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辣椒素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性质;对辣椒素类物质的感官测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辣味物质的定量测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辣椒精及辣椒为原料制备药品级纯度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其中辣椒精是指以辣椒生产辣椒红色素后产生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较多的产品.以70%的甲醇抽提辣椒精,提取液浓缩后以乙酸乙酯抽提,乙酸乙酯抽提液浓缩后用0.5% NaOH溶液溶解,以HCl调节溶液pH到7.5,用乙酸乙酯抽提该溶液,蒸发浓缩后的抽提物再次以0.5% NaOH溶液溶解,以HCl调节溶液pH到7.5,以正已烷在40℃萃取该溶液,萃取液在4℃产生针状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晶.用类似方法也可从辣椒粉中获得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辣味”的来源,辣椒素类物质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在神经末梢上和某些分子反应产生生物电脉冲,激活人体神经中的辣椒素受体通道,然后将信号传导到大脑,产生辣味感觉(以下简称辣味)。研究发现,辣味与味觉之间存在协同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类物质与味觉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因此,本文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种类、化学性质及应用进行概括,阐述辣味的产生,即辣椒素激活辣椒素受体通道的生物学机制,同时探讨辣味与酸味、甜味、苦味、咸味以及鲜味的相互作用,指出目前辣味与味觉相互作用及其潜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辣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刘欣  李汴生 《食品科学》2012,33(10):111-114
以工业生产盐焗鸡的副产物--辣味鸡油为原料,研究乙醇提取辣椒素工艺。结果表明:辣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70℃提取3h,料液比1:3(g/mL);一次提取的提取率可达51.44%,一次提取无法将辣味鸡油中的辣椒素提取完全,需要经过多次提取。通过方差分析,对提取率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辣椒制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进行检测,并对其提取条件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乙醇∶水=70∶30(V∶V)作为提取液,采用直接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以0.3%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2:3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Macherey-Nagel Nucleosil12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分离。结果表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在20~1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12 = 0.999 8,R22 = 0.999 9),检出限为0.001 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104%和8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有效排除香辛料物质的杂峰干扰,适合各类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热、微波、臭氧三种灭菌方式对辣椒粉进行灭菌,以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特征指标选用响应面法探讨不同灭菌方式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灭菌过程中温度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加热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均都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臭氧灭菌过程中灭菌时间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作用,臭氧浓度对辣椒素类物质影响不显著,最佳灭菌条件为:浓度3.16mg/L,灭菌时间24.2min,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达2.59mg/g。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GB/T 21266-2007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检测的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快速有效的测定菜点中主要辣味成分的方法。以实地采样的浙江绍兴、杭州、宁波、温州四地的代表菜品为实验对象,测定各地菜品中辣味成分的含量,从而分析浙江地区食品的辣味特征。方法:超声波辅助甲醇-四氢呋喃(1∶1)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味物质含量。结果:确定色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辣椒素的回归方程为Y=6636.7X+1221,相关系数R2=0.9999。二氢辣椒素的回归方程为Y=6338.9X-3758,相关系数R2=0.9999。浙江100道菜品中使用辣椒及其制品的菜肴所占比例为13%,浙江菜品整体辣度为0.14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浙江菜品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浙江菜品整体辣度很弱。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类物质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辣椒素类物质对高脂血症大鼠可能的降血脂和胆固醇作用.结果表明:长期低剂量摄取辣椒素类物质能显著减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主要是导致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则相对稳定.因此,长期低剂量摄取辣椒素类物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GB/T 21266-2007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检测的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快速有效的测定菜点中主要辣味成分的方法。以实地采样的浙江绍兴、杭州、宁波、温州四地的代表菜品为实验对象,测定各地菜品中辣味成分的含量,从而分析浙江地区食品的辣味特征。方法:超声波辅助甲醇-四氢呋喃(1∶1)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味物质含量。结果:确定色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辣椒素的回归方程为Y=6636.7X+1221,相关系数R2=0.9999。二氢辣椒素的回归方程为Y=6338.9X-3758,相关系数R2=0.9999。浙江100道菜品中使用辣椒及其制品的菜肴所占比例为13%,浙江菜品整体辣度为0.14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浙江菜品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浙江菜品整体辣度很弱。  相似文献   

