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混合物处理的蒙脱土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哈克流变仪上进行熔融复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蒙脱土层间距明显增大,部分剥离并分散于PET基体中。对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分析发现,当有机化蒙脱土用量为5%(质量含量,下同)时,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及弯曲模量分别达到154℃和3.335GPa。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5,(11):36-39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合金,讨论了PC/PET配比、相容剂、酯交换抑制剂对PC/PET合金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PET共混物中添加相容剂可以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添加磷酸三苯酯(TPP)可以有效抑制PC/PET的酯交换反应;当相容剂用量为5%、PC/PET/TPP为70/30/0.5时,共混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硫酸钡(BaSO4)和二氧化钛(TiO2),利用流延拉伸法制备PET反射膜;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拉伸倍率及填充剂含量对PET反射膜反射性能、孔隙率、光泽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倍率为3倍、无机微粉填充剂质量分数为32%时,反射膜的反射性能最好且光泽度较好;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后反射膜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5.
耐溶剂PC/PET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丙烯酸酯共聚物(M1)以及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片油酯(GMA)共聚物(M2)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相容剂,就其对聚碳酸酯/聚埘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体系相容件的影响进行探讨.另外,使用了二甲苯、丙酮、四氧呋喃、氯仿等四种溶剂,对空白PC以及改性后的PC/PET共混物进行浸泡,探讨了其耐溶剂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添加40%左右的PET后可获得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良好的PC合金材料;含GMA的相容剂M2能够较好地改善PC与PET之间的相容性,使挤出成型时共混物熔体流动表现更加稳定,且赋予材料良好的扰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共混纺丝制备PET/PTT共混纤维,研究了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TT含量的增加,PET/PTT共混纤维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PET/PTT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较PTT纤维大,回弹性较PET纤维好,沸水收缩率较PET纤维大;当PTT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出现最小值,沸水收缩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以甘油或水引发合成新型疏水性聚四氢呋喃三醇(PTHF-T)或聚四氢呋喃二醇(PTHF-G/PTMG),并和聚氧化丙烯三醇(PPO-T)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合成一种疏水性高吸油软质聚氨酯泡沫(PU)。研究聚四氢呋喃用量、官能度、分子量(Mw)等对PU吸油率的影响,考察该材料对多种油品的吸附性能,并探讨材料在震荡混合的甲苯水体系中对甲苯的选择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PU的原料配比为PTHF-T(Mw≈4400):PPO-T(Mw≈4400):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泡沫稳定剂:三乙醇胺:水:TDI=15:85:0.80:0.24:1.50:2.40:5.00:40(质量比)时,制得的疏水性高吸油软质PU材料吸油性能最佳。该材料可快速吸油,3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其对油品的吸油率(g·g-1)分别为:四氯化碳69.1、二甲苯51.1、甲苯50.5、乙醇41.0、柴油29.8;在震荡混合的甲苯-水体系中对甲苯的吸油率与在纯甲苯体系的相当,为51.0 g·g-1左右,且重复使用8次后,材料吸油率仍未改变。因此该材料可有效、快速地用于水面溢油的回收和溢油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机械共混法制备亲水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材料,并通过接触角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共混材料的亲水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亲水处理剂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钠(PAA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能改善PET的亲水性能,影响PET的结晶性能,但亲水处理剂对PET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其中PET/PEG共混材料的亲水性最优;随着PEG含量的增加,PET/PEG共混材料的亲水性先逐渐增强,当PEG含量高于5%后,共混材料的亲水性变化很小;且PET的结晶度随着PEG的加入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PET/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晶行为与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考察了沸石分子筛在PET中的分散状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和结晶动力学;分析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沸石分子筛在PET中分散良好;沸石分子筛对PET具有很好的成核效果和加速PET结晶的作用,平均结晶速率是纯PET的2~3倍;热稳定性也比纯PET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入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及钛酸钾偶联剂活化处理的钛酸钾晶须(PTW),制得了一种高强耐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合金。考察了增容剂、PTW的用量对合金力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比了改性前后的PBT/PET合金摩擦试验后的样条表面的微观结构形态。结果表明,POE-g-GMA能改善PBT/PET合金的相容性;活化钛酸钾晶须的加入能有效降低PBT/PET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耗;PBT/PET/POE-g-GMA/PTW/其他加工助剂按质量比为41/41/6/10/2配比,可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强耐磨合金材料,其冲击强度8.4 kJ/m2,拉伸强度61.2 MPa,弯曲强度81.5 MPa,摩擦因数0.13。  相似文献   

11.
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在酯化反应后,缩聚反应前添加远红外粉末改性剂,间歇式聚合合成远红外聚酯(PET)切片,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分散剂对远红外粉末的研磨效果较好,小于1μm的粒子占92%,远红外剂对PET切片的主要性能没有影响;远红外PET切片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远红外PET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后加工性能良好;相对PTA的远红外剂质量分数为3.0%的PET纤维具有85%的法向比辐射率,其切片在37℃时的温升达2.2℃。  相似文献   

