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脂饮食的大量摄入及久坐少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临床并无针对性药物,仅利用降糖降脂等药物间接治疗,无法完全治愈,因此创新非药物生活方式策略治疗NAFLD的需求十分迫切。饮食干预措施具有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潜力,食物不仅在提供营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力工具。灵芝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益处,特别是在保肝护肝、提升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特色性优势。为进一步了解灵芝对NAFLD的防治作用,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肝脏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免疫与肠道菌群等多方面综合阐述了灵芝防治NAFLD的潜力及作用机制,为灵芝在日常膳食中发挥其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为灵芝的科学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脂肪和/或高果糖摄入等因素导致过多的脂肪储存在肝脏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其全球发病率为25.2%,呈快速上升趋势。该文采用高糖高脂诱导NAFLD小鼠模型,研究了葛根素对NAFLD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NAFLD小鼠体质量、肝指数分别下降13.7%、14.9%;H&E染色提示肝脏组织损伤减轻,脂肪空泡几乎消失;ELISA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浓度分别下降62.9%、60.5%和61.0%。采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NAFLD小鼠的肝脏代谢,结果表明葛根素提高代谢物L-蛋氨酸、L-丝氨酸、L-天冬酰胺、L-苯丙氨酸和氨基己二酸的水平,调控了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途径的紊乱;下调脂质代谢物油酸水平,促进鞘脂降解;并调节磷酸戊糖代谢、维生素代谢、嘌呤及嘧啶代谢途径的代谢物水平。因此,葛根素调控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途径的紊乱,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挥保护作用,为饮食调控脂肪代谢乃至脂肪肝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喂饲基础饲料为正常对照,高脂饲料为模型对照,分别研究不同剂量黄粉虫油掺入其饲料中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将高脂饲料中的猪油分别以黄粉虫油替换30%、70%、100%或额外增加3%的虫油喂养30 d,能显著预防其血TG和TC水平的升高,且维持在正常水平;给小鼠喂饲高脂饲料30 d造成其高TG、高TC模型后,维持饲料胆固醇水平不变去掉猪油后,添加3%、7%和10%比例的黄粉虫油和在其高脂饲料基础上另外添加3%的黄粉虫油再喂养20 d,均能显著降低其血清TG含量,但不能降低其血清TC含量及改善其HDL-C和LDL-C比例;且发现黄粉虫油与深海鱼油的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黄粉虫油既能预防小鼠摄入高脂饲料时血液中TG升高,又能对高血脂小鼠血TG有降低作用;但对小鼠高脂饮食只有预防其血TC含量升高的作用,而不能降低其已升高的血TC。  相似文献   

4.
探讨茶多酚饮食对HFA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将24只无菌C57BL/6J小鼠灌胃健康志愿者粪便悬液,构建HFA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n=8),分别为常规组(Low Fat,LF),喂养常规饲料;高脂组喂养高脂饲料(High Fat,HF);茶多酚组在饮用水中添加质量分数0.2%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同时喂养高脂饲料(HF+0.2%TP)。干预8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脂肪质量及血糖血脂水平,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高脂组小鼠的体重、脂肪质量、血清中TCH、TG、LDL-C水平相比于常规饲料组极显著升高(P0.01),肝质量显著增加(P0.05),茶多酚组小鼠体重、脂肪质量、TCH、TG水平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LDL-C含量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此外,高脂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常规饲料组和茶多酚组(P0.05)。茶多酚干预能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以及血清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排便的情况与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该研究旨在探究普洱熟茶的主要品质和功能成分——氧化型茶多酚(oxidized tea polyphenols,OTP)对排便的影响。实验以SD大鼠为模型,研究OTP对高脂饮食大鼠排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OTP处理组大鼠的粪便颜色为红褐色(即OTP的颜色),说明部分OTP可随粪便排出;与高脂饮食组相比,OTP处理组大鼠的摄食量和饮水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排便量却显著增加(p 0.01),增幅高达34.08%;高脂饮食大鼠的排便指数在OTP的作用下亦由15增加至22(p 0.001),且显著高于正常饮食大鼠的排便指数(20)(p 0.01)。由此可见,OTP具有明显促进高脂饮食大鼠排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黄粉虫脱脂粉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和高脂饮食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别给糖尿病模型和高脂饮食小鼠饲料中添加20%、10%、5%剂量黄粉虫脱脂粉,另设对照组;分别于喂养第10天和第20天测定其空腹血糖水平,喂养结束后测定其空腹血脂水平。结果表明:黄粉虫脱脂粉不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而5%剂量黄粉虫脱脂粉即可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小鼠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我国著名食药两用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 PK)水提物联合间歇性禁食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肝损伤及肠道微生态紊乱的预防保护作用及生物机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为69.71%,总酚含量为5.4%。采用高通量液相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定性解析滇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共检出325种代谢物,富含棉子糖、水苏糖、异麦芽糖等功能性低聚糖,γ-氨基丁酸、精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类,以及甜菜碱等益生活性物质。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 J小鼠(n=60)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正常饮食+滇黄精干预组(NC+PK)、正常饮食+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组(NC+PK+IF)、高脂饮食对照组(HF)、高脂饮食+滇黄精干预组(HF+PK)、高脂饮食+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组(HF+PK+IF),开展8周干预。结果显示滇黄精干预(PK)和滇黄精联合间歇性禁食干预(PK+IF)可有效预防高脂诱导小鼠肥胖,显著改善葡萄糖耐受力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有效缓解由高脂诱发的肝脏细胞变性和脂质积累异常...  相似文献   

8.