10.
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狄云  蒋健箴 《食品科学》1999,20(6):30-32
在分析国内外辣椒果实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生理作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位点,合成及降解代谢、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其为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熊科  夏延斌  王燕  刘蓉 《食品科学》2007,28(5):37-40
对国外辣椒及其制品的分级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情况以HPLC精确测定辣素为指标,建立了套辣度分级的方法。同时对该方法在辣椒及其制品的分级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川菜菜品的辣味物质分析与辣度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分川菜菜品中辣味物质(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根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结合感官评价进行辣味分级。根据辣度的强弱分为5级(特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291 8 g/kg)、4级(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92 4~0.291 8 g/kg)、3级(中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19 5~0.092 4 g/kg)、2级(微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0.019 5 g/kg)、1级(不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 g/kg)5 个等级。在123 个样品中,1级样品占39.84%,2级样品占18.70%,3级样品占26.83%,4级样品占12.20%,5级样品占2.44%。实验还分析了辣椒及其制品对样品辣味的影响,样品的辣味不仅与辣椒及其制品的种类和使用量有关,还与加工方式、原料大小、加工温度、调味料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感官评价结果,采用SPSS中的Fisher判别分析方式,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得到麻辣火锅底料的辣度分级模型;研究熬煮过程中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Cap-S)的含量变化,得到其影响辣度分级的规律。结果表明,仅用感官评价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受感官评价人员的影响较大,结论准确度不高;若以火锅底料中Cap-S含量为分级标准,其正判率界值为24%>20%,可以很好地将辣度分为5 个等级,分级模型较为合理。火锅底料熬煮过程会影响Cap-S的迁移,Cap-S在油相和水相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同时调味料中的Cap-S逐渐迁移到汤底中,使得熬煮过程中辣度总是不断发生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感官评价结果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可以很好地区分火锅底料的辣度,指导消费者购买合适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红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王兴国  金青哲  刘元法 《食品科学》2005,26(11):207-209
采用HPLC法对红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的含量进行直接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辣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7%,精密度0.51%。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SB-C18(Φ4.6mm×150mm),流动相VMeOH:VH2O(65:3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  相似文献   

15.
曹建兰  卢俏  张煜 《食品科学》2014,35(12):60-64
以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辣椒碱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刮膜转速对辣椒碱纯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辣椒碱类物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70 ℃、真空度0.15 mbar、刮膜转速400 r/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碱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由0.001 5%提高到13.11%。  相似文献   

16.
Decrease of Pungency in "Radish Kimchi" during Ferme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idity in radish kimchi increased with fermentation time, resulting in a gradual decrease in pH. Decrease of pungency was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4-methylthio-3-butenyl isothiocyanate (MTB-NCS) in the homogenate. Optimum flavor occurred on the third day of fermentation when MTB-NCS concentration was 6.6 × 2 μmoles/100g. The decrease in MTB-NCS concentr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the gradual loss of 4-methylthio-3-butenyl glucosinolate (MTB-glu-cosinolate), which occurred more rapidly than the decline in total glucosinolates. Ascorbic acid-dependent myrosinase activity declined gradually until the third day of fermentation, although ascorbic acid content remained above that required for maximal enzym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18.
19.
马嫄  樊巧  刘平  车振明 《食品科学》2014,35(6):152-155
以某品牌特、一、二级“郫县豆瓣”为样本,分别选择索氏提取、丙酮超声波提取以及乙酸乙酯超声波提取其中的辣椒红色素,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吸光度,对比分析色价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斯科维尔指数和辣度来表示“郫县豆瓣”的辣味程度。结果表明:丙酮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果最好,可用于“郫县豆瓣”的色价测定,各等级“郫县豆瓣”的色价均高于0.4,随着等级的降低而减小,但各等级间差异不显著;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某品牌特级“郫县豆瓣”的辣度为23~28;一级为14~21;二级为13~15。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辣椒辣度的斯科维尔指数(Scoville heat units,SHU)法存在对基质影响因素的忽略及检验结果缺乏统计学依据的问题,通过将单样品评价改为样品液与制备基质对照液的成对比较检验,以及增加评价小组人数或评价轮次改进实验设计等,建立了与辣味同为三叉神经感的花椒麻味感觉强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改良SHU法。应用新方法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麻度进行测量与分级,并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花椒中的酰胺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麻味感觉强度值与花椒酰胺的物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对某些品种而言,相近的或者较低的花椒酰胺含量表现出更强的麻感,较高的酰胺含量却能表现出较低的麻感。说明,花椒麻味感觉强度不仅与其所含的花椒酰胺总含量相关,也与花椒酰胺的构成及其结构相关。该方法的建立对花椒麻度相关研究以及应用麻度作为核心指标进行花椒及其制品质量评价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