12.
张靠民  赵焱  李如燕  张兰 《塑料工业》2020,48(4):161-165,87
废旧塑料高值化利用对促进塑料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提高填充材料和基体的啮合强度出发,开发以含孔废旧塑料为增韧材料的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废旧塑料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含孔片状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水泥复合,制备了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考察其抗折强度、冲击性能和拉伸拔脱载荷,分析了其增韧机理。相比未用PET增韧水泥基体,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由14.6 J/m^2增加到36.7 J/m^2,增加了1.5倍,抗折位移也由0.66 mm陡增至7.4 mm,但抗折强度由7.67 MPa降低到2.85 MPa。上述结果表明,含孔废旧PET塑料片和水泥基体形成的互穿结构起到了传递、分散载荷的作用,使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瞬态脆性破坏转变为渐进式韧性破坏,虽然水泥基体的抗折强度降低,但显著延长了水泥基体的弯曲断裂过程,使增韧后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抵抗碎裂的能力。此外,在研究范围内,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废旧PET塑料片材越多,单位塑料片对复合材料的增韧贡献度越大,具有增韧“筷子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合金。研究了阻燃剂的种类、相容剂种类以及PET树脂的黏度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6%苯氧基四溴双酚A碳酸酯齐聚物,试样阻燃等级可以达到UL94 V-0级别(0.8 mm),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0.2 kJ/m2,球压痕直径小于2 mm。三氧化二锑的加入会降低材料的耐热性能以及灼热丝起燃温度,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对PC/PET合金的相容作用最优,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和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物对材料的增韧效果较弱,但是灼热丝起燃温度可以达到875℃。选择中等黏度PET树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减小球压痕直径而高黏度PET树脂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醇共聚酯(CGP)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一系列的改性聚酯,研究了共混改性聚酯切片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GP加入量的增加,PET/CGP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峰温度Tc和熔点Tm均有所下降,热稳定性比普通PET低;PET/CGP熔体呈现“切力变稀”现象,其表观黏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弹性体增韧PET/GF复合体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红原  田明  张立群 《塑料》2007,36(6):17-20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的韧性,分别采用乙烯-正丁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马来酸酐接枝POE(493D)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Exl3300)对其进行改性,并研究了PET/GF/弹性体三元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同493D和Exl3300相比,PTW对PET/GF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更佳.当弹性体质量含量为12%时,PET/GF/PTW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动态流变的数据表明,PTW、493D和Ex13300都显著提高了PET/GF复合材料的动态黏度.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软质泡沫吸油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多元醇(PP033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结构良好的聚氨酯软质泡沫,研究了该泡沫的最大吸油量、保油率、吸油速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该泡沫可吸收柴油14.11 g/g、汽油26.41 g/g、甲苯39.01 g/g、四氯化碳43.47 g/g,且保油率达到90%以上.该泡沫材料对油品的缓...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定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进行复合纺丝纺制以PTT为皮,PET为芯的大直径PTT/PET皮芯型复合纤维,研究了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复合比对PTT/PET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弹性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PTT和PET的熔体温度分别为265℃和285℃,冷却水温度为50~60℃,PTT/PET质量比为50/50;随着PTT含量增加,PTT/PET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弹性回复率增大。  相似文献   

18.
PET/PTT共混体系在无定形区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浩  吴唯  钱琦  刘敏 《中国塑料》2006,20(1):31-35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PET/PTT、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预测了其在热力学上的相容性。通过对不同组分共混物DSC图谱的分析和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Fox方程及Gordon-Taylor方程的拟合以及冷结晶峰温随组分的变化,表明其为在无定形区相容的体系。针对组成接近的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变宽的现象,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未发现相分离现象,从而提供了PET/PTT体系相容性在形态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以聚酯三元醇、聚醚二元醇(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改性剂,三氧化二锑和2,2′-双吗啉基二乙基醚(DMDEE)为催化剂,制备了新型单组分PU(聚氨酯)泡沫密封剂。着重探讨了催化剂、发泡剂、PET、多元醇配比以及—NCO含量等对密封剂的黏度、表面硬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发泡剂)=10%、w(PET)=40%、w(—NCO)=8%(均相对于PTMG和聚酯三元醇质量而言)、m(二元醇)∶m(三元醇)=1∶1和w(催化剂)=1%(相对于密封剂质量而言)时,相应密封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黏度为475 mPa·s、表面硬度(邵A)为81和拉伸强度为1.46 MPa。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软质泡沫的制备及其泡孔结构和吸油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水发泡工艺,通过对配方的调节,研制了一种具有一定耐压强度和较好吸油性能的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研究了催化剂配比及用量、泡沫稳定剂用量、粗MDI指数对聚氨酯软质泡沫吸油性能的影响。采用聚醚(N-220),当催化剂辛酸亚锡的质量份为0.20、催化剂A33的质量份为0.55、泡沫稳定剂有机硅油的质量份为1.0、粗MDI指数0.85左右、发泡剂去离子水的质量份为4~8时,所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泡孔结构和吸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