李汉臣  王金侠  孟军  刘素稳  李军 《食品科学》2011,32(11):281-283
为研究不同剂量苹果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和高脂饮食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别给糖尿病模型和高脂饮食小鼠饲料中添加4%、2%、1%剂量苹果膳食纤维,另设对照组;喂养结束后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显示:1%~4%剂量苹果膳食纤维不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但4%剂量可以抑制其血糖值显著升高。4%剂量苹果膳食纤维可有效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胆固醇(TC)含量和动脉硬化指数(AI),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对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可有效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而较低剂量未发现有效作用。结论:苹果膳食纤维对小鼠的辅助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当饲料中添加剂量达到4%时,才会有显著效果,较低剂量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究油茶多酚对高脂日粮大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分为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阿托伐他汀10 mL/kg BW处理组、高脂饲料组+油茶多酚2.5、7.5、15 mL/kg BW处理组.实验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和茶多酚均具有较强降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但总体上15 mL/kg BW茶多酚所表现出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平阳黄汤’对高脂饮食大鼠的肥胖调控作用及其与肠道屏障和菌群的关系,将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以及平阳黄汤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 mb),建立预防肥胖模型。通过分析大鼠体质量变化、摄食量、脂肪指数、血清指标、肝脏指标和肝脏、结肠组织切片评估‘平阳黄汤’对高脂饮食大鼠的肥胖调控作用;通过分析肠道的病理形态、杯状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评估肠道屏障作用;通过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评估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高剂量‘平阳黄汤’能极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量、附睾和肾周脂肪质量(P<0.01),降低血清血脂、脂肪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P<0.01),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P<0.01),有效调节肝脏的脂质堆积和炎症损伤。同时,高剂量平阳黄汤还显著改善了高脂饮食大鼠结肠的形态,减少绒毛脱落和炎症浸润现象,显著恢复肠道杯状细胞数量,提高闭锁小带蛋白和闭锁蛋白的表达(P<0.01),有效降低了血清中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1),有效预防代谢性内毒素和全身慢性炎症,提高了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促进了与肥胖发生相关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结论:‘平阳黄汤’能通过维护肠道屏障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有效调控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植物多酚保健功能纺织品,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探讨pH值、温度、处理时间对茶多酚在棉织物上吸尽率的影响;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分析改性剂浓度、碱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吸尽率的影响;测试茶多酚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浸渍优化工艺为茶多酚6%(o. w.f),温度40℃,时间60min,浴比1:30,应用此工艺,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尽率为14.6%;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优化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25 g/L,碱剂质量浓度6 g/L,温度70°C,时间90 min,浴比1:30,茶多酚应用此改性工艺处理的棉织物的吸尽率为48.8%。经阳离子改性和茶多酚二步法处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为92.2% 和90%,再经铜后媒处理,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达100% 和99.9%。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优良的抗氧性能。本文将茶多酚加入月见草油中进行抗氧化性实验,以过氧化值(POV)和酸值为指标,考查了月见草油对紫外光和超声波辐射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光或超声波辐射7h,添加10×10-6、20×10-6、30×10-6、40×10-6、50×10-6茶多酚的月见草油的过氧化值(POV)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40.17%、44.04%、49.94%、58.41%、66.01%和14.59%、32.67%、35.49%、43.44%、64.92%。用紫外光或超声波辐射7h,添加50×10-6茶多酚的月见草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38.71%和29.63%。由此说明月见草油中添加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光敏氧化和抗超声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茶学中酯型儿茶素研究热点和工业生产中差异化茶多酚产品需求,对LP-8大孔树脂分离制备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开展研究。先经静态吸附和洗脱实验表明LP-8大孔树脂对茶多酚(含酯型儿茶素)和咖啡碱具有较大的吸附选择性差异,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洗脱即可获较理想的茶多酚回收率,因此确定LP-8树脂具有分离制备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的可行性。再经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结合Langmuir拟合方程推算,25 ℃下LP-8大孔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70.9 mg/g。