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河口的短期变迁,长期淤积延可道的冲淤分布及纵剖面的变化等做了详细的研究。未能发现黄河河床平行淤离,河床淤积由河口淤积引起的证据和旁证。理论上河道纵剖面的变化都是一个夷平过程,没有平行淤积可言。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纵剖面自调整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丰富观测资料,对黄河下游纵剖面平行抬高趋向性、塑造均衡剖面趋向性、河口流路改道及其长期延伸地均衡剖面塑造的影响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水沙变化对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和纵剖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渭河下游按照纵比降变化情况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是陡坡段、过渡段和缓坡段,认为沿程冲淤会影响整个河段,溯源冲淤主要影响中、下段;1990年以来渭河下游的持续堆积主要是由来水来沙变化引起的,持续淤积使潼关高程持续抬高,从而也加重了渭河下游中、下段的淤积;并与黄河下游纵剖面的变化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纵剖面形成概论及持续淤积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毛世民  许浒 《治淮》2009,(2):23-25
洪泽湖横断淮河改变了淮河中游河道纵剖面。中游河道按河流动力学特性明显地分为三段。基于实测的河道纵剖面和河床边界条件的资料以及河床演变基本情况的研究,认为溯源淤积限于浮山以下,不可能导致蚌埠以上河床普遍淤高;概化的河道段深泓纵剖面指数型曲线反映黄河夺淮前中游河道深泓高程沿程变化的特性。消除洪泽湖作为中游段侵蚀基准面的效应.实施河湖分开,淮河洪水直接入海,利用机械疏浚和溯源冲刷治理入湖河口段,降低洪水位,是减轻洪涝灾害,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7.
黄河下游河流下凹型纵剖面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纵剖面的研究对于河谷、河床过程的认识以及阶地成因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从发育史的角度,采用凹度指标对黄河下游下凹型纵剖面成因进行剖析,给出了一种与前人不同的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下凹型纵剖面与地质构造运动、地貌因素(比降)、河流加积、河口延伸、水流能量等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说是上述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持续淤积原因地质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师长兴 《人民黄河》1997,19(2):57-60
本文依据全新世以来影响黄河下游纵剖面发育的河口延伸、构造运动和来水来沙因素的变化事实,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持续淤积是由于地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不断的地壳下沉及河口延伸,在过去的来水来沙条件下塑的黄河下游地势面不能适应现代恶劣的来水来沙条件而产生的淤积。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床近代纵剖面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勾绘了1855年黄河下游的历史纵剖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下游河床纵剖面的长期变化规律和造成纵剖面变化的因素,并从黄河下游河道的形成特点出发,探讨了河床长期不能达到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齐璞 《中国水利》2001,(5):20-21
一、造成小水大灾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清水资源的优先开发,龙羊峡、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及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的问题更加突出。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汛期的最大蓄水量可达100亿m~3,使得汛期进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减小,含沙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洪水的造床作用减弱,河槽严重淤积并萎缩,平滩流量减小,二级悬河进一步发展,几乎年年出现长时间断流,防洪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沉积与纵横断面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以水少沙多而著称于世。泥沙沉积受制于水沙条件的变化和河道边界的约束。堤防的约束在防御洪水泛滥的同时,使得河道沉积速率明显加大。纵、横断面随水沙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河道边界的约束使得主流趋于稳定的同时,带来主槽沉积速率大于滩地,局部河段“二级悬河”发展严重。目前下游河道萎缩是一定水沙条件下的产物,遇到有利水沙,断面仍会发生相应调整,主槽萎缩的局面会得到改善,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冲积河流系统中,水流在不规则床面上产生的漩涡对泥沙悬浮效率影响很大.