,探讨认知方式、空阃能力和制图成绩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分化,以及三之问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图成绩有着非常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制图成绩明显比女生好;中专生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力。式与其具体的专业分化有显相关。认知方式与空间能力有显的相关,场独立性组的空间能力同场依存性的空间能力有着非常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概念来表达和理解的。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俄汉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表达以及对数量、状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进行对比,并找出人类隐喻认知的普遍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的地理空间认知内容上,探索盲人地理空间认知的特点,提出了盲人电子地图的概念,并分析了盲人电子地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模拟盲人心象地图,进行内容选取、符号设计,并基于现有电子地图进行化简实现并完成了盲人电子地图,为盲人导航提供有力的基础工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在语篇理解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语境来构造、想象和理解作者的预设信息,成功地实现交际。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空间构造词,以心理空间关系为手段,揭示语言结构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如何分派和处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探讨了从地学空间信息到地图符号的双一一映射关系,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性及其认识论价值,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和地图表示的优势,地图空间认知的心理学过程等,对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给出了系统而科学合理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从微观几何特征方面分析了三维表面表征参数中影响耐磨性的5种主要指标参数,并以此作为反映零件表面耐磨性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评价零件表面耐磨性指标的灰关联分析模型.通过对5种不同三维表面表征参数对耐磨性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得出三维表征参数与耐磨性的内在相关性,并计算出三维表面表征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权重,从而得出影响耐磨性的主要敏感参数,为建立三维表面功能表征参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