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制舱技术是配送式变电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可实现现场安装,有效提高二次系统的施工、调试效率与接线准确度。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预制式设计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装配式配电站内使用的板材及构件、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二次接线标准化配送需求出发,研究了预制装配式配电站的结构框架和材料设计技术,一次设备参数及接口的标准化、通用性技术,二次设备模块化分隔组合技术、二次接线标准化预制技术,逐步统一相关设备材料的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实现了不同装配式配电站板材及构件之间可替换、相同参数一次设备可替换、二次设备模块与模块之间可替换、二次光/电缆预制接头可替换,以及在必要情况下板材或构件快速整体替换检修,提升了变电站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维、检修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变电站采用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可实现现场安装,有效提高二次系统的施工、调试效率与接线准确性。预制舱内的电气设备布置紧凑,发热量集中,良好的空调系统设计为舱内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证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智能变电站光缆需求量大、可靠性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的特点以及光缆连接、敷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光缆的选型及敷设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预制光缆的设计选型原则及典型应用方案,利用工厂化预制技术提高二次系统光缆现场施工接线的质量与效率,为实现光缆现场施工的"即插即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实现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标准化应用与工程推广,需要对预制光缆工程应用方案及工程实施问题进行研究。  [方法]  基于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结合预制光缆的结构型式、光缆类型、预制方式等因素对工程应用方案进行比较,并对工程实施中的敷设、衰减控制及余长控制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  [结果]  研究统一了预制光缆的结构型式、光缆类型、预制方式,解决了光缆敷设、衰减控制及余长控制等问题,可以缩短工期并节约投资,提升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的通用性与经济性。  [结论]  结合文章研究成果,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可根据工程规模与设备布置选择适用的工程应用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实现全站光缆的现场模块化安装与接线。  相似文献   

6.
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是一个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基于该装置的高压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采用预制式电气舱进行集成,适应当前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趋势,是国内变电站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对ITER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预制式电气舱设计进行了分析,预制式电气舱通过箱式封装和电气设备模块化集成,实现了二次设备优化组合和"即插即用",同时充分考虑到舱内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屏柜电缆布置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大大降低了安装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模块化生产、设计、施工的特点与要求,研究并制定基于图模库技术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及工具。介绍智能站传统的设计移交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制定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移交流程,提出自动化、模块化的二次系统设计技术;接着,提出1种利用关联知识库校验虚回路的静态技术手段与大容量虚回路配置动态校核和过程层数据校核技术,实现虚回路校核;最后,在工具中集成了标准化工程数据库,方案可整体调用或按间隔调用,大幅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8.
预制舱是基于现有户外箱式变电站的成熟产品,结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特点,将220 kV/110 kV配电系统、35 kV配电系统、10 kV站用变压器、接地变电阻成套装置二次综自保护通信系统集成为不同的预制舱模块,在工厂内安装后整体发货,从而实现了电网建设改造中一、二次系统的集成化、装配模块化、建设过程工厂化、施工简单化的“四化”户外装置,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与能源》2013,(3):286-288
介绍了上海首座110kV装配式变电站(110kV园海变电站)在土建和电气安装中采用"装配式"工艺,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施工模式,将智能变电站按工厂生产预制、现场装配两个阶段建设。在建筑施工上,采用预制钢结构的建筑模式;在电气安装上,运用一次、二次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一体化安装和设备间控制电缆的预制技术。通过模块化预制、现场装配新工艺,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前提下,相较传统变电站建设工期,缩短了近一半,有效提升了电网建设投资效益,体现了节约、环保和工业化要求,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基于“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理念,针对现在变电站建设的问题,提出了预制式二级组合设备的方案。根据二次设备功能和间隔将二次设备模块化,优化了舱内屏柜尺寸,规范了舱内接线以及利用预制光/电缆的即插即用特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模块化方案解决了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中光缆已成为主要传输介质,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的扩大,研究光缆优化整合应用技术,可有效减少智能变电站光电缆长度、减少电缆沟截面、降低光缆成本、方便运行维护,降低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变电站光缆敷设熔接时存在的可靠性低、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不可控等问题,引入预制光缆组件,通过工厂化预制,在光缆两端预先与连接器进行连接、检测,实现了现场光缆敷设的即插即用。同时,各设备、装置基于此可实现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组装,大大缩短变电站建设周期,提高变电站光缆通信的可靠性,降低变电站的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回路连接中存在大量光纤连接,在二次光纤回路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二次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情况确定光缆规格以及纤芯连接关系,以此为基础绘制二次光缆联系图。依据现有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相关设计规程,通过总结和模拟设计人员开展二次回路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提出了一种二次光纤回路自动生成与调整的设计方法。依据IED装置的信息逻辑图和全站SCD文件,通过装置间的端口对应实现虚实回路对应,在自动生成光纤回路时将控制块列表信息添加到纤芯中,在自动调整光纤回路时,根据纤芯中控制块列表信息,尽可能保证原有光纤回路中未被修改的光缆编号或规格保持不变。该方法将设计人员的工作重点聚焦于二次回路连接原理的设计,与二次光纤回路相关的图纸可由软件按照标准的图样自动生成,在明显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有效规避了人工设计方式下二次回路虚实连接信息不对应的人工错误,可显著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二次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设备整体设计、工厂化预制接线、调试、模块化运输和现场安装,有效提高二次系统的施工、调试效率与接线准确度性,并且利用二次设备模块化整体配送。模块化设计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力与能源》2015,(6):797-800
2014年上海投运的220kV沈砖变电站为国网公司2014年标准装配式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第一批试点工程,对二次设备室内二次屏柜按功能进行研究,并进行模块化分割,将其分为多个不同模块研究二次组合设备模块的最优化配置。总结220kV标准装配式变电站二次设备模块化实施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模式制约了储能电站建设效率、工程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提升,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为了提升储能站的建设能力,提出了大规模储能电站模块化建设方案。针对预制舱式储能组合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对一二次设备按功能分成不同的预制舱等形式,对储能站进行规模化配置,分析了模块化子系统配置方案,提出了储能电池舱、换流舱、变压器舱的不同组合方式,提高了储能站设备建设的集成度,提升了运行维护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储能站的建设周期,减小了现场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质量,是未来储能站的建设方向,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预制舱结构及材料选择、预制舱内屏柜平面布置方案等,提出将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采用机架式布置方式等。对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光缆取代了电缆。光缆在变电站中大量应用。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如何选择光缆、尾缆以及光纤接口类型.如何合理优化光缆敷设等问题;提出对光缆的选型及优化整合,以达到节省光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信息交互中光缆的大量使用导致对光缆的种类、连接及敷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了多模光纤中50/125μm和62.5/125μm两种光纤芯的特点,同时考虑智能变电站数据传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多模光纤;分析了目前光缆连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ODC光缆组件连接的方式,并给出了智能变电站光缆连接的优化方案;针对常规变电站内电缆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在智能变电站光缆敷设中采用装配式钢制电缆槽盒的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变革和延伸。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从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IEC61850标准通信网络等主要方面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优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多个方面的分析、探讨,论证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实例证明智能变电站在安全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