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杰  徐苏宁 《城市建筑》2011,(8):108-110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概念。以东北地区为例,解析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纵向梳理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演替过程,由此总结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发展演变的向性特征,提出未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48-54
为了科学指导生产,为澳洲坚果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16年全年,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园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害虫的群落结构和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害虫群落包括7目43科104种,其中鳞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害虫为优势种群。蝽象类(主要是茶翅蝽和稻绿蝽)、荔枝异形小卷蛾、桃蛀螟、玳灰蝶海南亚种、茶黄蓟马是主要害虫,直接影响澳洲坚果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上防治的重点。澳洲坚果害虫群落与气候和人工活动息息相关,每年的3-9月害虫发生的种类最多,数量较大,是加强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在防治实践中,应注意保护天敌,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尊重自然力启示下的城市自生群落改良设计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人工植物群落的设计与管理中抑制场地自然力和群落演替过程,增加了维护成本的同时削弱了群落的生态功能,尊重场地自然力的城市自生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与潜力,但其外貌不被公众所接受。是否存在一种可行的群落设计方法,能够协调抑制自然力所付出的代价与尊重自然力带来的问题之间的矛盾?研究首先梳理尊重自然力对城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的启示:尊重自愈力,利用场地自生群落;尊重过程,将演替过程引入群落设计;尊重自然力,管理中减少除草。其次,提出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于尊重自然力基础上,引入栽培植物对自生群落进行改良设计,重构新的种间关系平衡。最后,以"自愈力演替—人工改良—自然力演替—人工管理维护"的理论途径设计自愈力演替实验和自生群落改良设计实验,并在城市场地展开实验性研究。2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基于自然演替的改良设计途径可以有效协调"尊重自然力"的矛盾,显著提高群落的美学价值和物种丰富度,还能降低建植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4.
何秀松  何彬 《白蚁防治》2006,(3):28-31,37
本文分析了上海地区白蚁危害和防治现状、白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白蚁危害日趋严重的因素。提出了上海地区白蚁危害治理当前的燃眉之急是要重视消灭白蚁,控制蚁害。认为,只有降低城市环境中的白蚁危害率,减少白蚁在分飞季节的出飞,才能真正实现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保护建筑物、保护绿化树木免遭白蚁危害的治理目标。本文提出了继续开创白蚁防治采取毒饵诱杀的新理念,使上海地区的白蚁防治,消灭白蚁、控制蚁害,少用药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上海地区的白蚁防治工作持续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5.
刘芝若  尹豪 《风景园林》2022,29(9):113-120
远郊平原林地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一部分,由于承载着丰富庞大的生物量和复杂的群落结构,成为农业害虫天敌理想的栖息场所,构建天敌保护型林地对农业害虫的生态调控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以天敌保护型林地为综述对象,梳理总结了林地与天敌栖息的关系,分析出林地在树种配置、群落结构和空间格局3个方面对天敌栖息的影响机制,并从4个层面提出合理配置及优化布局的天敌保护型林地营建策略,即营建异龄复层混交林、提升食源植物的比例、营建巢穴庇护空间和增强景观格局异质性,从而构建适宜天敌栖息的多样化林地环境,增强天敌的生态控害保益功能,以期实现城市森林功能的拓展、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城市害虫的管理和主要策略进行了回顾,探讨了我国城市害虫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园林昆虫群落调查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的探讨邯郸市园林处科研所王正文河北省农业大学高宝嘉为了深入了解邯郸市园林昆虫群落的结构特点,分析影响园林害虫发生因素及其内部发生发展机制,为园林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4~1995年进行了“邯郸市园...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公园特征及其规划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新权 《中国园林》2009,25(8):35-38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指出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布局要按照"系统保护、区域分异、生态修复、留有余地、城乡一体"等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并要求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应遵循"生态系统完整性、近自然森林建设、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生物气候区适应、以人为本、工程带动"等原则,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浅议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树种规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郝日明  毛志滨 《中国园林》2003,19(11):69-72
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在充分调查分析诸如地质地貌、土壤、现状植被和自然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选出适生树种,再按群落学原理进行种类搭配。这种方法对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树种规划中,同样应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变化和观赏特点的多样性,这样会更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美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金磊 《广西土木建筑》2002,27(2):61-63,69
