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译者感知体验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译者的识解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理据。识解方式主要包括详略度、背景知识、视角和突显。详略程度的高低、背景知识的差异、视角的差异和突显焦点不同,译者对原文的识解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口译过程中的意义协商和概念整合,把概念整合认定为是设定一个认知操作的场境中的认知过程,是对言语的一种的认知能力。识解具有识解者主观性的特征,能够对同一场景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而采用的识解方式会直接体现在其使用的语言表达之中,译员的理解是基于情景的识解的解读过程。概念化和识解在口译中是语言理解的后台认知。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认知语言学观照下的翻译活动表现出翻译的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以及和谐性等特性.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出发,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客体、过程、目的以及原则等四个方面审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为译者主体性的阐释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翻译观和以语言学基础的翻译观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与对等,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自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出现,西方翻译理论就逐渐消解了传统忠实对等的翻译观。从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德里达对原文意义的消解以及福柯的作者功能论等方面,分析了解构主义语境下译者主体地位的凸显。  相似文献   

5.
关系分句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很多的英语学习者。文章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完型趋向律原理,探求关系分句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寻找出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识解方式,从认知上理解关系分句的概念结构和概念内容,从而掌握这一语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凸显观、注意观三个研究路向为出发点,研究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三个路向分别对译者的翻译过程有影响,同时,要想做好翻译工作,必须把三个路向结合起来看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式"有+VP"是普通话中兴起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从认知角度将其置于范畴理论框架之下结合转喻理论进行解读,认为通过转喻机制,此构式中的"VP"经历了次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过程,具有了"NP"的语法特征及功能,已经名物化了。  相似文献   

8.
自从翻译"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体验和认知的视角阐释了译者主体性。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挖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译者进行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语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重命名翻译时,首先应该甄别译名是否真是重命名,其次要把握译者采取重命名翻译的动因和理据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明确重命名翻译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的。研究发现,所谓的重命名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依据原名进行隐喻相似性或/和转喻相邻性等关联认知推理后进行语码转换的产物,译出的是原名的隐喻义或/和转喻义,合称言外之意。因此,重命名翻译是对原名的语用意义的关联翻译,关联度较低而语效较高,是意译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属于意译,并非与原名无关的另类翻译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认知模式构建起来的概念会不断地扩充和抽象化,继而产生了多义现象。一个多义词构成了一个以典型意义为基本的认知和语义范畴,典型意义和衍生意义之间存在其意义结构,掌握这种意义结构,是对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隐喻角度谈词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介绍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阐述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一词多义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非范畴化,即词语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它是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内容,凸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因而,语言实体在非范畴化过程中,意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主观化。从说话人的情感、视角及认识等3方面探讨非范畴化过程中词义的主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解释语言结构的认知理据;功能语言学分析语言结构的意义和功能。从人类的连接意向图式认知方式出发,探索主系表结构句子结构的认知理据,并从功能视角分析主系表句子结构的意义和功能,进而提出了"主系表结构句子翻译三步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主系表结构句子翻译三步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可指导主系表结构句子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诗歌研究多从修辞学出发,关注诗歌的比喻和借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视角对诗歌进行了形式和意义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意象派诗歌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听力理解涉及言语交际行为,其特点是准确地把握和判断出话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和思想意图,它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地激活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利用语境线索创造性地构建意义的过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存在于听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听者在话语含义推理过程中通过知识草案及心理图式等的基本操作,调动大脑已有知识结构并结合明示线索进行认知推理,故而话语交际的过程被认为是交际者寻找认知语境的过程。因此,将认知语境引入听力教学并以此为取向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听者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范畴化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活动,是概念和语义形成的出发点。它基于身体体验,随着认识的发展和特殊的需要不断形成新范畴,扩展老范畴。因此,对于范畴的界定应该是动态的。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可以通过形成词汇链、建立多义词语义网络和积累下义层次词这些静态手段,培养学生的范畴化能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各种手段自主地进行范畴化,使符合任务要求的词汇进入到一个临时建构的范畴中。通过词汇的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支撑协同概念构图系统,设计了意义协商机制.该机制支持学习者对协同构图过程中的认知冲突进行意义协商,在协同概念构图中既能充分保留学习者的认知冲突,又同时兼顾协同系统一致性的维护.测试结果表明,该协同控制机制能为协同概念构图系统带来良好的系统性能,有效支持协同概念构图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有多个译本。今对4个译本的译文进行分析,发现涉及技术语言的译文存在误译、硬译、术语翻译不准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词义是动态的,原文文本会涉及各种知识,译者需要充分作好译前准备,了解翻译文本的相关知识,建立与要翻译的文本相关的认知模型,便于在相应的语境下确定词义时调用,达到与原作的语境匹配.避免翻译错误。  相似文献   

20.
英语拟声词最典型的句法功能是作动词,基本词义是发出词本身音值的声音.大多数英语拟声动词的词义都经历了从描摹声音到转指引发声音的各种事件过程的转喻引申,包容了"事件过程"和"过程伴随声音"等语义要素,不少拟声动词还通过隐喻衍生丰富的比喻义.不同种类的拟声动词由于声音起因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词义引申规律和词义兼容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