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选择最佳冷凝器设计方案的意义汽轮机的背压对于凝汽式汽轮机来说是真空的,即是低于1个大气压的,例如十万千瓦,二十万千瓦汽轮机的背压是0.05ata。为了得到这个背压,可以由结构和大小完全不同的冷凝器来达到。冷凝器内蒸汽的凝结是通过冷却水来达到的,而冷却水要由循环水泵把水打入凝汽器,通过铜管把蒸汽凝结下来,这样就要消耗一定的功率。而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冷凝器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对于容量不太大的机组的冷凝器设计时往往可以参考已有的机组进行设计,而且凝汽器的造价和循环水泵的耗功都不太大,选择最经济设计方案的意义不是太大。从20万千瓦机组开始进行了背压的技术经济论证,通过论证确定出机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60万千瓦汽轮机总装的经验。对总装中采用的钢丝找中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钢丝找中与其它找中方法(如:假轴、光学、激光等找中方法)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找中精度较高及不受温度、自然环境影响等优点.同时还对该机装配结构的特点和总装的工艺过程进行了介绍,可供搞大型汽轮机总装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厂承接了从ABB公司引进的超临界60万千瓦火电汽轮机轴承座返销件的生产任务。该轴承座的材料采用GGG40铁素体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之大与截面尺寸之厚在我厂铸铁件生产中从未有过,在国内如此截面尺寸的球墨铸铁也不多见。对铸件性 相似文献
5.
二、汽轮机热力系统 N300-165/550/550型汽轮机,配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1000吨/时直流锅炉。热力系统简图示于图1。锅炉过热器出口的压力为170绝对大气压,温度为555℃,至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为165绝对大 气压,温度550℃。蒸汽经高压汽缸作功后,进入锅炉再热器再热,并以31~32绝对大气压、温度550℃进入中压联合汽门;在中压汽缸作功后再进入两只双流低压汽缸作功,然后排入凝汽器。凝结水经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再由汽轮给水泵打入高压加热器,最后进入锅炉。 相似文献
6.
上海汽轮机厂第一台12.5万千瓦机组是1969年试制成功的,安装于上海吴泾热电厂,並于当年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我厂已生产了47台,投运的有41台,分布于全国九省二市的19座电厂。该机已成为我国各电网的主力机组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要说明60万千瓦核电站压水堆方案设计的概貌,介绍了反应堆各部分的基 本设计思想,给出了堆总体结构及各结构部件包括燃料组件、堆内构件、驱动机构及压力壳的设计概况。 设计本着自力更生及立足国内的思想,按标准化、系列化要求,力求作到安全、经济、实用、先进,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1973年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联合设计组在北京曾作过背压论证,限于当时的设计条件,只作了冷却水温为20℃的直流供水的计算,为后来的初步设计提供了最佳的背压参数,1974年哈汽厂与东北电力设计院合作对安装于辽宁元宝山地区的国产第一台60万千瓦汽轮机进行了论证,确定了最佳的冷却方式。为了进一步获得适于全国不同地区的论证结论,除引据1968年对东北地区13℃水温的结论外,对20℃水温的直流供水和水塔冷却以及适于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的25℃水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N200—130/535/535型(以下简称为N200)超高压再热冷凝式汽轮机,额定功率为200MW,蒸汽参数为130绝对大气压,535/535℃,设计水温20℃,背压0.0525绝对大气压,低压部分有3个排汽口,给水系统有8级回热加热。首批汽轮机的工厂产品代号为34~#。该汽轮机的保证热耗为2007kcal/kw-h。首台产品于1972年投运,于1976年在朝阳电厂(1~#机)进行了国家鉴定试验,试验热耗为2024kcal/kw-h。 1984年徒河电厂在该厂5~#机(34~#第11台)上也作过一次试验,实测热耗经折算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国产30万千瓦汽轮机研制和完善化过程,概要地总结了前六台机组完善化情况和第七台开始汽轮机设计和工艺改进,包括采用低压铸焊结构低压内缸、改进膨胀系统、改善调节系统甩负荷特性、改进动叶片围带铆接工艺和焊接隔板工艺、加强质量控制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机进 相似文献
11.
“亚临界中间再热二缸二排汽单抽冷凝式30万千瓦汽轮机简介”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研究所王韩威在哈尔滨地区30万千瓦火电机组方案设计审查会上发表的文章。该文介绍了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的30万千瓦汽轮机性能结构及国产化原则,分八个问题说明:一、主要技术规范;二、热力系统;三、通流设计;四、主机结构;五、油、汽、水系统;六、自动控制和仪表;七、本体辅机;八、产品国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用户对20万千瓦机组的要求,分析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对20万千瓦汽轮机组完善和发展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调峰、 相似文献
13.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分析我厂早期的30万千瓦机组的调节系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从石洞口电厂、望亭电厂创优机组开始,采用主汽门启动调节控制,並对引进火电30万千瓦机组调节系统的国产化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一)汽轮机概况 自1964年以来,20万千瓦汽轮机经历了设计、试制、试运行以及国家鉴定等阶段,又于1979年对该机进行了全面的定型设计。定型后的机组可以使热力系统更加合理,经济性有所提高,运行可靠和检修方便。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30万千瓦汽轮机转子使用两根整锻转子,即高中转子和低压转子,高中压转子工作温度高达508℃,而且高压部分和中压部分合并为一个转子。为保证轴系合适的临界转速,转子的长度就受到限制,所以高中压转子的强度校核是个重要问题;低压转子需承受1米长叶片等的巨大离心力,末级叶轮的强度校核亦成为更突出的问题。在设计转子过程中除了采用常规的二次计算法和轴身加载法来计算转子的应力外,还运用有限元方法来计算高中压转子的稳定温度场、热应力及离心应力和低压转子的离心应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望亭电厂30万千瓦汽轮机检测实例,说明可采用自行研制的SPI-V-2型涡流式主轴振动表监视汽轮机主轴相对于自由空间的振动,主轴相对于轴承座的振动和轴承振动,本文还叙述了涡流表对主轴偏心度和轴向位移的监视保护。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主要讨论东方汽轮机厂在改善二十万千瓦机组运行可靠性时所进行的若干项试验研究工作,诸如高压缸结构的改进、叶片装置、阀杆、轴承和油系统、调节和保安装置、辅机部份等。 相似文献
20.
我厂第十三台开始改进型国产30万千瓦汽轮机在1982年被上海市列为创优产品。该机组不仅在热力性能上,本体结构上作了不少改进,而且为了解决动态甩负荷以及为电站自动化创造条件,同时也考虑到引进30万千瓦机组国产化的可能性,对调节系统作了重大改进。改进后的调节系统无论在功能上和许多部套的结构上均不同于过去已出厂的十二台30万千瓦机组的调节系统,它是借鉴宝钢电厂35万千瓦机组的调节系统并结合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