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文为科学导向--兼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而人文教学居基础性地位,起导同作用,也就是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这是因为:(1)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追求人文精神;(2)科学教育重在认识物质世界;(3)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实践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方的人文理念是自由,中国的人文理念的主干是仁爱,但它们的本质都是培养和实践人文精神,追求理想人格。在大学人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贯穿于科学、艺术、道德等教育中,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人文精神的光辉,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商标”。  相似文献   

3.
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诺贝尔奖精神,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动关系演进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结果,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文化创新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对创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作用体现在:有助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创新、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其研究的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等。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科学教育中,科学理性由于它的隐含性而遭到忽视和冷落。这种状况造成了学生科学素质的低层化和人文素质的片面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物理学的教学角度来讨论如何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显化科学理性、加强科学理性教育,从而真正达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时代与蓬勃兴起的全球化运动交相呼应,推动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古往今来,人文教育未曾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是更多地关切人类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在当前科技解构与重构交迭之际,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思考人的本质精神与理想,传递人类文化的历史经验,使年轻一代具备继承人类文化的信心和能力,满足人们对艺术审美、政治理想、道德伦理与生命价值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当代人文教育应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承担起理解和解释人类经验的责任,为获得更长远的适应性生存提供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6.
"人文为科学定向"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说法,揭示了两者的基本关系特征。但它是以不正确的科学观为前提的,是以科学的"价值中立"说为基础的,忽视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抽离了科学的精神内涵,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不利。因此,对此命题需要加以检视与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科学与人文契合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并非是天然对立的,相反,从它们的起源、形成以及真正内涵来看,它们具有同一性。高等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的目标,必须通过科学与人文化人的机理,以完整的教育培养完全的人。从价值角度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契合包括三个层面:学科融合、课程综合、素质养成。以“科学和人文同体互补”的理念指导三个层面实践的融合,才能完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反思盛行多时的科学主义教育,专家们发现其弊端,于是提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测试理应将科学人文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人文主义测试至少包括: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真善关的和谐统一;逻辑实证与直觉思辨的和谐统一;事实陈述判断与价值陈述判断的和谐统一;先进技术手段与终极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集体智慧与个人体验的和谐统一;科学价值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人文教育的讨论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现当代人文教育的式微是由于过分倚重于科学教育造成的,或者说是由科学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危机。这种委过于科学教育的草率做法并不能解释清楚人文教育衰落的真正原因,也误解了科学教育。本文旨在澄清科...  相似文献   

10.
咬定青山不放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探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简称,是指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世界公民而实施的教育。翻开科技发展史粗粗浏览便可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群星璀璨,硕果累累。“有人统计,70%的诺贝尔奖和70%的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一流大学做出的”。那么,人文教育与科学创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本文试图以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基础来探讨这一问题。一、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1.人文课程——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开设人文课程是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首选方案,人文课程也就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普及正逐步推动智慧教育模式的构建,这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正在实施的重要行动之一。当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仍处在前科学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内涵上仍存歧义,相关科学共同体关注点也并未聚焦。因此,有必要从多维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从本体论视角来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助益于教育;从认识论视角来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具有个性化与个别化、混合性与协同性、人文性与全纳性三大特征;从实践论视角出发,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中各类主客体,各类教育活动过程相融合;从方法论视角来看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从人文理念出发,要关注其教育人文价值取向——"为真""为善"和"为美"。总之,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理论框架体系,需要突显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然"与"应为"。  相似文献   

12.
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术自由观,不同的学术自由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中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如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纯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象牙塔”与社会大学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深入分析这些冲突产生的根源和实质,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文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鼎立的人类三大科学之一。人文科学以人的自身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解决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问题。教授人文科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于使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思想和人文品质,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科学的内化中,人文科学的教学是基础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要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分为两类: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概念有科学、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概念有人文、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与科学教育经历了从近代的崛起到当下的贬谪。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主流到退隐、从复兴到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追求应用和将科学知识真理化、权威化而形成的科学主义,是“科学”在中国的两种典型形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倾向性特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反复建构的结果,因此是中国人文传统与科学悄然融合的产物,并与近代西方新科学的功利传统不谋而合,但是它缺少了西方科学理性的精髓——“自由”的人文理想,这是中国科学的顽症所在。因此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是找回自由,以此更新我们的人文,纠正我们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人文科学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大学生的人文修养问题。加强大学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人文精神,是我国大学教育急待解决的课题。美国大学人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考察美国大学的人文科学教育,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一、人文学科专业教育概况人文学科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大的专业领域: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神学等。1991年,美国高校共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的总数是1471000个,其中人文学科三级学位总数为124144个,占8.44%(学士占6.9%,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把人类推向风险社会。人类面临的风险也由自然的风险(外部风险)转变为人类自己制造的风险(人为风险)。而且,风险向全球范围的加速扩展和"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使风险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风险日趋复杂、隐匿与特殊,这些都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挑战。人文教育有助于共同体的联结,可超越现实地思虑未来,并增进人们对他者的理解。因而,人文教育能担当起面向风险社会的人才培养之重任。大学重兴人文教育,可以用文史互联培养世界性关怀,用文艺创作提升未来筹划力,用文学想象扩展人际同感心。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给予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或职业活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一开始就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 ,它的目标十分明确 ,即培养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生产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职业要求的变化 ,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历程必定贯穿着两个主题——变革与超越。在生产十分落后的人类社会早期 ,职业之分即行业之分 ,与手工业和专门化技艺相适应 ,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是学徒制 ,其培养目标是学徒 ,培养模式以观察、模仿、边干边学为主。工业革命后 ,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对生产者的智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与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与以自然界及自然界物质与现象为主要工作对象与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因此,长期以来现代医学被定位于纯自然科学与纯生物技术是一种错位.与此相应,现代高等教育中,医学教育定位于纯科学教育与纯技术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人的体质属性,而忽略人的心智属性,体现在教学体系中,忽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也是一种对人的背离.因此,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造高等医学教育的内容:深层次的仁心培育、中层次的济世意识树立、表层的妙手塑造.  相似文献   

20.
后人类主义在当代的兴起颠覆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自然界、科技、机器等非人类他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结构的重新构建。在教育领域,后人类主义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人文教育理念,拓展了教育研究的领域,还突破了人类至上的例外优越论,力图构建以互融共生关系为导向的后人类教育框架。从人类主体到万物共生,从技术增强到生命完善,从数据致瘾到数字人文,后人类主义教育如何超越人类中心的现代教育传统,转变当下人的功能化与工具化趋向,将会是后人类世创建教育新范式的必要选择和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