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腌腊肉制品是中国传统肉制品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易于加工贮藏。但传统加工方式存在含盐量高,易氧化酸败,以及存在硝胺、生物胺、有害微生物等问题。在传统肉制品现代化研究中,发酵微生物提升其风味和安全性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应用发酵微生物对改善产品感官和风味,提升氨基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有利,并且可有效抑制腐败和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升产品安全性。以传统腊肉、腊肠、火腿、板鸭等产品为例,对发酵微生物提升中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风味和安全性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我国是肉与肉制品生产大国 ,同时也是肉与肉制品消费大国。因此 ,怎样利用有限资源生产出产量高、质量优、安全性好、风味独特的肉与肉制品是目前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消费要求的提高 ,微生物在肉制品加工中的研究不断深入 ,而乳酸菌及其产物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肉制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有广阔市场前景。乳酸菌及其产物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以美国及欧州一些国家的研究比较成熟 ,像意大利的干香肠 ,德国的半干香肠都是通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起…  相似文献   

3.
发酵肉是一种传统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风味,营养丰富,保质期长,提高了肉类的经济价值,促进了肉制品行业的发展,但发酵肉制品也存在安全隐患,如硝胺、生物胺、有害微生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将微生物应用到发酵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并且能和有害微生物产生竞争;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的酶类,为产品风味的产生做出贡献。另外,微生物可以赋予产品功能特性,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发酵肉制品的种类、用于生产发酵肉制品的功能性微生物种类及其功能特性、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机理、降解生物胺作用机理及促进风味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对发酵肉制品中肌肉蛋白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韩齐  孔保华  夏秀芳  刘骞 《食品科学》2014,35(9):279-284
乳酸菌是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对肌肉蛋白的降解作用是发酵肉制品风味形成及品质改善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述与肌肉蛋白水解作用相关的微生物酶类及其对品质特性的影响,综述在不同模拟体系--体外模拟体系和发酵肉制品体系中乳酸菌对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并提出现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这些对于功能性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调味品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成为食品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酵调味品以其独特的酿造风味在调味品中首屈一指,而酿造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乳酸菌(LAB)是中国传统调味品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微生物,与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共发酵实现独特的产品品质。文章从4个方面综述了LAB代谢途径与风味物质形成的可能机制,并对今后乳酸菌在调味品风味形成方面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混合菌种和盐含量对发酵鲢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微生物、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氨基态氮(ANN)、硫代巴比妥酸(TBARS)和挥发性风味成分为指标,研究了混合发酵菌种和盐含量对鲢鱼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快速生长,在发酵48 h内鱼肉pH值快速下降至4.23,有效抑制了葡萄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的积累。在3%~5%范围内盐含量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鱼肉品质特性没有显著影响。利用混合接种发酵可以改善发酵鱼肉风味,提高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发酵香肠生产的微生物及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发酵香肠是发酵肉制品中产量最大的一类产品,是发酵肉制品的代表。它是选用正常屠宰的健康猪、牛等畜肉,经绞碎后和动物脂肪、糖、盐、发酵剂、香辛料等混合均匀后灌入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具有稳定的微生物特性和典型发酵风味的肉制品。接种的微生物一般为乳酸菌、微球菌等益生菌,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微生物在发酵香肠中的地位和作用 1.发酵香肠生产中的微生物(见表) 发酵香肠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乳酸菌、微球菌、霉菌和酵母,它们在发酵香肠的风味形成和安全性中都发挥了各自独特的作用。1940年,美国人L.B.Jensen和L.S.Padock在专利中第一次描述了乳  相似文献   

8.
蔬菜腌制工艺逐渐向着低盐化、低温化、低亚硝酸盐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等高品质腌制食品的方向发展,以乳酸菌为优势菌 的发酵菌剂也越来越多,但是功能全而优的乳酸菌剂仍有待开发。 如何深入系统研究大头菜腌制过程中的微生物与发酵温度、发酵 时间、含盐量等环境因素以及与有害菌、乳酸、氨基酸态氮、关键风味成分等物质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形成理论体系,成为改 进工艺和提高腌制品质的关键。该文以大头菜为研究对象,并借鉴同为芥菜变种的榨菜腌制方法,从腌制工艺、腌制技术和腌制微生 物等方面阐述了腌制大头菜的研究现状,并从提高腌制大头菜产品品质、安全性、生产效率和标准化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对大头菜未 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鲁氏酵母菌和分离自传统发酵香肠的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混合制作发酵香肠,研究其对发酵香肠理化品质、微生物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将鲁氏酵母菌加入发酵香肠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鲁氏酵母菌可以协同乳酸菌促进香肠发色,降低水分及pH值,缩短发酵时间,并在发酵香肠中生长良好,且未对乳酸菌产生消极影响,成熟后产生的风味物质及香气成分能够让大众接受。因此,鲁氏酵母菌在发酵香肠生产发酵过程中有积极影响,可进一步应用于发酵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10.
