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丹丹  李婷婷  吴彩娥  屠康 《食品科学》2022,43(17):208-220
桃果实采后低温贮藏易发生冷害,为研究热空气(hot air,HA)处理对桃果实冷藏过程中调控代谢途径的作用,本实验采用HA处理(40 ℃、4 h)桃果实,于(1±1)℃下贮藏35 d,每隔7 d取样并对可溶性糖、柠檬酸、苹果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选取样品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HA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桃果实冷藏期间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下降,并抑制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上升,同时HA显著提高了桃果实花色苷的含量(P<0.05)。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HA处理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主要集中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次级代谢物代谢途径;桃果实糖酸代谢变化主要与转化酶、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苹果酸脱氢酶和柠檬酸合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HA通过上调苯丙氨酸解氨酶、香豆酸CoA连接酶、查耳酮合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花青素合成酶和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表达量,促进酚类、黄酮类和花青素的合成。综上所述,HA处理可以有效延缓桃果实采后糖酸和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并提高果实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外源蔗糖处理对采后桃果皮色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蔗糖处理对采后桃果皮着色的影响,本研究以套袋采收的'春美'桃为试材,采后用200 mmol/L的蔗糖浸泡处理后于常温((20±1)℃)条件下贮藏,并测定采后蔗糖处理桃的品质指标、果皮花色苷含量、内源糖含量和花色苷代谢相关酶活力.结果 表明,外源蔗糖处理对桃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硬度...  相似文献   

3.
以‘澳洲青苹’为材料,测定套袋果实(对照组)与解袋后(处理组)果实果皮色泽参数、花青苷含量、多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调控基因(Md MYB1、Mdb HLH3、Mdb HLH33、Md TTG1)和结构基因(Md CHS、Md DFR、Md ANS、Md UFG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光是影响果实着色的重要因素,套袋遮光抑制了果实着色,套袋果实解袋后果皮L*、b*值逐渐降低,a*值逐渐升高,果实红色加深;套袋抑制了果皮花青苷和黄酮醇合成,套袋果实解袋后果皮中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和槲皮素-3-芦丁糖苷的含量逐渐升高,而套袋对其他的酚类物质影响不显著;套袋抑制了与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套袋果实解袋曝光后,果皮中与花青苷相关调控基因和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与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澳洲青苹’果实解袋后,果皮中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迅速表达,从而促进了果皮中花青苷合成,而套袋抑制了果皮中与花青苷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花青苷合成。  相似文献   

4.
李洋  袁迪  陈丰 《现代食品科技》2024,40(5):119-126
为研究光照处理对采后蓝莓冷藏期间理化品质的影响,该实验以黑暗处理为对照组,在4 ℃、12 d全光照条件下对蓝莓进行不同波长LED红光(620 nm)、蓝光(460 nm)和白光(450 nm)三种光源处理,每2 d分别取样,分析不同LED光源照射处理对蓝莓贮藏期间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黑暗对照组相比,各光照处理均有利于保持果实原有色泽,贮藏12 d后,蓝光处理组蓝莓的硬度最高,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3.15%和1.27%,花青素含量达到了45.79 mg/g,是对照组的3.48倍;各光照处理组中,LED蓝光能显著抑制丙二醛物质的增加,其含量仅为0.88 μmol/g;且蓝、红光照辐射可显著抑制PPO、POD活性的增加,减少蓝莓果实的褐变程度,其中蓝光效果更加显著(P<0.05)。因此,蓝光处理更有利于保持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货架期,同时为蓝莓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具备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重庆当地早熟蜜橘存在果皮晚于果肉达到成熟标准的特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柑橘产业中常用乙烯对蜜橘果实进行褪绿处理。但单独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浅,感官品质不佳,影响消费者接受度。基于此,前期研究探讨了光照对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的影响,发现以300 lx、450 nm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蓝光处理能有效改善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的色泽,并从类胡萝卜素代谢角度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鉴于蜜橘果实色泽的形成是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决定的,本实验通过对叶绿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代谢物质含量变化分析探讨蓝光和乙烯协同处理对蜜橘果皮叶绿素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蓝光和乙烯协同处理通过促进蜜橘果皮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CcRCCR、CcNYC1上调表达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CcCAO、CcChIH、CcMPEC下调表达,促进果实中叶绿素a、叶绿素b、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甲酯a、脱镁叶绿酸甲酯b的降解,从而加速果实转色。研究结果可为系统阐述蓝光和乙烯协同调控蜜橘果实着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红光、蓝光、黑暗条件下红曲霉的桔霉素产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了桔霉素相关合成基因簇(ctnA、pksCT、orf7基因)、全局性转录因子(LaeA、VeA基因)及pka基因的表达量,研究光照对红曲霉桔霉素代谢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黑暗条件相比,蓝光条件下菌体生物量降低15.85%,桔霉素产量升高30.40%;红光条件下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05),桔霉素产量降低35.26%。蓝光促进ctnA和pksCT基因的表达、抑制orf7基因的表达,红光抑制ctnA和pksCT基因的表达、促进orf7基因的表达。蓝光抑制LaeA、VeA和pka基因的表达,红光促进LaeA、VeA和pka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光照通过调控LaeA、VeA和pka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信号传递,调控桔霉素基因簇重要的调控因子ctnA和orf7,改变桔霉素合成基因pksCT表达量,进而实现对桔霉素产量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乙烯利对重庆本地产早熟蜜橘果实进行褪绿处理,对褪绿处理后的果实进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照处理,探讨不同LED光源、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乙烯褪绿蜜橘果皮和果肉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源、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处理均有效地提高了果实色泽指数、色差参数(a*、b*、a*/b*和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果皮H*值、叶绿素a与b的含量。其中,蓝光LED光源处理组的果实褪绿速率快,色泽指数高,果实着色更佳。300lx蓝光LED光照处理10h在改善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方面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陈磊  郭玉蓉  白鸽  袁莉 《食品科学》2015,36(24):326-331