基于漩涡流的运动特征及床面形态控制数m,本文研究了水流阻力与床面形态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在Bagnold泥沙悬浮效率(η_(sl))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床沙质输沙能力公式,对其中的η_(sl)C_*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的η_(sl)C_*与1/m的关系,能够反映床面形态由低能态到高能态区的发展过程.研究提出的输沙公式,经黄河下游调水调沙试验等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特别是相对平衡条件下的实测值吻合较好.在输沙能力公式研究中引入反映床面形态控制参数是一种新的尝试,该方法在研究中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马子普  吴保生  沈逸  薛源  覃超  汪舸 《水利学报》2024,55(4):468-480
为揭示黄河下游河道的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及分布特征,对黄河下游1952—2021年间共70年的河段实测冲淤量数据进行了系列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黄河下游河道存在7种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其中全线冲刷、全线淤积、上冲下淤、上淤下冲等4种为基本模式。上淤下冲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孙口附近,上冲下淤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游荡性河段。各模式对河道整体冲淤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两边冲中间淤模式对冲刷量的贡献率最大,全线淤积模式对淤积量的贡献率最大;(2)1952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沿程冲淤分布模式的变化过程可分为1952—1959年、1960—1985年、1986—1999年、2000年后共4个阶段;(3)各河段冲淤量大小以0点为中心近似呈偏态分布,冲淤量在多年尺度下具有沿程减小的趋势性特征以及“冲久必淤、淤久必冲”的周期性特征;(4)各河段整体冲淤发生年数差别不大,反映了河道冲淤的平衡趋向性;70年内淤积于黄河下游河床底部的泥沙有一半左右被冲走,花园口到孙口河段的累计冲淤量接近下游总冲淤量的8成,孙口以下河段很小;(5)全线冲刷模式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主要冲淤模式,小花段前期淤积的泥沙基本被冲完,夹高段、高孙段及孙艾段仅冲走了前期淤积泥沙的二到三成。研究结果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分析了冲淤分布特征,有助于深化对下游河道冲淤现象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在1994-2002年发展为最为明显的“驼峰”现象,此后“驼峰”现象逐渐减弱,“驼峰”的“顶峰”位置主要发生在高村-孙口河段.在此基础上对“驼峰”河段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驼峰”河段的形成是河道冲淤变化的反映,1994年10月-1999年10月,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也呈现出夹河滩-孙口河段淤积较多,而夹河滩以上河段及孙口以下河段淤积较少,并且“驼峰”河段具有易淤难冲的特点.文中还指出“驼峰”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水沙条件的变化,并给出了形成和改善“驼峰”河段的水沙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三大基本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断面极为宽浅,纵比降的塑造,以致河道严重淤积,是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的三大基本问题。黄河下游的主要特征是强烈游荡、严重淤积.这也是黄河一切灾难的主要原因.前者是断面太宽浅以及比降偏陡而直接引起的问题.河道形态由来水来沙搭配关系决定.水沙关系Qs=KQm的m值小于2.5的,属于大水来沙偏少而小水来沙偏多,滩地不易淤高而河槽易于淤浅,要形成多汊宽浅游荡性河流.反之,m大于2.5的则形成单股窄深蠕动性河流.黄河下游m约为2,故成为强烈游荡的宽浅河道.后者则是河道输沙能力的形成问题,是由纵、横断面的配合决定的.泥沙输移的沿程淤积分选,大量细颗粒长远输送而于几千年前就造成了偏小的纵比降,与宽浅的断面配合而成的输沙能力远小于流域来沙量,是黄河严重淤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取样观测与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在潮白河现代河道以及引水渠道位置不同埋深处地下水分层特性。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补给时期的划分,对北京平原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安宁渡水文站1934-2010年系列资料,增加黄河宁夏段2012年实测洪水资料,综合河道地形地貌、河床组成、滩内植物等确定各河段的综合糙率,其中卫宁段为0.020~0.034,青石段为0.018~0.034以此为基础兼顾跨河建筑物对洪水位的影响,结合相关泥沙预测结果,由下至上逐段推出不同频率洪水的设计水面线、2020年设计水面线、施工期水面线.研究结果表明:考虑2012年洪水的水面线更符合现状河道情况,成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