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板的柱形弯曲理论提出一种分析巷道顶板岩层稳定性的新方法。文中详细研究了顶板屈曲机理,分析了影响顶板岩层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巷道顶板维护的几项有效措施,对现场支护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郭相参  张爱英  李密 《建井技术》2009,30(3):23-24,32
介绍了巷道顶板离层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以及在陕西某煤矿巷道顶板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情况.顶板离层仪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能较好地适应井下条件,在巷道顶板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水平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福 《煤炭学报》2010,35(6):891-895
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巷道布置与地应力场的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与变形特征。指出随着夹角增大,水平应力分布从对称变为非对称,应力降低区与升高区也发生变化;当夹角增大到一定值,非对称性逐渐降低,到90°时又出现了对称分布;巷道变形在夹角20~70°变化明显。在山西潞安常村煤矿井下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分析了地应力对巷道变形与破坏状况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象山煤矿21315工作面辅助进风巷软弱复合顶板条件下的巷道顶板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探究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经计算,巷道顶板的破坏范围约为2.91 m,结合巷道顶板岩层岩性与厚度确定顶板锚杆、锚索长度分别为2.4 m和6.0 m;提出了巷道软弱复合顶板“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顶板锚杆与锚索数量分别为6根和3根,间距分别为800 mm和135 mm,排距分别为800 mm和1 600 mm;探究了掘进工作面不同向前方探距离条件下,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与顶板下沉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掘进工作面向前推进15 m时,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和顶板下沉基本稳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掘进工作面向前推进15 m时,巷道顶板离层量几乎不发生变化,且最终稳定在70 mm左右,说明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巷道顶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哈拉沟矿排矸巷复合岩层顶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拉沟煤矿排矸巷复合岩层顶板离层的问题,结合复合梁挠度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文献中的复合岩层分析过程,建立复合岩层的弯曲挠度方程。并对其顶板自下而上进行挠度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分析,排矸巷复合顶板第1层将发生离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哈拉沟煤矿22404排矸巷在复合岩层顶板条件下锚杆+锚索+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证明,该支护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以漳村煤矿23采区西下山进风巷道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顶板厚度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对比不同顶板厚度条件下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等围岩的破坏情况,发现顶板厚度与巷道变形成正比例关系,与巷道稳定性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对比了直接顶和老顶在影响巷道稳定性方面的差别,发现较之老顶,直接顶在影响巷道变形方面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新集矿区锚杆支护锚固区内外顸板离层不稳定呈现典型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测,将锚杆支护复合顶板总离层分离为层间离层和塑性离层,并根据判别标准对离层稳定性进行了判别,最终确定了保持锚固区内外顶板离层稳定时应采用的合理锚杆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9.
回采巷道顶板离层分析与监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宝珠  周寅生 《煤矿开采》2004,9(2):41-42,51
分析了锚杆支护回采巷道顶板离层的形式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顶板离层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合顶板是一种由多层厚度较小、层理、节理和裂隙发育、强度低的软弱煤岩层相互组合构成的较常见的岩层赋存形态。其变形破坏特征是:岩层的抗变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大的挠曲破坏,导致岩层之间相互离层,进而导致复合顶板产生开裂、冒落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三个不同的采矿阶段,研究巷道顶板离层的发生、位置、大小和所对应的地质条件及离层在各阶段的扩展过程与特点。结果表明,项板离层与采矿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采矿活动隐含着不同的离层特性和机理。从时间上,巷道顶板离层在巷道成巷之时即出现,其大小随着采矿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从空间上,成巷初期,离层在顶板6m范围内分布大致均匀,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两个位于顶板附近(2~3m)和顶板上部(5~6m)的离层区。回采开始后,特别是随着工作面逐渐接近观测点位置,两离层区域逐渐合并,在巷道顶板上方6m范围内形成离层区,其离层范围为巷道高度的两倍。  相似文献   

12.
复合顶板产生的离层破坏对巷道顶板整体稳定性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针对巷道离层破坏机理不明、难以预测等问题,以赵固一矿复合顶板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和现场工程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揭示巷道复合顶板离层破坏机理,获取不同软弱岩层位置和不同应力环境条件下的顶板离层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动巷道塑性区...  相似文献   

13.
巷道顶板离层指示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LBY型巷道顶板离层指标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以及在煤矿井下巷道的应用情况,分析顶板离层监测在判断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程度,修改支护设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回采巷道顶板离层临界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离层值是一个能预测巷道稳定性的综合指标。在提出顶板离层概念的基础上,列举了顶板离层的监测形式,分析了离层的机理,并重点分析了影响顶板离层的主要因素,顶板离层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巷道顶板离层对锚杆载荷影响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巷道顶板岩层变形不协调产生的离层量过大会使锚杆失效的问题, 对离层产生的锚杆附加应力建立弹性力学模型, 根据岩层相对移动时拉拔载荷对锚杆的作用机理, 得出离层作用下锚固体的应力分布形式, 分析发现: 在相同离层位置条件下, 离层值越大, 离层对锚杆产生的附加应力就越大; 在相同离层值条件下, 锚杆中心处应力最小, 越靠近边缘离层产生的附加应力越大, 离层位置和锚固体的轴力、 剪应力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煤矿回采巷道复合顶板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煤炭技术》2006,25(2):70-73
以某矿16号层的复合顶板为例,分析了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锚杆支护为主体的综合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和破坏,保证了正常生产和安全。研究表明,对于服务年限较短、顶板不稳定、受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在条件适宜、措施得当、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锚杆联合支护仍不失为巷道有效支护形式之一,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是矿山巷道支护设计的主要根据,因此成为专门的研究问题,提出过多种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本文则是根据板的柱形弯曲理论对层状顶板巷道稳定性进行研究,对顶板岩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算模型,确定顶板岩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维护巷道顶板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谷拴成  丁潇  刘方路 《煤矿安全》2013,44(7):183-186
巷道顶板围岩由于变形的不协调常常会产生单个离层或多个离层群。在单个离层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叠加原理对离层群引起的锚杆应力分布进行了归纳,得出应力曲线为多峰曲线。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参数分析,得出:离层值越大,离层位置越靠近边缘,离层对锚固体的荷载影响就越大。离层对锚固体剪应力的影响较大,锚固体界面会因离层值过大而产生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20.
<正> 同回采工作面一样,巷道顶板事故严重威胁安全施工,我局自1980年以来,巷道顶板死亡人数达到全部顶板死亡人数的42%左右。 1 概述淮北煤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位于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其顶板分为伪顶,黑色片状页岩或灰及深灰色泥岩,厚0.15~0.8m;直接顶为灰色致密块状页岩,砂质页岩及砂质泥岩,含有不稳定大块菱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