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态存在于动植物中,其中有机硒的安全剂量范围更广,生物利用率更高。食物是人体获取硒元素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加工过程会对食品中硒含量和形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生物可及性。基于此,文章对食品中硒含量和形态进行了系统归纳,并梳理和总结了加工对食品中硒含量、硒形态和生物可及性的影响,以期为富硒食品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硒是人体与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元素的生理作用不仅与含量及摄入量有关,更与其赋存形态相关,无机形态硒的生物利用率低且安全性差,有机形态硒的安全性高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不同来源及形态的硒营养强化产品与人体健康相关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基于形态的硒元素检测分析方法入手,系统分析富硒食品标准中硒形态相关检测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随着人们膳食营养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富硒辣木作为一种多功能植物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方法 为了研究硒在辣木-土壤中的富集转运,以盆栽辣木为试验材料,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为检测手段,以基施和喷施为外源硒添加方式,研究了硒在辣木中的富集效果以及土壤、辣木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表明,辣木是较好的硒富集植物,喷施添加比基施添加对硒的富集作用明显,喷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10倍、6倍、1倍,基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2倍、2倍、3倍,与基施相比,喷施后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硒添加后,在土壤-辣木系统中迁移转运,与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效率相比,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的转运效率更高,且硒主要在杆中积累;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硒会逐渐迁移转运至根部和土壤中,并在土壤中积累;无论哪种添加方式,硒的富集效果均是:杆>根>土壤。结论 本试验的研究为生产中通过施硒肥的外源调控措施来改善植物中硒含量,为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富硒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分解样品并转化成HCl溶液,加入EDTA、硫脲,再用NaOH调节至碱性,样品溶液首先与NaBH4溶液混合,然后与酸作用完成氢化物发生,以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硒,并对影响灵敏度的分析条件(诸如酸度、NaBH4浓度)进行了优化。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线性范围0~100μg/L,加标回收率96.0%~105.0%。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富硒食品中4种硒代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考虑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影响,采用0.1%的甲酸(A)和乙腈(B)二元流动相体系对N-乙酰-L-硒代蛋氨酸、Se-(甲基)硒基-L-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等4种硒代氨基酸进行色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进行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口服液中,4种硒代氨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9.0%~104.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结论该方法对简单基质的样品中硒代氨基酸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基质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利用反向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RP-HPLC-ICP-MS)联用分离检测富硒食品中硒酸根(SeO42-)、亚硒酸根(SeO32-)、硒代胱氨酸(SeCys2)、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5种不同硒元素形态的方法。研究采用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链霉蛋白酶在Tris-HCl缓冲液中37℃条件下振荡酶解36h提取食品中的硒化物,利用Hypersil GOLD C8作为分离柱,磷酸二氢钾-七氟丁酸-甲醇-水体系作流动相,实现了在800s内完成5种硒元素形态的快速分离,分离效果好。再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检测5种硒化物,5种硒化物标准曲线线性良好,5种硒化物检出限分别为0.20,0.25,0.25,0.20,0.50μg/L,使用该方法实测标准样品回收率为100.6%。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检出限低,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对富硒产品中硒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了新型、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羟基查耳酮杂合体(DC-5)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检测结果表明,DC-5灌胃后大鼠血液中出现了加氢还原、甲基化、磺酸化及葡萄糖醛酸化4 种代谢产物;灌胃后0.5 h,大鼠血液、心、肝、肺、胃、小肠中的DC-5含量达到峰值,而脾和肾中则在灌胃后1 h达到最高值;大鼠血液中DC-5的峰值质量浓度为162.76 ng/mL,半衰期(half-life in the terminal phase,T1/2)为30.66 h,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为11.41 h;粪便是DC-5的主要排泄途径,24 h内排泄量为灌胃量的2.26%,显著高于24 h内尿液中的排泄量(0.015 6%);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C-5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1.47%。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已报道筛选获得的致病菌、生物毒素、抗生素、兽药、农药、重金属等食品危害物核酸适配体现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实现食品危害物多靶标检测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微波辅助下酶解法的提取效果, 基于动态反应池(dynamic reaction cell, DRC),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同时测定植物性富硒食品中7种硒元素(硒酸根、亚硒酸根、硒代胱氨酸、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硒代蛋氨酸、甲基亚硒酸、硒代乙硫氨酸)形态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微波辅助胰蛋白酶酶解, 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水相滤膜。采用HPLC-ICPMS仪, 以甲烷为反应气体DRC模式消除质谱干扰, 内标校正, 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 从酶的种类、酶的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加标回收率等方面考察前处理方法对待测物的提取效果。结果 7种目标物在0.5~1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 平均回收率为91.45%~102.75%, 检出限为0.10~0.30 μg/kg, 定量限为0.30~0.90 μg/kg, 日间日内精密度(n=6)分别小于5%和9%。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 适用于食品中7种硒元素形态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孟庆茹  姜子涛  李荣  汤书华 《食品科学》2017,38(19):301-308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孔径尺寸可调控、孔大小分布均匀、表面修饰可调控等特性。简述了MOFs的研究概况,论述了其作为分离介质的优点,综述了近几年其在磷酸肽、抗生素、食品添加剂、食品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的分析和在气体吸附、传感器中的应用。在未来,利用MOFs得到的氧化物可作为色谱固定相,应用在色谱仪器中分析生物大分子,也可以制备具有磁性的MOFs,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等,这表明MOFs在食品生物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