研究采收时苹果果皮颜色对气调贮藏期间果皮色泽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为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2种不同色泽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色值、花青苷、叶绿素含量及花青苷相关合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贮藏过程中,花青苷含量出现波动变化,其中着色好的苹果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下降幅度为51.36%~69.51%,而着色差的苹果花青苷含量下降幅度为74.45%~95.30%;着色好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高于着色差的苹果。采收时着色好的苹果果皮中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除LDOX外,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着色差的苹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不同色泽的苹果果皮中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但在贮藏后期着色差的苹果果皮中CHI、F3H、DFR、ANR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着色好的苹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导致花青苷合成速率下降,花青苷降解,果实发生果皮褪色现象。采收时着色差的‘红富士’苹果在气调贮藏期间比着色好的苹果更容易发生果皮褪色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测定和分析'塔罗科'血橙成熟过程中(开花后200~324 d)花色苷质量浓度、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花色苷积累及其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塔罗科'血橙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花色苷质量浓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开花后261 d开始在血橙汁中检测到花色苷,开花后276~293 d是血橙果实花色苷的快速积累时期,在此期间血橙汁中的花色苷质量浓度日均提高0.55 mg/L。4CL、CHS、F3H、F3'5'H、DFR、ANS、UFGT、GST基因是调控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核心结构基因,Ruby是调控血橙果实花色苷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血橙成熟过程中花色苷质量浓度与果糖、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和0.799。成熟过程中血橙果实中果糖、葡萄糖的积累可能是促进花色苷合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皮颜色是葡萄果实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也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红葡萄酒。因此,果皮颜色一直是葡萄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性状。葡萄果皮颜色主要取决于花色苷的组成与含量,花色苷积累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ucose 3-O-flavonoid glucosyltransferase,UFGT)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基因表达主要受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的调节。本文从MYB转录因子调节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理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发展方向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探索最适宜小豆芽苗菜生长的光质和光周期,为工厂化生产光环境调控提供依据,分别在黑暗(D)、白光(W)、蓝光(B),紫外光A(UV-A)和紫外光B(UV-B)下培养小豆芽苗菜,研究不同光质对小豆芽苗菜的生长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并初步探究类黄酮合成机制。结果表明,与W相比,UV-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小豆芽苗菜株高、可食鲜重和含水率,但不影响其可食干重。与D和W相比,其他光质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小豆芽苗菜类黄酮含量,其中UV-B处理显著(p<0.05)高于其他光质处理;同时UV-B处理显著(p<0.05)提高芦丁和山奈酚含量;不同UV-B处理时长都降低了其含水率,4 h是比较适合小豆芽苗菜生长和营养积累的UV-B光照时间。在120 h之内,UV-B处理下类黄酮含量持续上升;在60 h之内,UV-B处理下查尔酮合成酶(CHS)和黄酮醇合酶(FLS)酶活性持续高于W处理,并且UV-B促进类黄酮合成相关酶活性基因的表达。因此,UV-B通过提高CHS和FLS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p<0.05)提高小豆芽苗菜黄酮类物质及其单体含量。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研究光对芽苗菜的影响,本试验以西兰花为材料,阐述了不同光质对其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对照相比,蓝光和UV-B处理后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和花青苷的含量均显著(p<0.05)提高,苯丙氨酸解胺酶和查尔酮异构酶活性也相应提高;与白光相比,蓝光处理下全株鲜重、可食鲜重和可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蓝光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子叶中萝卜硫苷的含量(p<0.05)。与红光相比,蓝光处理下抗超氧阴离子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也显著提高(p<0.05)。与UV-B相比,蓝光处理的西兰花芽苗菜生长未受到抑制,而且蓝光还可显著提高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的含量以及花青苷含量。综合考虑,蓝光是提高西兰花芽苗菜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最佳光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苹果果实采后成熟、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Granny Smith’苹果果实为实验材料,将其进行外源ABA处理后置于20 ℃贮藏(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纤维素酶活力、果胶甲酯酶活力、叶绿素含量、内源ABA含量、乙烯产生速率及乙烯生物合成基因(ACO1、ACO2、ACS1、ACS3)、苹果乙烯信号转导基因(ERS1、ERS2、ETR2、ERF3、ERF4、ERF5)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降低苹果果实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提高果实中的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促进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苹果乙烯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量(P<0.05)。同时,参与苹果乙烯信号转导的ERS2、ETR2和ERF3、ERF4、ERF5表达量随着果实采后成熟明显增加,并且ABA处理组果实中的表达量总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苹果内源ABA的合成,提高苹果乙烯生物合基因和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促进苹果内源乙烯合成和乙烯信号的转导,加快苹果果实的采后成熟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8个品种的蓝莓(包括6个高丛蓝莓:绿宝石、蓝美1号、海岸、莱格西、比洛克西、奥尼尔;2个兔眼蓝莓:括灿烂、园蓝)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VcCHS、VcCHI、VcF3H、VcDFR、VcANS结构基因及转录因子MYB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对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结果 表明:VcCHS、V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