经动态吸附实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1 BV/h、上样质量浓度30 mg/mL,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对饱和吸附样进行梯度洗脱,40%~60%洗脱合并液中酯型儿茶素占茶多酚比例达78.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茶多酚总量的61.0%),即利用LP-8大孔树脂获得了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茶多酚及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茶多酚含量。方法通过对市场上部分宣称含茶多酚的保健食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仪器检测方法、不同标准物质对保健食品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均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其中紫外分光度法测定中,以茶多酚为标准品测定结果低于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的结果。结论测定保健食品样品中茶多酚含量时,应根据产品的原辅料及目的进行仪器方法及标准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交联PVP对茶多酚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交联PVP处理铁观音茶叶水 ,在交联度为 0 .5 %、用量为 7g/L、30℃下处理 30min时 ,茶多酚的吸附率为 66 83%。分析吸附机理认为 ,交联PVP上的活性吸附中心与茶多酚形成氢键吸附。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因之一,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大量实验证明茶多酚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心肌保护、血管保护、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茶多酚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其心血管防护作用及机理,分析了我国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并对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茶多酚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添加茶多酚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本实验以茶多酚为添加剂,考察了紫外光、温度、CuCl2和KClO3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紫外光辐射和90℃加热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22.8%和12.06%;用0.08mol/LCuCl2和KClO3氧化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3.63%和7.63%。  相似文献   

18.
该试验以茶酒糟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水浴振荡法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多酚的水浴振荡乙醇提取工艺,并考察茶多酚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从茶酒糟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75 ℃。在此优化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量为41.52 mg/g。从茶酒糟提取得到的茶多酚对·OH和DPP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1.7%、93.7%,表明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Tea polyphenols (TP) possess many beneficial properties, such as reducing the risk of cancer and heart diseases, and acting as natural antioxidants for the food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ea polyphenols might inhibit digestive enzymes and reduce food digestibility. To explore this possible antinutritional property, the effects of tea polyphenols on the activity of four typical digestive enzymes were investigated. HPLC analysis of the tea polyphenols extracted from Chinese green tea indicated that their catechin content was 93.6% (w/w), and that the content of ester bond-containing polyphenols was more than 82%.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action of gelatin with tea polyphenols was first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model enzyme protein–TP interaction. It proved that tea polyphenols were capable of binding and precipitating protein, suggesting a potential ability of TP to denature digestive enzymes. In addition,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ea polyphenols on α-amylase, pepsin, trypsin and lipase were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0.05 mg/ml tea polyphenols, the inhibition ratios of α-amylase, pepsin, trypsin and lipase were, respectively, 61%, 32%, 38% and 54%, suggesting that TP might possess antinutrition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茶汤纳米聚集体是茶多酚和蛋白质等自组装而成的纳米胶粒,是各组分介于游离分子与沉淀颗粒的中间状态。为探究牛奶对茶汤茶多酚分布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红茶为原料,以1:50茶水比浸提茶汤,按不同比例添加全脂、半脱脂和脱脂牛奶,利用超滤离心技术分离茶汤纳米聚集体,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分析各组茶汤纳米聚集体的总光强和平均直径,采用福林酚法分析其茶多酚浓度和分布率,比较研究牛奶添加比例、脂肪含量和茶类等因素对纳米聚集体物理化学特性和茶多酚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脂肪含量的牛奶均会促使部分牛奶纳米胶粒与茶汤纳米聚集体结合,导致茶汤超过90%的茶多酚富集于纳米聚集体,使绿茶和红茶的游离茶多酚比例分别降低78%和67%。初步证实:添加牛奶会促进绿茶、红茶的茶多酚参与分子聚集,使游离茶多酚比例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