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际上医疗建筑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在灾后重建的医疗建筑应该是"绿色安全医院",在注重医院的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建筑与环境协调共生。  相似文献   

2.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恢复重建规划对于及时安置灾民、稳定社会、恢复生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云南鲁甸“8.03”地震震后恢复重建巧家县包谷垴乡集镇规划为例,通过分析包谷垴乡集镇新选址、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建设从“一张蓝图到一座小镇重生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梳理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主要过程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曹刚 《住宅产业》2009,(5):71-72
通过对灾后板房建设的调查,和灾后重建的灾区的实际情况,浅谈灾后重建中,废旧板房中的聚苯乙烯泡沫的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4.
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许多工作急需开展,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量大,情况复杂,重建规划尤为重要。要编制高质量的灾后重建规划,必须认识到,灾后重建规划不同于常规的城乡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需要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支撑,因而也带来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那个黑色的5·12,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计划如何帮助灾区人民。那一时段,举国上下都在抗震救灾,我们也不例外。但是,在顺应赈灾之潮的同时,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思考:最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宋晓霞 《城市建筑》2014,(15):39-39
本文就绵阳市在地震之后的重建问题做出了探究,分析了在重建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并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以确保当地生态环境及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不只是给灾区人民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而是要通过长远规划和科学选址,使灾区人民远离地震断裂带和其他地质灾害的困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重建选址。工程地质勘察是灾后重建科学选址的关键。此次震害的破坏影响再次证明了工程地质勘察在选址工作中对保障城市安全的关键作用。现在灾区仍余震不断,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状况仍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灾后恢复重建时期建设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多种废弃物在灾后环境重建中的利用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环境营建方法,提出了通过增加重建工程的文化性,艺术性和生态性来提升废弃物品利用价值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以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派,组织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人员奔赴灾区一线,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共同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笔者依托参加农牧区住房建设规划工作,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牧区住房建设相关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玉树地震灾后农牧区住房建设在面临特殊条件与巨大困难的前提下的进展状况,归纳在此过程中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0.
第一,灾后重建要规划先行.避免盲目建设。目前处于临时过渡时期,应开始考虑重建时是否能把重建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如唐山地震后的很多远期规划现在还在实施,四川可以借鉴唐山重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选址、流线组织和空间布局上充分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需求,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设立地震遗址公园的地方显得更为必要。在汉旺镇灾后重建中,通过设置缓冲区另建新镇,合理组织转换节点的空间及流线,以及在旅游服务区内部的空间布局,一并实现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组织和情感引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宁强李家院村民居受灾情况的实地考察,并对当地传统民居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就地取材、资源回收与利用、自助式方式、分期建设等重建原刖,从适宜性和实施性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当地民居灾后重建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地震灾后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雪松 《山西建筑》2009,35(3):62-63
结合汶川地震的受灾情况,提出了一些在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从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灾后住房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指出在重建过程中要注重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促进建设快速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曹建海 《中州建设》2008,(14):20-20
灾后重建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需要建立大量的房屋,安置百姓,恢复生产。日前,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在灾区建设100万套活动板房,正在通过各地政府对口支援的方式筹资建设,大量灾民正陆续从帐篷搬至“过渡房”中。预计过渡房的寿命一般为3~5年。在此期间,只要不涉及“过渡房”的拆迁,灾民可以作为临时住房免费居住。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5月12日至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进行3年有余.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四川省在2010年9月底实现"3年重建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1.实际按重建的进度,重建任务在2年后又调整为"3年重建任务3年完成".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除了针对性地对灾区的重建政策给予了明确,还确定了对口援建的重建方式.作为一种特有的区域宏观调控,这使得汶川县灾后重建过程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姚南  唐登红 《规划师》2008,24(12):67-70
地震使城乡二元矛盾更为凸显,成都灾后重建规划作为灾区重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必须应对严峻挑战.秉承行之有效的城乡统筹理念与方法.立足灾情、民意,使城乡统筹的城乡规划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6月19日至2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暨首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灾后重建——生态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园。论坛就灾后重建、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绿色交通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陈国平 《四川建筑》2015,(3):31-32,35
文章以汶川地震以及芦山地震后成都市的灾后重建规划为例,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在成都灾后重建规划中的运用,并指出通过灾后重建,成都实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讨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及本文的研究意义,随后提出了规划的原则。文章通过对聚源镇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并把功能分区作为全文的核心,在功能分区的意义、原则及具体方法上进行了重点论述,并绘制了功能分区图。  相似文献   

20.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6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就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了通报。齐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