生态与环境问题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关键,生态城市建设的提出,为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实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海口市城市绿地常见植物多样性调查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海口城市绿地33个样地的调查表明,海口城市绿地常见植物72科187属298种(含品种);主体植物为华南地区常见种,多为栽培植物,另外,主体植物为少数种类占据,主要是椰子、福建茶、美人蕉等;外来植物占植物总数的55%,占有较大比例,其中部分外来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通过分析发现,因大量外来植物及栽培植物的存在,海口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较高,但城市绿地实用功能略有不足,缺乏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因而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的功能结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耗能的人居生态系统,并由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这两个子系统以自组织力与干扰力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作用,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动态之中.正负态非等效假说理论在人居环境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自组织力,降低人为干扰力,确保系统处于正态演替状态.登封市根据该理论确定了"跨山构城""以水定农"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鲍璇  刘晖  邹子辰  安婷  裴进文 《中国园林》2024,40(6):104-109
作为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植被资源,城市自 生地被植物群落在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难以利用的问题,需要通 过风景园林设计手法赋予其符合生态秩序的结构与美学特征,才 能实现其实践运用价值。面对群落组成复杂、植株难以筛选、缺 乏稳定性与美学特征等问题,基于以场地自生地被植物群落为基 础进行人工改良设计的思路,提出依托CSR理论对自生群落的 物种组成、垂直结构、景观特质进行调控,并采取低干扰方式进 行建植与维护的设计、管理途径,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促进群落 的竞争筛选与演替过程,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低维护地被群落景 观。研究开展了初步实验,改良设计的实验群落经过3年的生长 与演替,物种组成从R型植物优势转向为更加稳定的C型植物为 优势,群落植株密度与覆盖度显著提升,形成了包含主景观层、 底部空间保护层、点缀性景观层的垂直结构,在不同阶段呈现出 了各具特征的植物景观。实验结果验证了自生地被植物群落人工 改良设计途径的可行性,为基于城市自生地被植物群落的植物景 观生态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福祉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同时,城市也是人类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战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是当前国内外规划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旧城更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专辑所录论文的研究表明,空间规划应利用旧城更新的时机,从城市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建设绿色社区,协调土地与交通的相互关系,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减少城市建筑、交通和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采用新枝术和新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历史遗迹保护,推动社会与环境公平。同时要完善规划管理,增强规划效力,将能耗和碳排放量作为旧城更新规划的指导性指标,并注意空间规划与行为教育、财税政策等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身份之场所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适于居住的区域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干结构是公共空间系统。公共空间,亦即如是所说的公共城市空间,为所有公民所有,因此,它必须毫无例外地面向每个人,其所有权、领域及使用必须是公共的。这种公共空间是文化与社会的支撑,赋予公民团体以身份。它是同存共生的景致,是集会社交的场所,调控个中的私密功能以维系此般公共空间的权益尤显必要。因为代表了公民团体的身份,公共空间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场所,其身份的表现为人所知并被传承。  相似文献   

16.
连兴 《福建建筑》2008,(4):85-88
本文对宜居城市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提出宜居城市理念应同时体现在城市和城市人两个领域。此外,也对宜居城市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在空间范畴上应体现在城市和社区两个尺度,并列举了国内外在这两个尺度上进行的一些体现宜居理念的建设实践。最后,对国内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春节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 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在组织管控、医疗救护、社区防疫的全民防护 过程中,社区在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维系、社 区集体心理疏导以及社区文化和精神凝聚方 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因此,基于社会生活组 织网络体系的城市居住社会及其空间单元, 对于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突发性重大 公共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韧性价值与 属性特征。从规划的全局观反思,基于多元主 体和治理理念,规划除了预留出应对突发事 件的城市安全预留用地,同时,基于城市社会 属性特征,更要注重建构以人为本、与城市社 会组织结构匹配的“生态链—防控链—组织 链—流通链”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层安全防 控的“安全空间单元”,进而基于安全防护体系 下原有配套设施系统如何更好适应疫情防护 需求,形成既有设施与疫情防控需求的弹性 设施嵌套体系,又能在全民医疗和健康体系的 框架之下充分考虑城市居住社区基层防护的社会价值和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基于疫情防控的视角,从城市社会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于疫 情防控的社区安全系统的建构及其防控规划体系与常态化规划建设的设施嵌套关系。  相似文献   

18.
《百年建筑》2006,(4):79-83
无锡博物馆建筑综合体将艺术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融合成一个综合体,拟建于太湖附近的无锡新城市中心,此设计构思的核心在于要提升博物馆的功能,根据城市结构强调各个方向均设有入口。底层的设计注重视觉效果,在功能上则属于半公共区域,四维影院及研究室等公众设施则位于地下一层,地下一层除了设有商店,洗手间还有通往地铁站的连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国内学者的社区研究作了回顾,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宏大背景下,边缘社区日益受到关注;但对于高速增长的深圳市而言,经济总量的急剧增长和人口的急速膨胀带来的却是社会的失衡,促进社区(尤其是边缘社区——“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社区物质环境改善与居民民主文化素质提高相并重而成为深圳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