肉品发酵剂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民 《肉类工业》2001,(Z1):21-24
肉品发酵剂可以提高肉制品的营养、风味和卫生安全性,尤其乳酸菌作为保护性发酵剂可以抑制腐败菌的增殖.本文主要论述了肉品发酵剂的微生物组成、生理、遗传学等方面 ,对肉品发酵剂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容易被有害微生物侵染,从而导致其腐败变质。现常用的物理化学防腐保鲜方法虽然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但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目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天然的产品,因此生物抑菌剂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安全、无毒、开发性能稳定,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对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抑菌机制及乳酸菌作为天然抑菌剂在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果蔬类产品及蛋制品中的应用,以期为产抑菌素乳酸菌的综合利用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蔬菜发酵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及控制其一定的生长条件对蔬菜进行加工的方式,发酵蔬菜制品是食品加工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综述了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乳酸菌与发酵蔬菜风味的关系,分析了发酵蔬菜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提高发酵蔬菜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发酵肉制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发酵肉制品中常用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及其具有降低pH值、减少腐败、改善组织与风味、促进发色、防止氧化变色、减少亚硝胺的生成及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生毒素等作用。简述了国外关于改进发酵香肠生产工艺及筛选和构建具有优良性状的微生物菌种的研究及国内关于发酵香肠的研究。认为在西式发酵香肠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发酵加工技术,利用乳酸发酵荆制作适合中式风味的发酵香肠及肉制品是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发酵剂分离筛选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剂具有增加肉制品风味和安全性等优势,在发酵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且对致病菌、生物胺等潜在安全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具备功能性作用。本文着重从发酵剂的选择、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筛选及微生物发酵剂的应用方面进行概述,并展望了肉制品发酵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酱卤牛肉生产制作工艺基础上,采用目前应用于肉类、鱼类等衍生产品中为提升样品质地特性的TG酶水解法,应用于酱牛肉制作前处理中,探究其对酱牛肉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TG酶水解后,酱牛肉的质地得到改善。采用乳酸菌发酵法,通过前期乳酸菌发酵液对牛肉的发酵,探究其对酱牛肉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制作的酱牛肉风味得到明显增强。经过这两种工艺改良后的酱牛肉具有色泽均一、香味诱人、肉汁浓郁、肉质紧实有嚼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加热是常见的肉及肉制品加工方式,适当的加热可改善色泽和风味、杀灭有害的微生物与寄生虫、延长贮藏期、提高消化吸收性,但是,过度加热会导致肉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并促进有害脂质氧化产物的形成,从而降低肉品的营养价值并影响其食品安全.本文综述近年来脂质氧化对肉品风味影响的研究成果,介绍主要的脂质氧化机理,总结加热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在肉制品加工领域中发挥了显著的品质改善作用,如改善保水性、质构特性、色泽和风味,抑制氧化、亚硝胺生成及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等。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对肉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其改善肉制品综合品质和货架期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helf life of cooked, cured meat products based on lactic acid bacteria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ime to cause health risks based on Listeria monocytogenes growth were studied. Growth model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on cooked meat product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Temperatur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retail and home refrigerators. Distribution predictions were conducted by two approaches (time-temperature profile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ime-temperature profiles were more appropriate to be used, becaus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verestimated the growth of L. monocytogenes. Shelf lif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storage temperature, but initial microbial load had a smaller effect. The expiration date of cooked meat products might be based on only the growth of the spoilage microorganisms, and only when product contamination with L. monocytogenes cell concentrations is high does a product fraction pose health risks for consumers. Sensitivity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duration of shelf life. Distributions of shelf life and time to cause health risks giv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oked meat products and may be used as practical tools by meat process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