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双管式固定床试验台,直接通入无烟煤粉燃烧产生烟气与焦炭反应,以此模拟真实无烟煤粉燃烧气氛,研究无烟煤焦炭对NO还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烟煤焦炭还原NO效果显著,燃烧温度的提高利于增加还原率;粒径并非越细越好,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佳还原粒径尺寸;无烟煤焦炭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其还原率的关键因素;CO与CO2体积的比值可以表征无烟煤焦炭的还原率,值越小表明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2.
无烟煤与贫煤混煤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无焰燃烧具有降低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优点.采用耦合骨架化学反应机理的涡耗散概念(EDC)模型,对某常温进气无焰燃烧锅炉的NO_x生成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符合较好;无焰燃烧可以实现超低NOx排放,其摩尔分数低于20×10~(-6);NO_x主要在射流下游周围一个较宽广的空间生成;由于反应区加宽,燃烧室最高温度低于1 700 K,热力型NO相对于有焰燃烧锐减;快速型NO极低;N_2O转化型NO成为主要的NO_x生成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一维电加热管式沉降炉上对富燃料区喷氨——空气分级基础上向主燃料区喷氨还原NOx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区温度、化学计量比NSR对脱硝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脱硝效率越高。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0.75时,喷氨不能明显提高脱硝效率。在1100℃下,当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0.95和0.90时,喷氨能进一步提高近20%的脱硝效率。在一定范围过量空气系数SR下,温度越高脱硝效率越高。但高温对较大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下喷氨是不利的。绝大部分实验工况下,当NSR处于1.5~2.0时能取得最佳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5.
《动力工程学报》2013,(4):261-26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从炉膛整体来看,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明显大于热力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均生成燃料型NOx,而热力型NOx几乎只在温度很高的主燃区生成,且对O2体积分数的敏感性弱于燃料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NOx反应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为O2体积分数和焦炭燃烧速率;燃尽风率增大,主燃区NOx生成速率和生成区域减小,还原区域增大,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无烟煤锅炉NOx的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烟煤锅炉NOx的排放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煤粉浓度、一次风速、炉膛配风方式、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及锅炉负荷等与NOx排放的关系,同时对热力型NOx的生成和飞灰中的含氮量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已运行的无烟煤锅炉实现低NOx优化运行方式。图8表3参8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面携带流反应器模拟煤粉在炉膛中燃烧的高温环境,研究了不同煤粉细度下NO_x的沿程分布,并研究了煤粉体积分数对NO_x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相同细度的煤粉,NO_x体积分数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煤粉细度的减小明显降低了NO_x体积分数,而煤粉体积分数的增加会导致NO_x体积分数增加.基于实验中得到的煤粉细度与NO_x排放的关系,对减小煤粉细度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对传统的煤粉经济细度定义进行了讨论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室试验研究,探索煤及水煤浆燃烧过程中NO_x产生的原因及 加石灰脱硫的效果。试验是在三个试验室燃烧试验台架中完成的。试验表明:煤燃烧过程中热力NO_x比化学平衡值低12~14倍,仅占NO_x总量的百分之几,即NO_x主要由燃料氮产生,其浓度和燃料含氮量密切有关。试验证明,煤中的含氧量大量参与煤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前后对冲燃煤锅炉CO排放质量浓度较高且局部易出现峰值、沿炉膛宽度方向左右侧偏差明显、在不同O2体积分数下变化较大的现象,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O2体积分数和燃尽风风量对CO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降低CO排放质量浓度的调整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电厂前后对冲旋流燃煤锅炉的CO排放质量浓度较高是由于配风不均而造成的;关小侧燃尽风二次风挡板开度及燃尽风二次风和三次风挡板开度,有利于降低CO排放质量浓度;综合考虑CO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运行O2体积分数为3.0%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高温低氧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温低氧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规律进行了实验研宄,得到了在不同预热空气温度和不同预热空气含氧量条件下,NOx的排放规律。同时利用CFD通用软件对高温低氧燃烧过程NOx的排放浓度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一台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中燃尽风(OFA)对NO_x生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燃尽风配风比例以及燃尽风的SOFA喷口风门位置对出口NO_x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尽风配风比例的提高,由于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减小导致还原性增强以及燃烬风补入空气对整体烟气的温度稀释和NO_x体积分数稀释的增强,使得出口NO_x体积分数降低.而上移SOFA喷口风门位置,由于拉长了还原区的长度导致出口NO_x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20kW下行燃烧炉上进行大同烟煤的空气分级燃烧试验研究,研究了影响空气分级燃烧效果的因素和NO_x的生成与还原路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飞灰的残余氮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分级燃烧条件下,NO_x的生成量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在控制总过量空气系数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分级深度或者推迟燃尽风的投入能够进一步降低NO_x生成,但这种降低程度存在上限。空气分级燃烧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挥发分氮还原现象,同时焦炭氮的析出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内热力型NO_x的生成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燃烧器根部形成了两个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主环流,主环流区温度约为1 600~1 700 K,该区域热力型NO_x生成速率较低。凸台后形成绕凸台方向旋转的高温环流区,环流区温度接近1 900 K,该区域热力型NO_x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外壳侧凸台后环流区温度较高,该区域OH自由基摩尔分数及热力型NO_x生成速率明显高于轮毂侧。  相似文献   

14.
