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图1所示,工件以三面在支承钉(或支承板)上按“3、2、1”定位方式定位铣槽,三个定位基准面A、B、C面均为精基准。图1一般情况下,与第一基准面A面相接触的三个支承钉(或支承板)都要经过校正同磨,保证其平面度和等高性,并且形成的支承面还要与夹具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3.
在夹具精度的分析中,计算工件在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就是计算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引起的一批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加工要求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在定位副中,一批工件的定位基面可能是其公差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对夹具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来说,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一批工件在单个夹具中加工,夹具定位元件的尺寸在夹具制造好后就是某一确定的尺寸;另一种是一批工件在两个以上的夹具中加工(如用一批随行夹具在自动线上加工),这些夹具的定位元件的尺寸则有可能是其公差范围内的任一尺寸。在分析计算基准位移误差时,就要注意区别上述… 相似文献
4.
一、定位误差的传统计算方法在夹具设计或夹具精度核核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ΔD)通常接下面的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分析工件的加工要求及定位,分别计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ΔB)和基准位移误差(ΔY),然后根据ΔB和ΔY对加工要求的综合影响,用公式面ΔD=ΔY±ΔB将二者合成,求出定位误差面。的大小。此即定位误差的传统计算法,该方法的要点:1·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尺寸(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公差在加工要求方向上的投影。2.基准位移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基准本身可能产生的最大位移量在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编制工艺和设计机床夹具过程中,一般认为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是等效的,往往只对定位误差进行分析计算,便对夹具定位方式能否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做出结论。但是,工件被加工面(要素)与基准面(要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既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工件上),又有区别,不论在形状、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件一面两孔定位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加工工序,对其基准位移误差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计算,说明了定位误差求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计算“4-2-1”过定位下工件定位误差的方法,考虑了两个条件:一是定位件与工件不发生干涉,二是保证工件放置的稳定性。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把“4-2-1”过定位下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分为五个具体的步骤,最后举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9.
10.
机械加工中合理选择夹具定位方案对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非常重要。为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往往对夹具中定位误差进行计算。通过对常用套筒形工件钻通孔定位方案分析与计算,提出新的工件定位方法,以消除误差,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正> 现在的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加工件用作定位基准的表面总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误差,所以在一般定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误差,即定位误差中的基准位置误差。过去常常对定位误差计算法只是计算平面内产生的误差。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越来越显示了定位误差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用矩阵法表达更好,矩阵法可以计算工件空间任意点的误差。它还可用计算机求解,便于确定工件最佳定位方案。矩阵法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机械加工日益向着高精度、高自动化发展,因此,在自动线上应用的随行夹具在机床固定夹具上的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这里拟对随行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 工件装在随行夹具上,通过输送带送到自动线的各个机床(工位)上,实现有节拍的加工。随行夹具在各个机床上的定位一般采用一面两销定位(一个平面,一个能伸缩的圆柱销和一个能伸缩的削边销)。如图1;在这里两销与随行夹具底板是间隙配合。随行夹具底板如图2;同时为了输送带带动随行夹具通过各个机床,两销在机床固定夹具上必须做成伸缩式,两销与固定夹… 相似文献
18.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有诸多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旋转中心不等高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介绍了几种消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定位误差大小是判断定位方案能否保证加工精度,合理选择定位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审核夹具精度的主要指标。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是夹具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计算过程的关键是如何将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移误差两者合成为定位误差,基于多年教学和设计实践基础,研究形成了相对快捷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是设计机床夹具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圆柱孔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尤为重要,这里探讨了圆柱孔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