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紧紧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这一话题,阐述了当前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相关内容。从而促进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5)
新媒体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很多方面产生具大影响。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多的积极影响,比如,在新媒体环境下,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借助网络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和创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1)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依法治校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教育培养机制,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目前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案例教学的研究尚停留在针对所有高校学生的共性探索上,针对不同院校、专业学生个性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探讨艺术案例教学法在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步骤和需要妥善处理的"四个关系"。这对于推进高等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0)
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够重视,部分思政教师对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够敏感,思想政治的相关专业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陈旧。应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与功能,以成人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从改变思想政治课授课观念、落实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平台机制建设和纪律要求等方面,多途径、多渠道有效开展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4):124-127
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大平台开展艺术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优点明显,切合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学生认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1)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使高校优质课程实现了共享,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可借鉴或直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优质课程。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须由理论型教学向实践型教学转型,思政课教师须由理论课教师向学生导师转型,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7):270-271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此社会背景下,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面临全新的发展挑战。思政教师需要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求,对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实现政治观、思想观的有效建设。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对策展开有效分析,从而为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206-208
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本文首先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其次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最后探讨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1):43-4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新特点和网络课程的特性,本文通过强调创新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