介绍FW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结构特点和布置方式,通过试验对氧量、一次风量与煤量比、配风方式、燃烧器热功率、锅炉热负荷等因素对NOx生成量的影响。分析了该锅炉NOx排放过高的原因,必须将有关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时NO_x生成和燃尽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维沉降炉上对无烟煤、贫煤、烟煤及其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NOx排放量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掺混比及一、二次风比例对燃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烟煤的掺混比例为25%,NOx的排放量较低,混煤燃烧时沿程分析结果表明,煤种特性的不同导致NOx排放时有不同的峰值。  相似文献   

16.
在沉降炉上开展低挥发分贫煤焦炭燃烧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1 100~1 300℃)、氧气体积分数(0~15%)和初始NO体积分数(0~500 mL/m3)对焦炭氮释放和NOx生成与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300℃无氧条件下,焦炭和NO发生异相还原反应,随着初始NO体积分数由0增加至500 mL/m3,NOx还原率由0增加至93.4%。在焦炭燃烧条件下,焦炭氮释放并氧化生成NOx,此时增加初始NO体积分数抑制焦炭氮向NOx转化。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氧气体积分数降低或初始NO体积分数增加,焦炭氮向NOx的表观转化率均有所降低。当反应温度为1 300℃、氧气体积分数为5%时,随着初始NO体积分数由0增加至500 mL/m3,焦炭对NOx的还原作用逐渐增强,NOx表观转化率由7.9%逐渐降低至-24.2%。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燃煤工业锅炉的NOx排放问题越发凸显。掌握典型煤层燃过程中NOx生成规律,是研究燃烧过程中NOx控制方法的首要问题。对一台SZL 10—1.25—AⅡ型链条炉排锅炉炉内不同区域煤层表面的温度、NOx生成量、氧含量、CO含量等参数进行了工业测试。同时,在单元体炉试验台上采用相同煤种和相同配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得出炉内NOx生成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与燃烧协同的链条炉排锅炉低NOx燃烧技术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及工业示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湍流燃烧中氮氧化物有限反应的生成速率 ,用二阶矩封闭方法 ,建立了考虑密度、温度、浓度等脉动影响的全脉动数学模型 ;提出了湍流密度脉动强度的概念及模化的方程式 ,使模型得到了封闭。该模型使氮氧化物的模拟值更接近于实验值 ,具有模拟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预喷射对柴油机 NO_x 排放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描述了柴油机多次喷射过程中 NO_x 的生成机理,阐述了柴油机多次喷射的雾化过程及其滞燃期模型。通过 在产品柴油机上采用预喷射,分析了预喷射量、预喷射与主喷射间隔以及主喷射定时等因素在实际标定过程中降低 NO_x 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者定量地说明了燃料中氮转化为NO_x的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在煤粉燃烧中,氧有两种来源,一种由运行过量空气提供,另一种就在煤的自身之中。本文的研究结果,定量地说明了燃料中氮的转化与运行过量空气的关系,另外,还说明了煤中氮向NO_x的转化取决于煤中含氧量。从十二台机组的现场试验数据来看,煤中氮向NO_x的转化百分比,随煤中氧氮比的增加而增加,运行过量空气量为20%时,转化百分比的变化范围是6%到15%。本文的要点是煤的含氧量在形成燃料型NO_x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从文中所列事实可以想象,能达到的NO_x排放量的下限值受到煤中自身的含氧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