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本报主要是对黄酒活性干酵母在黄酒酿造方面进行中型试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即在310%的总重量条件下,酒度可达到16.5%以上,总酸在0.4以下,酒的色、香、味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实践证明,该试验研究可进入大生产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报主要是对黄酒活性干酵母在黄酒酿造方面进行中型试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即在310%的总重量条件下,酒度可达到16.5%以上,总政在0.4以下,酒的色、香、味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实践证明,该试验研究可进入大生产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报主要是对黄酒活性干酵母在黄酒酿造方面进行中型试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即在310%的总重量条件下,酒度可达到16.5%以上,总酸在0.4以下,酒的色、香、味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实践证明,该试验研究可进入大生产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玉米的特性,叙述了在玉米黄酒酿制中,合理选择原料处理工艺、蒸煮条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工艺,使玉米黄酒的品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根据玉米的特性,叙述了在玉米黄酒酿制中,合理选择原料处理工艺、蒸煮条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工艺,使玉米黄酒的品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玉米的特性,叙述了在玉米黄酒酿制中,合理选择原料处理工艺、蒸煮条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工艺,使玉米黄酒的品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2.
全液态法生产低度乳酸黄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酒酒性柔顺、酒体丰满、酒味醇厚 ,体现了华夏民族内在敦厚、寓刚于柔的文化精神 ,被世人誉为“中华第一味”、“东方名酒”。但是 ,和啤酒相比 ,黄酒含糖量高、酒精度高 ,多饮易腻易醉。按一般方法酿制低度黄酒或液态法黄酒 ,存在口味淡薄的问题。我们通过用α 淀粉酶液化、霉菌糖化和适度乳酸发酵积累产香物质、密闭状态下高温低温间隔陈酿、加入传统植物原料作酵母营养剂和黄酒风味增强剂 ,研制出风味良好的淡爽型低度乳酸黄酒。乳酸菌代谢物乳酸等物质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繁殖、促进肠蠕动 ,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 相似文献
13.
14.
黄酒浸米浆水表面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除去部分浸米池浆水表面较厚的白色“花状”物或膜,研究了黄酒浸米浆水表面的微生物情况,有霉菌、细菌和酵母等,阐述了浆水表面白色“花状”物或膜出现情况和其形成的主要微生物是白地霉。 相似文献
15.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黄酒糖化菌的活力,对保存的黄酒糖化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筛选,并与原始菌种同时制备麸曲和麦曲,并对其进行糖化力和液化力的测定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筛选后的菌株糖化力和液化力均高于原始菌株。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绍兴黄酒中的美拉德反应,介绍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黄酒生产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反应底物有还原糖和氨基酸,在黄酒生产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pH值,在黄酒制曲过程、发酵过程、煎酒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美拉德反应,同时讨论了黄酒中美拉德反应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制酒企业开发黄酒新品种。并充分利用香菇加工中的副产品,开发研制了香菇糯米黄酒。将香菇水提取液和酒精提取液分别加入到黄酒酿造的冲缸和喂饭工序中,参与酒精发酵,再经黄酒后道生产工序制成香菇糯米黄酒。成品呈橙黄色,清亮透明,富有光泽。有菇香等本品特有的风格。酒精度(体积分数.20℃)12.5%~13%,糖度(以葡萄糖计)50-65g/L,总酸(以乳酸计)5.0-6.0g/L。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